•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丞相制度的兴衰:从春秋到明朝的权力演变
丞相制度最早诞生于春秋时期。丞相的存在就是帮助国君处理事务,随着后来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丞相的名称也一直在变,不过他的职能却是没有变过的,也正是由于丞相能够帮助国君和皇帝处理事务,后来出现了相权和皇权...……更多
郑国兴衰史:从辉煌小霸主到内乱覆灭
说到郑国,首先还得从郑国的建立开始说起,郑国和其他大多数诸侯国都不一样,并不是在西周建立之初就被分封的诸侯国,而是后来由于是周天子亲弟弟的原因被分封并建国的。郑国郑桓公姬友本是周厉王之子,周宣王之弟...……更多
为何说五胡十六国不该被忽视
...在电脑前漫不经心地读着这段历史,心里面很不是滋味。五胡十六国,是我国历史上第2次民族分裂,也是最大的一次民族大分裂时期。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把这段历史捋一捋。历史上3次大分裂: 1:春秋战国时期,时间:公...……更多
北京城末代皇帝:元顺帝北逃草原,崇祯帝煤山自缢,宣统帝退位
...战国时期的燕国,当时燕国的都城蓟州就是今天的北京,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燕,也曾将都城定在蓟州,后来契丹人的辽国建立后,北京成为了辽国的陪都,被称为燕京。金朝海陵王时期曾将都城从上京迁到了今天的北京,当时...……更多
东晋南朝时期,隐士为何大多集中在寻阳、会稽和建康?
...和建康附近隐居,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北佛南玄北方五胡十六国期间的战乱频仍并没有影响各种哲学和宗教在民间的传播,儒家的思想已经开始不受人待见。而印度的佛教开始传进中国,落地生根。北朝文人杨衒之的《洛阳...……更多
揭秘郭躬与袁氏家族的兴衰荣辱
前言在东汉时期,大家族的兴衰如潮般汹涌,而郭氏一族和袁氏家族成为这历史巨浪中的耀眼存在。郭氏家族凭借法律的力量,成为权谋之中的巅峰之者;而袁氏一族则靠着对知识的孜孜不倦追求,屹立不倒,以书卷气义维系...……更多
姜子牙家族兴衰录:从功臣到灭族,历史的无情与警示
姜子牙,也被称为姜太公,是周朝的一位著名谋士和军事家。他以其卓越的才智和策略,协助周文王姬昌伐纣成功,成为周朝的功臣。然而,在他死后,他的家族却遭受了灭顶之灾。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家族遭遇了这样的不幸...……更多
...立的后赵所占领。因此王猛的国籍应该属于后赵。后赵是五胡十六国里民族压迫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羯族人的地位比汉人高很多,王猛是汉人平民,因此后赵时期,王猛的日子很不好过。根据史书记载,王猛少年时候有一定的奇...……更多
聊聊东汉末年六大家族的兴衰
...辉煌的家族也随着历史的洪流而淡出了政治舞台。他们的兴衰,不仅仅是家族自身命运的变迁,更是东汉末年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的一个缩影。 ……更多
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有什么共同点?
...国之乱结束后,并没有出现大一统,而是进入更加混乱的五胡十六国,百姓生活更加困苦,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可以说,这一场由争权夺利引起的兄弟叔侄间的自相残杀,不仅摧毁整个西晋王朝,也毁灭了跟随司马氏的北方士族...……更多
战国七雄的都城,有的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有的却比当年更辉煌
...时期,临淄的地位都没有改变过。东晋之后,临淄见证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历史,一直到隋朝建立之后,临淄才稳定下来,归属于北海郡,一直到北宋时期都没有改变,要说临淄归属于山东,还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才正式确定的...……更多
历史上谋权篡位的人很多,为什么就属司马氏被鄙视?
...面的探索和试验是失败的,造成的后果也是十分惨重的,五胡十六国三百年乱世,北方连年战火,汉文明饱受摧残,如不是衣冠南渡保存了文明火种,华夏衣冠可能在晋就为之一烬了。 以儒家伦理的“三纲五常”、“仁、义、...……更多
他的一生都离不开“搞笑”二字,成功的把一生活成了喜剧
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有一个君王叫王始,他的一生都离不开“搞笑”二字,他成功的把一生活成了喜剧。他在只有几十个兄弟时,就称王登帝,由此开始了漫漫的搞笑人生路。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一开始,王始...……更多
大山东,国号齐,都有什么来头?
...代所有齐国中唯一的大一统王朝。东汉魏晋之后是混乱的五胡十六国,也有一个齐国。鲜卑除了慕容部、秃发部、拓跋部之外,还有一个单字的段部。段部有个首领叫段龛(念刊),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石虎驾崩,国中大乱,段...……更多
卫氏家族兴衰史:从巅峰到衰败,西汉权力斗争的缩影
抵御匈奴的入侵,一直是中国古代君王不敢掉以轻心的事情。匈奴十分勇猛,是华夏民族的大患,在秦朝时,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筑长城,以至于后来还被人们视为暴君。但一想到他为抵挡...……更多
揭秘封建王朝覆灭的直接原因
...破,西晋灭亡,而北方就陷入了中华历史上最乱的时代:五胡十六国。 东晋:东晋完后是南北朝并立,这谁都知道,但确切的界限未必明晰。混乱的世道,尤其需要养兵,这样就培养出来大军阀,这些人因为军功被抬到至高的...……更多
历史上著名的九大“主意”,一个比一个厉害,他们是哪九个?
...长期的战乱,汉族人口锐减,社会发展倒退,最终形成“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六、南朝刘义隆:防患未然与国破家亡南朝宋的皇帝刘义隆重用大将檀道济,成功抵御了北朝的多次进犯,保护了南朝的稳定。然而,当刘义隆...……更多
为何北魏能统一强悍的北方,却不能收服南朝
...而复国。恰逢数位明主励精图治,终于一统北方,结束了五胡十六国混战的局面。享祚的一百五十年中,太武征战、文明太后、孝文改革、子贵母死……这个庞大的鲜卑帝国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谈资。那么,拓跋鲜卑统一北方是...……更多
赫连伯伯:十六国时期的乱世枭雄,最残暴的匈奴统治者
...状态。南下的东晋,再也没有收复原来的北方统治区域。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中原,战争是家常便饭。中原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的碰撞,导致了中原原有统治势力的崩溃。此后,开始了少数民族对中原大地的长期占领。当然,一些...……更多
东晋历史:从西晋皇族后裔到南方政权
...元420年,宋公刘裕废晋恭帝,建立刘宋,至此东晋灭亡。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同时期中国北部的大分裂时期,先后由各民族建立了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更多
聊聊魏晋十六国时期,河州地区的民族结构活动
...灭掉的敕勒,至此敕勒在河州的活动才出现明确记载。“五胡十六国时期对敕勒在陇西的活动史书虽未有记载,可能已经融入汉族或者鲜卑族之中,但通过乞伏鲜卑建立的西秦政权中可以找出敕勒的姓氏,如乙旃音埿、屋引出支...……更多
唐朝的“安史之乱”及其“节度使制度”是怎么来的?
...十个。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就有五胡十六国。她们后来都被前秦统一,从而与南方形成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而在这个“五胡乱华”的过程中,由于胡、汉民族的混合交融,使各方都认识和了解到了对...……更多
扒开“风度”见真章,魏晋南北朝三百年乱世谁为赢家?
...透露出清晰的底色。跟随碧血黄沙的思路,由北至南,看五胡十六国谁先登场谁为赢家,多少人的流离颠沛才够置换一个新的政权中心。音频《闲话两晋之纷争十六国》我们喜欢历史,就是直白的喜欢它的本来面目。碧血黄沙的...……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国号为“魏”的王朝和政权
...魏元帝曹奂退位,历时46年的曹魏灭亡,西晋王朝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形势图 四、冉魏冉魏(350年—352年),五胡十六国时期割据政权,开国皇帝冉闵,历一帝,享国仅2年,公元350年,汉人冉闵趁后赵政局混乱之时杀死...……更多
后唐帝国的兴衰:从李存勖到刘知远的权力更迭
后唐庄宗李存勖,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唐末官至检校司空,遥领晋州刺史,后袭父位为河东节度使、晋王。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更多
汉朝外戚的兴衰:从西汉到东汉的权力斗争
汉朝是一个强大的王朝,也是一个奇葩的王朝,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外戚的势力都很强大,两汉就是外戚势力不断起伏的朝代。西汉时期,先后出现过吕太后、窦太后和王太后三位长期掌权的皇太后。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你方...……更多
古代的宦官何德何能?为什么能从皇帝的奴隶走向权力的巅峰
...位后,设计杀死了赵高,诛灭了赵高的家族。东汉宦官的兴衰西汉时期宦官的地位并不高,始终都没能达到威胁皇权的地步。到了东汉王朝时期,东汉皇帝借助宦官的势力来对付外戚,宦官集团开始成为了东汉王朝的主要控制者...……更多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的争斗:西园八校尉的兴衰史
二百余年的东汉王朝史,有一百余年其实也是一部外戚与宦官的争斗史。强汉之所以灭亡,很大程度上在于外戚与宦官的轮番专政,导致政治腐败,朝纲败坏,民不聊生,最终走向了灭亡之路。西园八校尉的由来东汉末年汉灵...……更多
浅析大分裂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士兵来源
...便因战争而减少的前提下,各国的兵员从何而来,本文以五胡十六国为例,谈谈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兵源问题。兵源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先来看看十六国时期的北方人口情况历史上对于十六国的划分,一般认为开始于304...……更多
清河崔氏:汉唐时期顶尖世家的兴衰与影响
汉唐时期的封建社会由于统治制度不完善,中央集权相对较弱,以至于有些大的世家宗族往往可以控制朝局,甚至架空皇权,从而控制王朝的走向。初唐时期,虽然有李世民这样的“牛人”坐镇,但是有些大世家照样给皇权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