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定国血战磨盘山,结局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31 11: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定国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的义子,张献忠死后,其四个义子继续高举大旗,抵抗清军,其中,李定国坚定联合南明政权抵抗清军,而张献忠义子中排行老大的孙可望,则想一家独大,然后自己称帝。

孙可望的野心,遭到李定国的坚决反对,因此,孙可望对李定国非常憎恨,多次想吞并李定国的部队,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僵,最终,站在了对立面。

由于李定国忠于南明政权,而且军事才能突出,打了很多胜仗,所以,很得人心,孙可望率兵攻打李定国,其部下哗变,纷纷跑到了李定国的一边,孙可望兵败之后,随即投降了清朝。

李定国继续率军抵抗清军,多次击败清军,最突出的战绩是两蹶名王。

李定国血战磨盘山,结局如何

这两个王,一个是清朝定南王孔有德,孔有德被李定国击败后,自焚而死。

另一个王是清朝亲王尼堪,在一次战斗中,追击李定国,李定国设伏,等尼堪大军进入埋伏圈,李定国的伏兵四面而出,猛烈攻打,尼堪最终被李定国杀死。

李定国两蹶名王,清朝震动,也因此可以看出李定国杰出的军事才能,称他为“南明战神”,并不为过。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正月,清军集结昆明,对李定国等部紧追不舍。李定国为了保护永历帝脱险,命总兵靳统武领兵四千,护送永历帝到腾越(云南腾冲),而李定国则亲率六千人马,留永昌(云南保山)阻击清军。

当年二月,吴三桂在大理击败了白文选,也随即率兵追来。李定国决定,让敌人有来无回,全部吃掉,因此,他指挥了生前最后一次非常激烈的战斗——磨盘山战役。

磨盘山地势险峻,道路蜿蜒曲折,最窄的地方,仅仅只能一匹马通过,有史料记载:内箐深屈曲,仅容单马。

地形如此险要,这是设伏的好地方,李定国必须要设伏,以重创敌军。

李定国下令,筑栅数道,在左右埋伏士兵,安安静静地等待敌人到来。

有史料记载:定国筑栅数道,左右设伏,大营屯山后四十里橄榄坡,炊食饷伏,令毋见烟火。

李定国算定了吴三桂没有防备,便以窦民望为第一道埋伏,高文贵为第二道埋伏,王国玺为第三道埋伏,等清军进入第三道埋伏时,大军齐出,猛烈攻打,让其片甲不留。

李定国血战磨盘山,结局如何

果然,正如李定国料想的那样,二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大军追来,毫无戒备,其先锋部队很快进入了第二道埋伏,眼看就要进入第三道埋伏圈时,这时,意外发生了,有一个叛徒逃了出去,向吴三桂告密。

这个叛徒是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

吴三桂得到叛徒的消息,大惊失色,急忙下令大军后退,然后,命令点上火炮,炮击左右的伏兵。

李定国无奈,命令大军齐出,奋勇杀敌,同清军展开血战,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有史料记载:短兵相接,自卯至午,僵尸堵叠。

因为是短兵相接,加上吴三桂所带的是极其精锐的部队,导致“磨盘山战役”非常激烈,李定国大军,有三分之二的士兵战死,而清军也被杀死大半,吴三桂被迫后退三十里。

此战,包括固山额真沙里布在内的十八名将官都统被李定国大军杀死。如果不是叛徒出卖,吴三桂大军会被团灭。

可惜,毁于叛徒之手,令人惋惜。

李定国麾下士兵作战非常勇猛,磨盘山之战,让清军吃了大亏,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清军也因此不敢再追。

然而,永历帝在马吉翔的挟持下,从腾越逃到缅甸,从此与李定国失去了联系。

李定国血战磨盘山,结局如何

永历帝这一步走错,也步步错,再也无力回天。

永历帝在缅甸,寄人篱下,没有军队,因失去了李定国大军的保护,吴三桂率兵压境,要缅王交出永历帝,迫于压力,缅王将永历帝献给了吴三桂。

1662年6月,吴三桂在昆明,用弓弦将永历帝勒死,南明灭亡。

李定国得知永历帝被吴三桂杀死,痛哭不止,满眼血泪,一代名将,因此含恨而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最后的战神,逼得清朝打算放弃西南,死后还被清朝迁坟北京
...致对外。二、辗转西南和联明抗清的开始也是在1646年,永历帝登基,永历朝名义上拥有云贵全部,川南、两广部分地区。1647年,李定国和孙可望(张献忠的义长子,李定国义兄)带领张
2023-09-12 16:03:00
李定国为什么会输给吴三桂
...队节节败,到1659年初,清军占领昆明。李定国率军掩护永历帝撤退时,渡过怒江后,发现磨盘山附近地形复杂,群峰丛峙,林木茂密,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于是他决定在此地设伏,与清军
2022-12-14 10:12:00
张献忠战死之后,他的四个义子,去向如何
...死不降清军。1661年,吴三桂率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几番威逼,次年,吴三桂将南明永历帝在昆明用弓弦缢杀,南明灭亡。李定国听闻消息,悲痛欲绝,眼中流血,因悲痛得病,于
2023-03-18 17:27:00
...。他就是一代名将李定国,他的君王便就是南明末代君王永历帝朱由榔。李定国,字鸿远,出生于公元1621年,因家境贫寒,加上统治阶级剥削严重,李定国在十岁的时候便加入了“八大王”张
2024-06-03 09:08:00
李定国:明末农民军领袖,大明王朝的最后战神
...而,他追求的是成为曹操和汉献帝那样的统治者,甚至将永历帝视为笼中鸟,野心暴露无遗。李定国则不同,他在抗清战争中表现出色,两蹶名王后,各地反清运动高涨,抗清局势一片大好,他的名
2023-10-17 09:06:00
大明最后的名将,斩杀满清摄政王
...下,永历皇帝只得投奔李定国。1656年,李定国亲自护送永历帝进入云南,永历帝感动不已,封李定国为晋王。1657年,孙可望拼凑十几万大军进攻云南,李定国此时身边可用之兵不到三万
2023-02-02 15:44:00
永历帝最后的结局到底有多惨
...受辱,鲜有能以体面方式谢幕者,其中,南明亡国之君-永历帝朱由榔的结局堪称极度悲惨。那么,永历帝有着怎样曲折、坎坷的一生?他最终落得怎样悲惨的结局?朱由榔是明神宗之孙,桂端王朱
2024-06-25 21:11:00
缅甸接纳了流亡的永历帝,又为什么将他送给清朝,真是害怕清朝?
...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咒水之难”,在这一事件中,随扈永历帝的众多忠臣悉数遇害,永历帝也不幸被俘。随后,永历帝被转交给了汉奸吴三桂,最终死于勒死之刑。李定国听闻噩耗后,心情极度悲
2025-05-07 16:17:00
李定国、郑成功的后裔后来都怎样了?
...。两人长期坚持抗清,撑起南明的半壁江山。可是后来,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杀害,南明最终覆灭。没过多久,南明最后的希望也丧失了,李定国、郑成功相继离世,那么两人的后裔又有着什么样
2023-08-29 06: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