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张献忠战死之后,他的四个义子,去向如何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有四个义子,分别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其中,孙可望是四个义子中的老大。张献忠在四川凤凰坡战死之后,他的四个义子,去向如何?都是什么结局呢?张献忠死前,曾明确对部下...……更多
李定国死前交代部下宁死不降,其子为何还是投降了清朝
...凝聚力。李定国的表弟马思良最先降清,而张献忠另一个义子刘文秀的儿子刘震,也投降了清军,在这种情况下,眼看前途渺茫,李嗣兴未能遵守其父的遗言,也选择了降清。李定国的小儿子李润兴,传闻潜入腾越,为了躲避清...……更多
如果不是南明内斗,他反清复明可以成功吗?
...个小孩子长得比较英武,心里特别喜欢,就直接收他当了义子。当然,李定国能受到张献忠信任,并不只是长得帅,他带兵打仗也是一流的。经常是身先士卒,带着手下的士兵,一块玩命地往前冲。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怂的...……更多
李定国血战磨盘山,结局如何
李定国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的义子,张献忠死后,其四个义子继续高举大旗,抵抗清军,其中,李定国坚定联合南明政权抵抗清军,而张献忠义子中排行老大的孙可望,则想一家独大,然后自己称帝。孙可望的野心,...……更多
大明最后的名将,斩杀满清摄政王
...忠出营巡查地形时,将其射杀。张献忠临死前,交代“四义子”急速撤退并归顺南明朝廷,保住了大西军的主力。此时,放眼天下,最强大的两个军事势力已经被清军轻松剪除,而控制东南地区的南明小朝廷,不仅军力薄弱,而...……更多
聊聊壮志难酬的南明蜀王刘文秀
...民起义军中的一位重要将领了。张献忠收养了许多少年为义子,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刘文秀作战勇敢,很受张献忠器重。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见李自成的局面越打越大,不愿意与李自成彻底撕...……更多
李定国:从贫困农家到反清起义领袖的崛起
...袖之一的张献忠,也非常看好这个孩子。于是便将他收为义子。而李定国也确实不负众望,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不仅善于学习兵法知识,在战场上也是一元赫赫有名的猛将。在很早的时候就在士兵中创出了一番名气。因此这员...……更多
李定国:大明最后的名将与民族英雄
...,被世人称为“小诸葛”。崇祯三年,他被张献忠收养为义子,长大后,他有勇有谋,战功卓著,被誉为“万人敌”。在清军兵临川蜀时,张献忠放下十多年来对明朝的仇恨,命养子们以大局为重,联合南明抗清。民族之恨,不...……更多
...作战时战死。张献忠临终前杀死自己的妻妾,然后对四位义子说:“明朝三百年正统,天意必不绝亡,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出自《客滇述》)张献忠的遗言意思是说:明朝有近300年的正统,天意必不让它灭亡,我虽然...……更多
张献忠死前为何要部将归顺大明,不要降清
...而死,年仅四十岁。张献忠早在死前,就对部将及其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等人说,三百年的大明是中华的正统,大明没有灭亡,那就是天意,我死以后,你们要归顺大明,不要降清,不能做不义之事。《客...……更多
他是大明王朝最后的军神,后人视他为民族的脊梁
...貌不凡,双目如炬,认定此子日后定非凡人,便收养做了义子。李定国10岁上战场,经过张献忠的历练和培养:待到17岁时,便能独自领兵两万,跟随张献忠攻打河南和湖北:待到21岁时,李定国便敢冒险乔装成明军差官,仅带二...……更多
李定国组建一神秘军队,吓得20万清军仓皇而逃
...,张献忠陕西饥民起义的时候就收下了李定国作为自己的义子。他的四位义子中就属李定国的功绩最为突出。李定国17岁的时候,就跟随张献忠攻打湖北,湖南,成年之后变得更加骁勇善变,足智多谋,在战场上为张献忠解决了...……更多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位都是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李定国自幼成为张献忠的义子,跟随着张献忠历经磨难,转战大江南北,后来归顺南明政权,可以算得上是南明王朝最后的倚重,因此被称为\"南天一柱\"。而郑成功原本就是南明政权的大将军,...……更多
认义子:中国历史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纵观中国历史,有一个现象很有趣,那就是认义子。当时,无论皇帝,还是义军的统帅和将领,都喜欢收养义子,比如元末张士诚、陈友谅分别有养子,朱元璋养子数更是多达二十多人,甚至连皇帝本身也是义子出生,比如后...……更多
李自成与吴三桂:明末农民起义的烽火与清朝入关的契机
...持斗争五年。李定国是明末农民起义军另一领袖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在张献忠死后,也一直坚持抗清,并接受南明政权的招抚,极力想恢复明朝。李过在抗清斗争中,始终保持着英勇不屈的斗志。清军曾在一年之中“招抚”他...……更多
聊聊张献忠一手培养出的四大猛将
...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他们既是张献忠的义子,也是大西军武将中最为优秀的猛将。张献忠能够打出一片江山,皆是倚仗这四个猛将之力。四人之中,论及品行端方、武艺高强、韬略出众,当首推李定国。《永历...……更多
揭秘张献忠的死亡之谜
...张献忠的尸体,并将其枭首示众。张献忠死后,他的四个义子:孙可望、艾能奇、李定国、刘文秀全部投降南明。其中李定国更是被南明政府封为晋王,后来在湖南和贵州击杀清朝敬亲王尼堪以及定南王孔有德,迫使清军想要放...……更多
盘点崇祯时期,农民起义军头目投降明朝的知名将领
...邢氏希望到江北督师抗清的南明首辅史可法收高杰之子为义子时,却被史可法毫不犹豫拒绝了。并且,史可法提出了让高杰之子拜宦官高起潜为义父的建议。史可法的这一行为,让高杰的遗孀和部将们心寒,他们终于知道,南明...……更多
沐英:开创云南沐王府的英雄
...之初,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巩固自己的地位,收了很多义子,其中就包括沐王府的开创者沐英。沐英幼时丧父,母亲又在兵乱中去世。八岁的沐英流浪到了濠州,被朱元璋夫妇收留,并认为了义子,取名朱英。朱元璋夫妇待沐...……更多
...。后参加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并与李定国等一起被收为义子。在战场上孙可望攻则机智勇猛,守则坚韧顽强,号称“一堵墙”。不过从这个外号也可看出孙可望擅于防御,用兵凝重,奇谋变化则非其所长。 1647年(顺治三年),...……更多
茅麓山战役标志着南明王朝的终结
...子,李过于1649年死于广西,终年49岁,咱们知道张献忠和义子李定国二人之间的年龄差距为15岁,李过和李来亨之间的年龄差距不太可能会比这个更小,因此咱们可以猜测在1649年李来亨大约在34岁到35岁之间,到15年之后,李来亨...……更多
聊聊李定国抗清的故事
...的逃亡生涯。抗清的最后一面旗帜轰然倒塌。数日后,李定国得知此噩耗,带着未报的国仇家恨,追随大明而去。1662年,李定国所部只剩五六千兵马,驻扎在九龙江一带(澜沧江流经西双版纳河段)。恶劣的气候、低迷的士气让这...……更多
农民军崛起:南明抗清的中流砥柱
...肩作战,而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则更具实力,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率领数十万大军进军云南,以云南为后方修养生息,后出滇抗清,成为南明永历政权抗清的主要力量。李自成而这些农民军将领中,又以李定国将军战斗力最强,...……更多
李定国:南明最后的战神,成为了清朝的噩梦
...花流水,顺治一度想和他平分天下,此人的名字,叫做李定国。让人有些难以想象的是,李定国最早却也是明朝的心腹大患,1621年出生在陕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他,在10岁就参加了张献忠的起义军,从此屡立战功,等到了17岁...……更多
南明最大胜仗是什么战役
很多人都不了解南明最大胜仗:李定国诱敌深入,斩杀努尔哈赤之孙,天下震动1644年,清军入关,很快就席卷天下,在八旗骑兵的冲击下,南明军队被打的丢盔卸甲,纷纷缴械投降,光在江北投降清军的南明军队人数为“总兵...……更多
他是汉人的荣耀,大明虽灭,可他仍在为国尽忠
...山自缢,至此,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时候,汉人将领李定国依旧在战斗,可以说,他是汉人王朝最后的荣耀,可惜近年来因为一些无脑的电视剧他被严重抹黑。李定国出生于1621年陕西延安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630年,十岁的...……更多
南明曾有五次起死回生翻盘的机会,却白白失去
...军的配合下,完全能够将清军送回山海关。第三次机会李定国两次大捷,南明政权依附大西军后,在大将李定国带领下,连续取得桂林、衡州两次大捷,一举歼灭孔有德和尼堪两员清军大将。这两次大捷,打得清军措手不及,造...……更多
清军入关后,南明有3次机会反败为胜却都失败了
...时候,投水自尽了,就这样错失了第一次的机会。军神李定国,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南明怎么会起义失败呢?李定国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长大后和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一起南征北战。相传李定...……更多
聊聊能改写明、清历史的武将李定国
李定国,明末人士,民族英雄,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早年曾追随张献忠参与农民起义。因为李定国军事天赋异禀,所以在他十七岁那年时,就已经成为张献忠麾下的爱将。张献忠入川时,李定国的手下已经有两万名精兵...……更多
永历帝最后的结局到底有多惨
...余部此时愿意跟南明合作抗清,而大西军统帅孙可望、李定国在夺取云贵两省作为根据地后,又连败清军主力,收复湖南大部分州县,使得抗清形势大为好转。尤其是李定国率军在湘、桂作战期间,曾在衡州击杀满清敬亲王尼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先敬罗衣后敬人,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以貌取人,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物依旧无法避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吾以言取人
2024-06-29 09:47: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