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30 14:41:00 来源:戏说三国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郑成功收复台湾

李定国和郑成功的起底是大致相同的,这两位都是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李定国自幼成为张献忠的义子,跟随着张献忠历经磨难,转战大江南北,后来归顺南明政权,可以算得上是南明王朝最后的倚重,因此被称为"南天一柱"。

而郑成功原本就是南明政权的大将军,因战功卓著,赐为国姓朱,所以又称为"国姓爷"。作为南明政权的中流砥柱,李定国本来和郑成功一样会名彪青史。但奇葩的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李定国的形象远远不及郑成功,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缘故?就让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来仔细剖析一下。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郑成功浮雕

李定国精忠报国,无愧于"南国一柱话说这李定国成年后,在张献忠的耳目渲染之下,勇敢善战,战绩辉煌,很为张献忠器重,被封为安西将军。后来在张献忠死后,李定国带领自己的团队忠效南明政权。

永历六年,李定国集结八万雄兵攻湖南。取沅州,赚靖州,所向披靡,直逼桂林。在李定国的强大攻势之下,清军溃败,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被逼自杀身亡。至此,李定国势如破竹,直捣桂林,剑指长沙。

清廷惊慌失措,闻讯大惊,增派亲王尼堪率军十万大军前来抵抗。为避锐气,李定国采用示弱战术,退守衡州。清军不知是计,盲目尾追,一头扎进李定国的伏击圈。霎时间清军四面楚歌,溃不成军,尼堪被阵前斩首,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一时间,大江南北,李定国声名大振,南明的抗清斗争由此开启了新的局面。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李定国

郑成功配合不力,李定国独木难擎

清朝初期,在东南沿海,坚持反清复明事业的主要代表,一个是李定国,另一个就是郑成功。由于他们在抗击满清的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清廷。在李定国、郑成功等人的鼓舞和激励下,广东、广西各地义师和百姓群起响应,南明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针对这一局面,李定国盯着了广州这个地方。其实,李定国的战略思想很是贴近实际,作为的咽喉之地,广州的战略位置很是重要,作为一个根据地,广州无疑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地。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李定国攻打广州

李定国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实现建立广州根据地的战略构想。于是,李定国给远在福建沿海的郑成功写信,邀请他出兵,一起共同攻打广州的门户——新会。在书信中,李定国陈述了广州的重要意义,并展示了他们创建这个根据地美好的前程。

按照约定,郑成功方面最好在当年10月出兵,那时候就可以与李定国东西呼应,一举拿下广州。问题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在种种因素之下,郑成功姗姗来迟,一直捱到12月才派两位督军西进。

而这时,苦苦等待郑成功的李定国已箭在弦上,无奈之下单独在攻打新会落得个全军溃败,20万大军消耗殆尽,李定国败退南宁,至此一蹶不振,建立广州根据地,乃至进取中原的设想成为空谈,留下一片遗憾。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郑成功军队船只复原模型

郑成功另起心意,举大义收复台湾

与李定国一样,郑成功忠于南明,始终坚定不移不屈不挠地与清军作战。比如郑成功的十万雄师一度围困南京,顺治帝十分震惊,居然作出了退居关外的打算。

只不过,在进攻南京失败之后,在郑成功认为,随着清廷沿海迁界,光靠金门、厦门等弹丸之地来进行抗清大业,战略纵深显然不足,于是便把注意力转向台湾。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华夏的一份子。明末时期,天下大乱,荷兰商人采用蚕食战术逐步将台湾鲸吞。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

1661年3月1日,郑成功组织郑军共计25,000人,作为第一梯队,勇士们祭江候风,23日出海,先期抵达澎湖列岛,然后转进台湾;4月1日进台湾一个潮汐口,经过几天激战,当时的荷兰摄政城挂白旗投降。半年鏖战后,郑成功攻占台湾安平城堡,最终把荷兰人赶走,光复台湾岛。

毫无疑问,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贡献,后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人们把这次的渡海作战形容为人类有史以来空前规模的战役,尤其在跨海登陆作战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决定了台湾之后几百年命运。政治意义远远高于军事价值。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驱逐荷兰人以后,一是按照大明的礼制,台湾改名为"东都"。二是为解决兵粮问题,寓兵于农,开垦农田,自给自足。三是在郑经主政台湾时,参照大明体制,建立行使及于全岛的政治机构,四是文化教育也是照搬大明的版本。

所有的这些无不在表明台湾有史以来就是祖国的一份子,而郑氏在台湾的统治只不过是大明的政治的延伸。

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台湾一直在郑氏的关切之下恢复生产,人们安居乐业。在清朝接管之后的几百年间,台湾一直是祖国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收复台湾

归结起来,我们认为,作为一代名臣,郑成功和李定国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无疑是名垂千古的。

1、李定国能够视大明为灵魂,喋血17年奋勇抗争。能够仿效岳飞刺字,慷然精忠报国。能够迎永历帝入滇,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在妻子家属被清廷屠杀之后,依然慷慨发声,交代自己的儿子宁可死于荒野也决不投降!这是何等的男儿铮铮铁骨,以至于到如今,云南人依旧把李定国认定为滇中的脊梁。

晚清革命党人的起义领袖蔡锷,起义的初衷就是以李定国为榜样,毅然决然抗争满清的统治,决心要推翻这个封建王朝。拿章炳麟的话来说,愿我们云南人,永远记住李定国!其实我在想,不只是云南人,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记住李定国这个名字!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有关李定国的故事

与李定国相比较,作为同时期的知名人物,郑成功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和李定国一起挽救南明政权,因为这说到底,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更换替代,而这,在郑成功的眼里,也许是小节。我们纵观历史的一些篇章来看,也许是郑成功看得比李定国要远一些。

2、台湾自打汉朝末年,就一直孤悬在外,长期处于政治的盲区,以至于几度失去方向,去向渺茫。由于地缘的关系,郑氏一家一直与台湾关切度很高,先是郑成功的父亲一度攻下台湾,而后便是郑成功自己,再往下又有郑经。

可以说台湾与郑成功一家前世有缘。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来郑经把台湾改称东宁王国,甚至日本英国都把台湾作为政治实体来对待。但是,无论是郑芝龙还是郑成功,乃至以后的郑经,郑克爽,从来想都没有想过把台湾从祖国怀抱里脱离出来。他们依旧认为自己是大明的臣民,是华夏的一份子。

郑成功与李定国:南明抗清双璧的历史贡献与命运差异

1653年大陆形势

3、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仅仅是昭示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个事实,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失而复得的这个宝岛的行为本身的现实意义。在当下的现实中,告诉人们的是,在当时的状况之下郑成功可以跨海取胜,完美收复台湾,相比之下的今天就很有借鉴价值。

由此我们说,无论是郑成功还是李定国,但凡是为华夏的崛起,为中华的完美做出贡献的人,但凡是为国尽忠,为民请愿的人们,历史总会记起他们,后人总会怀念他们,崇尚他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反清复明分别有哪些人
...讯悲愤成疾,李定国坚持抗清17年,最终病逝。民族英雄郑成功 清顺治二年,清军南下攻入江南,不久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带领郑芝龙旧部继续在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
2023-05-22 16:54:00
农民军崛起:南明抗清的中流砥柱
...而此时还在坚持抗清的将领也只剩下李定国和远在东南的郑成功。李定国一直在云南边境坚持抗清,并寻找机会迎回在缅王控制下的永历帝。但是由于清军对缅甸的压力,李定国一直未能成功迎回永
2024-03-14 14:14:00
张献忠的义子中名气最大的是哪些人
...生病不治而亡。李定国:永历朝封他为晋王,和延平郡王郑成功一东一西并称南明两大擎天臂助。正是因为他和郑成功的不断伐清行动使得南明多存活了二十多年,李定国最大的功绩是在广西和湖广
2023-05-26 14:10:00
南明最后一位大将,斩大清皇子,号“万人敌”
...迟"。当然,历史从来不缺贡献突出的大英雄,李定国同郑成功等人一样都是民族英雄,他们在各自的领土骁勇善战,保卫家园,为何李定国死后能被封神,至今被人祭祀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
2023-02-15 20:42:00
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活动有多激烈?
...反正、山东谢迁起义。南方的李定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郑成功三次北伐。山西姜瓖反正姜瓖原是明朝大同总兵,清入关反后降清。为清廷出了不少力,后来因为清廷对于汉人将领的猜忌与打压,姜
2023-02-11 20:39:00
聊聊李定国抗清的故事
...、衡州大捷后,李定国带兵东进,提出和福建厦门一带的郑成功军以及广东各地抗清势力合力攻打广东的计划。此时的南明军分散各地,实力并不弱,只是被长期的内讧削弱,也没能建立一个统一的
2023-01-05 15:55:00
南明王朝最不该被遗忘的英烈,竟然是一群反贼?
...,西南的孙可望、李定国(虽然后来孙可望背叛)和东南的郑成功成了反清最成功的两大势力。李定国平定西南,两蹶名王;郑成功发动北伐,在瓜州大破清军,几乎收复半壁江山。而旧明朝的兵将
2023-05-16 09:39:00
明朝抗清英雄李定国,一生出生入死,为了抵抗清军浴血奋战
...抗清根据地。两蹶名王作为抗清英雄,李定国的功劳要比郑成功大多了,但是因为郑成功还收复了台湾,打跑了荷兰人,所以郑成功在教科书上一直是民族英雄,然而李定国却不一样,他主要就是抗
2023-01-02 20:27:00
南明曾有五次起死回生翻盘的机会,却白白失去
...光帝、鲁王监国、隆武帝、绍武帝、永历帝),如果算上郑成功割据的时间,南明实际上也就享国40多年,史书上认为南明享国38年。其实南明建立之初比东晋、南宋条件要好得太多了。南明有
2023-02-14 20: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