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新健康丨如何让创新药更好地造福罕见病患者?专家、学者这样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记者陈静)29日是国际罕见病日。让科学治疗离患者更近一些、让患者的负担更轻一些,成为医生和患者组织等不断努力的方向。PNH是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北京协和医院血...……更多
中新健康丨上海:医疗机构探索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罕见病是一类发病率很低、多数具有遗传性的疾病,也被称为“孤儿病”。在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并不少。探索为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此间医疗机构不断...……更多
中新健康|创新药物上海落地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带来福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视力受损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眼底病是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之一,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主要眼底疾病类型。记者14日获悉,多重因素导致目...……更多
如何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专家吁建国家级专项基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罕见病,又称孤儿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的疾病,常常危及生命。其中一些疾病因为患者人数极少,被称为“超罕见病”。如何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是各方思考的话题...……更多
中新健康|罕见病诊疗难题正破解 专家:早诊早治是关键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邵萌)“蝴蝶宝贝”“瓷娃娃”“月亮的孩子”“黏宝宝”……这些童话故事般的名字背后,是难以治愈的罕见病和无数家庭的辛酸。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世界卫生组...……更多
中新健康|专家:中国营养师存在人才“缺口” “数字营养”是培养方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营养师队伍存在一定的人才缺口,“数字营养”代表了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培...……更多
中新健康 | 中国专家新发现:牙周菌群失调、代谢紊乱或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 (陈静 倪靖)近年来,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记者25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揭示:牙周菌群失调和代谢紊乱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且牙...……更多
(聚焦博鳌)让罕见被看见 专家博鳌聚焦罕见病救治难题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博鳌3月29日电 (记者 张茜翼)“我始终相信,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了希望。”在28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分论坛上,京东集团原副总裁、渐冻症“斗士”蔡磊通过视频...……更多
群英荟聚 共话发展丨第八届爱尔眼科泰山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眼科医生的临床诊断能力与科研能力,力争为更多的眼底病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诊疗服务,为泰安地区眼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成立「范传峰博士眼底病工作站」提供诊疗服务新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更多
中新健康|对话樊东升:“破冰”渐冻人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韦香惠) 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的罕见病已经超过7000种,“渐冻症”是其中一种。中国每年“渐冻症”新发病人达到25000人。日前,中国新闻网《...……更多
湖南省罕见病调研团队走访慰问罕见病患者家庭
...心的建设规划。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共同努力,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湖南省罕见病调研团队走访患者。当天下午,以“春暖花开暖意‘龙’浓”为主题,湖南省罕见病调研团队组织医生专家和志愿者...……更多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牵头制定国际临床指南  填补“拇外翻微创治疗”领域空白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13日电 (陈静 顾卓敏)拇外翻是临床上常见的足部疾病。目前,治疗拇外翻的主流方式是手术治疗。记者13日获悉,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下称: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主任医师马昕教授牵头,施...……更多
中新健康丨专家:眼免疫性疾病致盲率高 吁完善诊疗体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28日电 (陈静 方怜非)“眼免疫性疾病是当前影响眼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家庭社会负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的高原情:战“虫癌”,带团队开创多项先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11月28日电 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的高原情:战“虫癌”,带团队开创多项先河作者 张添福 张静“我来自班玛县,我需不需要去北京做手术?”“我是甘德县的,我的手术安排在哪天……...……更多
让“罕见”被看见 西京医院开展“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安2月29日电 (记者 阿琳娜)29日,西京医院围绕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在医院急诊广场开展“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暨“罕见病”门诊开诊仪式,旨在关注关爱罕见病群体,帮助民众提高对罕...……更多
广西壮医走出国门 与东盟国家开展深度合作
...64f17917932.jpeg\"/>岳桂华主持主题论坛。于卓摄中新网防城港12月15日电(叶娟 覃日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15日提供的信息显示,该院近日与老挝盛龙国际医院、缅甸中缅友谊医院,分别就深入进行传统医药研究合作、共建...……更多
植入国产新型脑起搏器助帕金森病患者“一键重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0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通过植入脑起搏器实现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性疾病,这不是科幻。今年才40多岁的陈先生(化名)已被帕金森病折磨数年。记者17日获悉,在接受...……更多
让群众更有“医”靠——招远市人民医院加快医共体建设步伐
...带教实行导师制,确保进修质量。医共体工作是深化医改中新推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认真分析、及时发现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需改进的问题。创新思维,切实加以改进提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操...……更多
中新健康丨中国多中心研究新成果:“国产创新免疫药+化疗”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生机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月17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17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在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国产原研创新免疫药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为众...……更多
中新健康丨《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联合提示》在京发布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李纯)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传播分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START记忆门诊行动暨痴呆防治科普传播活动”23日在北京举行。该项行...……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15日电(记者 陈静)从看病“跑断腿”到打造“集成化、一站式”医疗环境空间布局,让患者“医”路畅通;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医疗建筑设计理念迭代更新;从“一刀...……更多
让罕见病更早被“看见”
...低,但患者的绝对数量不少。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的罕见病患者比例占总人口数的6%—8%,约有3亿—4亿人受到罕见病的影响。“我在门诊中遇到的患者,有不少患有罕见病。每次看到家长怀中抱着那些头发枯黄、目光呆滞、不会...……更多
五一暖心守护 健康一路同行 京鲁皮肤专家济南肤康中研医院联合会诊
在五一小长假来临之际,为帮助皮肤病患者恢复美丽,解决看病难、看专家难的问题,济南肤康中研皮肤病医院五一假期正常接诊,5月1日至5日,特邀清华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病专家马俊红教授、北京空军总院皮肤科马慧军教授...……更多
慢病患者吃什么、怎么吃?全省首家“精准营养”社区落户广州番禺洛浦
...,需要更精准地给患者一个营养处方。为了更精准地为慢病患者、儿童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处方,由陈骁熠教授团队研发的“社区营养健康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落地在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两个月的实践也...……更多
中新健康 | 中国学者破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国际难题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南京4月9日电 (徐珊珊 孙忠河 章琛)据南京市第一医院9日消息,由该院心血管内科陈绍良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上取得两项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国际空白。相...……更多
疑难眼眶病国际论坛暨全国眼眶病眼影像学习班在成都举办
...的眼眶病。两人这一类似的经历,也引发了业内外对眼眶病患者就医情况的关注。12月14日-16日,疑难眼眶病国际论坛暨全国眼眶病眼影像学习班在四川成都举办,包括院士在内的国内外30余位权威大咖和行业专家齐聚,为...……更多
婺源爱心义诊:让健康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江西婺源11月12日电 题:婺源爱心义诊:让健康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 徐雪莹“一天吃一个鸡蛋没问题,蛋黄也可以吃。”婺源县人民医院义诊窗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更多
专家提醒科学防治老年心血管病
...病发生的概率增加。专家表示,气温骤降对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充满了挑战。这类人群要特别注意保暖,定期服药,保持情绪稳定,合理运动锻炼,增强抵抗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及时采取调控措施。“...……更多
中新健康 | 长三角百余名专家学者安徽合肥研讨再生医学新趋势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合肥4月15日电 (记者 吴兰)长三角再生医学发展论坛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论坛,共同聚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长三角再生医学...……更多
中新健康丨中美专家上海分享心血管疾病前沿诊疗技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孙国根 陈静)“\'倒递减传导\'现象在心电图的表现上非常隐匿,一旦被忽略未能及时诊断和干预,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源性猝死。”Thomas Jefferson大学医学院、美国 Lankenau医学研究所...……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者间的“微妙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并非是孤立的病症
2025-02-19 16:08:00
【天眼问医】久坐不动,小心血管被“拴”住
今年1月初,江苏南京23岁一男子连续数周每天久坐超8小时赶论文,导致左下肢肿胀、疼痛,经医生诊断,该男子为症状为左侧股静脉
2025-02-19 16:12:00
48h黄金期阻击病毒!奥司他韦凭什么成为抗流感首选用药?
近期,流感病毒的活跃传播引起广泛关注。随着气温骤降和季节交替,流感病例在全国范围内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流感的传播风险加大
2025-02-19 16:20:00
原发性肝癌的两种常见治疗方法
肝癌,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它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大反派”。得了原发性肝癌,该怎么治呢?其实方法有不少,像手术切除
2025-02-19 20:30:00
探索关于肾癌的一些“秘密”,关于肾癌您了解多少?体检出肾癌该怎么办?
肾癌的发病相关• 病因不明:肾癌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存在一些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长期透析等,某些职业如化工
2025-02-19 20:34:00
红薯怎么吃可以减肥
营养学家称红薯为营养最平衡的保健食品,也是最为理想而又花费不大的减肥食物。红薯餐减肥期间的早晚食用为佳,可以搭配些蔬菜和糖分含量较少的水果
2025-02-19 20:37:00
江西靖安:做实田间警务 护航万象“耕”新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不误农时不负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江西宜春靖安县公安局紧扣辖区农业生产特点
2025-02-19 22:26:00
中药是否会影响女性月经周期?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分和作用特性确实可能对女性月经周期产生影响,但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中医理论强调"因人制宜"
2025-02-19 16:17:00
中医如何看待和应对儿童健康问题
中医将儿童视为"稚阴稚阳"之体,认为其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健康问题多与脾胃功能及体质特点相关。中医强调儿童“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2025-02-19 16:18:00
中医治疗慢性病比西医更有效吗?
中医与西医在慢性病治疗中各有特色,二者并非简单的优劣关系,而是互补的医疗体系。现代医学界普遍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模式更能发挥慢性病管理的优势
2025-02-19 16:20:00
成都肾结石治疗案例:拖了10年的肾结石几乎撑满左肾,肾脏健康岌岌可危
家住青羊区的曹先生今年47岁,是一名“带石”10年之久的“资深”肾结石患者,一直不治疗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结石很安静,在肾脏里不痛不痒
2025-02-19 16:21:00
武汉京鄂同普医院:以科室专长和专利手术守护生命健康
武汉京鄂同普医院以其独特的中医诊疗特色,成为守护民众健康的重要力量。凭借着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技术、齐全的科室设置和贴心的服务
2025-02-19 16:23:00
新康芮品牌:补肽是健康新趋势
在时光的长河中,人类对于健康的追求从未停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对健康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曾几何时提及健康,人们的反应往往是“补钙”
2025-02-19 16:54:00
跌倒意外引出“不宁腿” 淄博世博高新医院助患者重拾安睡之夜
鲁网2月19日讯(记者 齐征)近日,患者刘女士原本只是因一次在家中的不慎跌倒,被家人紧急送往淄博世博高新医院进行治疗。然而
2025-02-19 16:55:00
GLP-1黑马依苏帕格鲁肽α正式线上首发 新一代网红降糖减重针来了
2025年2月18日,降糖减重新药——依苏帕格鲁肽α(商品名:怡诺轻)正式上线京东健康与阿里健康。依苏帕格鲁肽α凭借其卓越的降糖减重效果
2025-02-19 16: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