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定国血战磨盘山,结局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31 11: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定国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的义子,张献忠死后,其四个义子继续高举大旗,抵抗清军,其中,李定国坚定联合南明政权抵抗清军,而张献忠义子中排行老大的孙可望,则想一家独大,然后自己称帝。

孙可望的野心,遭到李定国的坚决反对,因此,孙可望对李定国非常憎恨,多次想吞并李定国的部队,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僵,最终,站在了对立面。

由于李定国忠于南明政权,而且军事才能突出,打了很多胜仗,所以,很得人心,孙可望率兵攻打李定国,其部下哗变,纷纷跑到了李定国的一边,孙可望兵败之后,随即投降了清朝。

李定国继续率军抵抗清军,多次击败清军,最突出的战绩是两蹶名王。

李定国血战磨盘山,结局如何

这两个王,一个是清朝定南王孔有德,孔有德被李定国击败后,自焚而死。

另一个王是清朝亲王尼堪,在一次战斗中,追击李定国,李定国设伏,等尼堪大军进入埋伏圈,李定国的伏兵四面而出,猛烈攻打,尼堪最终被李定国杀死。

李定国两蹶名王,清朝震动,也因此可以看出李定国杰出的军事才能,称他为“南明战神”,并不为过。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正月,清军集结昆明,对李定国等部紧追不舍。李定国为了保护永历帝脱险,命总兵靳统武领兵四千,护送永历帝到腾越(云南腾冲),而李定国则亲率六千人马,留永昌(云南保山)阻击清军。

当年二月,吴三桂在大理击败了白文选,也随即率兵追来。李定国决定,让敌人有来无回,全部吃掉,因此,他指挥了生前最后一次非常激烈的战斗——磨盘山战役。

磨盘山地势险峻,道路蜿蜒曲折,最窄的地方,仅仅只能一匹马通过,有史料记载:内箐深屈曲,仅容单马。

地形如此险要,这是设伏的好地方,李定国必须要设伏,以重创敌军。

李定国下令,筑栅数道,在左右埋伏士兵,安安静静地等待敌人到来。

有史料记载:定国筑栅数道,左右设伏,大营屯山后四十里橄榄坡,炊食饷伏,令毋见烟火。

李定国算定了吴三桂没有防备,便以窦民望为第一道埋伏,高文贵为第二道埋伏,王国玺为第三道埋伏,等清军进入第三道埋伏时,大军齐出,猛烈攻打,让其片甲不留。

李定国血战磨盘山,结局如何

果然,正如李定国料想的那样,二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大军追来,毫无戒备,其先锋部队很快进入了第二道埋伏,眼看就要进入第三道埋伏圈时,这时,意外发生了,有一个叛徒逃了出去,向吴三桂告密。

这个叛徒是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

吴三桂得到叛徒的消息,大惊失色,急忙下令大军后退,然后,命令点上火炮,炮击左右的伏兵。

李定国无奈,命令大军齐出,奋勇杀敌,同清军展开血战,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有史料记载:短兵相接,自卯至午,僵尸堵叠。

因为是短兵相接,加上吴三桂所带的是极其精锐的部队,导致“磨盘山战役”非常激烈,李定国大军,有三分之二的士兵战死,而清军也被杀死大半,吴三桂被迫后退三十里。

此战,包括固山额真沙里布在内的十八名将官都统被李定国大军杀死。如果不是叛徒出卖,吴三桂大军会被团灭。

可惜,毁于叛徒之手,令人惋惜。

李定国麾下士兵作战非常勇猛,磨盘山之战,让清军吃了大亏,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清军也因此不敢再追。

然而,永历帝在马吉翔的挟持下,从腾越逃到缅甸,从此与李定国失去了联系。

李定国血战磨盘山,结局如何

永历帝这一步走错,也步步错,再也无力回天。

永历帝在缅甸,寄人篱下,没有军队,因失去了李定国大军的保护,吴三桂率兵压境,要缅王交出永历帝,迫于压力,缅王将永历帝献给了吴三桂。

1662年6月,吴三桂在昆明,用弓弦将永历帝勒死,南明灭亡。

李定国得知永历帝被吴三桂杀死,痛哭不止,满眼血泪,一代名将,因此含恨而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最后的战神,逼得清朝打算放弃西南,死后还被清朝迁坟北京
...致对外。二、辗转西南和联明抗清的开始也是在1646年,永历帝登基,永历朝名义上拥有云贵全部,川南、两广部分地区。1647年,李定国和孙可望(张献忠的义长子,李定国义兄)带领张
2023-09-12 16:03:00
李定国为什么会输给吴三桂
...队节节败,到1659年初,清军占领昆明。李定国率军掩护永历帝撤退时,渡过怒江后,发现磨盘山附近地形复杂,群峰丛峙,林木茂密,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行,于是他决定在此地设伏,与清军
2022-12-14 10:12:00
张献忠战死之后,他的四个义子,去向如何
...死不降清军。1661年,吴三桂率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几番威逼,次年,吴三桂将南明永历帝在昆明用弓弦缢杀,南明灭亡。李定国听闻消息,悲痛欲绝,眼中流血,因悲痛得病,于
2023-03-18 17:27:00
...。他就是一代名将李定国,他的君王便就是南明末代君王永历帝朱由榔。李定国,字鸿远,出生于公元1621年,因家境贫寒,加上统治阶级剥削严重,李定国在十岁的时候便加入了“八大王”张
2024-06-03 09:08:00
李定国:明末农民军领袖,大明王朝的最后战神
...而,他追求的是成为曹操和汉献帝那样的统治者,甚至将永历帝视为笼中鸟,野心暴露无遗。李定国则不同,他在抗清战争中表现出色,两蹶名王后,各地反清运动高涨,抗清局势一片大好,他的名
2023-10-17 09:06:00
大明最后的名将,斩杀满清摄政王
...下,永历皇帝只得投奔李定国。1656年,李定国亲自护送永历帝进入云南,永历帝感动不已,封李定国为晋王。1657年,孙可望拼凑十几万大军进攻云南,李定国此时身边可用之兵不到三万
2023-02-02 15:44:00
永历帝最后的结局到底有多惨
...受辱,鲜有能以体面方式谢幕者,其中,南明亡国之君-永历帝朱由榔的结局堪称极度悲惨。那么,永历帝有着怎样曲折、坎坷的一生?他最终落得怎样悲惨的结局?朱由榔是明神宗之孙,桂端王朱
2024-06-25 21:11:00
缅甸接纳了流亡的永历帝,又为什么将他送给清朝,真是害怕清朝?
...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咒水之难”,在这一事件中,随扈永历帝的众多忠臣悉数遇害,永历帝也不幸被俘。随后,永历帝被转交给了汉奸吴三桂,最终死于勒死之刑。李定国听闻噩耗后,心情极度悲
2025-05-07 16:17:00
李定国、郑成功的后裔后来都怎样了?
...。两人长期坚持抗清,撑起南明的半壁江山。可是后来,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杀害,南明最终覆灭。没过多久,南明最后的希望也丧失了,李定国、郑成功相继离世,那么两人的后裔又有着什么样
2023-08-29 06: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