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正步入科学起飞期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本报记者 韩扬眉在全球科技发展版图中,美国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已有120年,日本则在近40年成绩十分亮眼,截至2023年年底,已有20位日本本土科学家拿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但是,...……更多
美国再乱也不会回国发展,天才科学家为何如此绝情?
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大大小小培养了不少高科技人才,更是资助部分人才赴美留学,希望他们学有所成之后,能够回来报效祖国,上个世纪,我国送往美国留学的人才数不胜数,回国发展的人才也不计其数,也正是因...……更多
据新华社报道,9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成功产生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创造的41.4万高斯的世界纪录。稳态强磁场是开展物质科...……更多
中国6G卫星成功入轨,全球首颗领先一步,美国再次陪跑!
从2G的文字到3G的图片,再到4G的视频,中国6G技术的突破,全球首颗6G验证星已成功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6G时代的临近!这两项突破性技术——\"中国移动01星\"和其核心验证星,震惊了西方,美国的计划彻底落空。美国未曾预...……更多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在特朗普政府启动了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的六年后,作为当时曾主导许多调查工作的美国政府机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日前承认,其调查在学术界制造了“艰难的气氛”...……更多
中国已成为科学超级大国了吗?《经济学人》说:是的
图源:《经济学人》近日,《经济学人》的一个关于中国的封面“崛起的中国科学”引发了来自各方的热议,然而,西方进一步强化的“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式的“厉害了我的国”的解读之外,透过这份由英国媒体作出的,有...……更多
中国科学家刘永坦,凭借一次巧合,成功发现了美国航母
...统雷达盲区的美国航母,这一壮举不仅震惊了世界,也为中国雷达技术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刘永坦,这个名字或许对许多人来说并不熟悉,但在雷达与信号处理领域,他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科学家。1936年,刘永坦出生于...……更多
图源:pexels撰文|张天祁随着中国科技迅速发展,中国的论文产量和高被引论文占比已经排名第一。今年6月,《经济学人》的封面专题“崛起的中国科学”引起各方关注,专题中一篇文章标题很直白地提出“中国已经成为科学...……更多
美国顶尖纳米科学家打算来华工作,曾因涉华遭迫害
...米科学家、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前主任,但却因与中国高校合作,在2020年被卷入美国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2021年12月被判有罪,后于2023年被判软禁。去年,利伯从哈佛大学退休。据香港《南华早报》8月24日报道...……更多
港媒:“几乎旗鼓相当” 中国量子科技缩小与美差距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27日报道,美国和中国在发展量子技术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战略——中国专注于利用量子科学来确保通信安全,而美国则寻求发展先进计算能力。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最新专利数据显示,北京...……更多
斯坦福报告:美国华人科学家正在流失,2/3去了中国。1.研究人员通过微软学术图谱,在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对 1304 名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以了解“中国行动计划”对科学界的影响。2.在 2020 年...……更多
...组合。2023年1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决议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标志着国际社会着力加强STEM教育在全球的发展与推广,也表明国际社会注重STEM教育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中的关...……更多
...24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声称,美国需要中国留学生学习人文学科,需要印度留学生学习科学。据报道,坎贝尔对智囊团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说:“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而不是...……更多
首次在中国!嫦娥五号揭露了美国错过的神秘物质赛石英的发现!
首次在中国,嫦娥五号揭露了一个令人着迷的发现,一种神秘的物质——赛石英。这个突破性的发现不仅让中国航天科技取得巨大突破,更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瞠目结舌。赛石英,这个听起来如同来自神话故事的名字,究竟...……更多
笑麻了!中国再次成功突破“被制裁技术限制”,美国媒体骂声一片
美国封锁量子计算,中国却全球开放:这一步棋,我们到底赚了还是亏了?根据《南华早报》的消息美国对中国的量子计算技术又一次施加了新的制裁。然而,中国并未因此退缩,反而宣布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消息:第三代自主...……更多
最新自然指数显示:神经科学产出中国居世界第二 中美合作研究最多
...然》增刊“自然指数2024神经科学”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在神经科学产出上紧随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同时,在神经科学研究上中美合作最多。《自然》增刊 “自然指数2024神经科学”封面。施普林格·自然/供图破解认知...……更多
吉林好人·最美科技工作者|光学专家张新:要为中国光学事业打破关键技术壁垒
在中国科技征程道路上,涌现了许多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科学家,他们把自己的青春与年华都献给了祖国的科技建设。张新就是这样一名科学家,一名光学专家。张新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光学仪器专业,1991年以优异成绩从清华...……更多
最担心的来了?美重返月球遇问题!科学家警告:着陆点或影响成败
...俄印日等国,在登月任务之中,都出现了问题,唯独只有中国稍微稳定一些。所以,美国属于世界航天强国,大国,在后面登月之中出现问题,这只能说是“技术还没有达到要求”。这不,“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执行的确比阿波...……更多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首次授予中国大陆学者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 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詹姆斯·莱斯奖章■记者 何金妹 通讯员 徐晓杰本报讯 美国工程科学学会詹姆斯·莱斯奖章,每年只颁给一位在工程科学领域...……更多
东西问丨李昌钰:我不是神探,只是一个普通科学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东莞4月3日电 题:我不是神探,只是一个普通科学家——专访国际著名刑侦鉴识专家李昌钰中新社记者 方伟彬今年86岁的华人“神探”李昌钰依然精神矍铄,讲话逻辑严谨,条理分明,却又风趣幽...……更多
这个“基础”,非常重要!
不得不说,现在的世界格局越来越复杂。当今的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于世界舞台中心,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战。怎么办?关键时刻,中央也开了一个很不寻常的会议。几天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答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更多
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
...之后,更是一直都在提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内部我们需要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经济体系,而这些都需要发达的科学技术;外部我们受到了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军工的发展更需要高...……更多
美国科技霸主地位要凉?Nature:中国急速赶超,物理化学论文数已逆袭
...经在担忧美国让位于其他科研强国,在许多科学指标上,中国已经赶超了美国。美国的世界科学超级大国地位,还能维持多久?近日,Nature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预测了美国科学的未来。如果以大多数标准来衡量,在历史时间线...……更多
“沃尔夫条款”之下,NASA被曝罕见申请研究嫦娥五号月壤样本:太独特
...沃尔夫条款”(Wolf Amendment),曾经满含着美国试图围堵中国航天科技业发展的“恶意”,如今则更是将美国政坛的“双标”暴露无遗。据香港《南华早报》12月1日报道,美国法律过去长期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同中国国...……更多
各国卫星大盘点:美国5758颗,印度108颗,中国又取得何成就?
中国在卫星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众所周知,卫星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通信到气象监测,从定位导航到科学研究,都无法离开这些高空中的眼睛。而中国在这个领域不仅仅是追随者,更是创新者和...……更多
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来了
中国海洋大学自2014年开始招收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015年开始招收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海外优质资源引进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增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更多
...转自:参考消息网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4日报道,中国经常被工业化国家视为善于模仿但不善于创造的国家。但1月23日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衡量创新的一个关键指标上,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并且正在另一个方面取得重...……更多
炎明生物邓天敬:中国具备做源头创新药的能力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企业新药研发能力显著提升,也跑出了一批优秀的生物制药企业。然而,同靶点、同技术、同适应症产品同质化竞争导致的“内卷”现象也愈发严峻,尤其当以国产PD-(L)1为代表的me too药物大量上市后的...……更多
她是中国半导体功勋,71岁成美国院士,却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
2007年,中国科学家李爱珍成功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时至今日,中国也只有11个科学家能获此殊荣,李爱珍刚好是其中一个。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李爱珍轻轻松松斩获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头衔,却连续4次评选不上中科院...……更多
家人证实!哲学家李泽厚“冷冻头颅”遗嘱已执行
...的许多人都持怀疑、观望态度。“因为李泽厚这个遗嘱与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完全相悖,在一般人看来,显得突兀、异样。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李先生的一种想法,未必最后能得到执行。”马群林向红星新闻记者解释...……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一个智驾包快能买一辆比亚迪 博主:想靠软件盈利在中国没戏了
快科技2月10日消息,今晚,比亚迪全民智驾首批21款车型正式上市,覆盖7万级-20万级区间,且加配不加价。比亚迪的这一举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25-02-10 23:47:00
滦南县税务局:税惠赋能千企万家
图为滦南县税务局专项辅导小组深入企业开展涉税辅导。河北新闻网讯(杜仕涵)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滦南县税务局(简称“滦南县税务局”)积极响应“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号召
2025-02-10 23:55:00
4000至6000元手机销售量爆单!王腾:K80 Pro销量超越友商同档
快科技2月11日消息,市场数据显示,春节期间2000元以下、2000-4000元、4000-6000元价位手机销售量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分别同比增长10%
2025-02-11 00:17:00
滞留太空近8个月!美国宇航员回归地球又推迟了 预计3月19日
快科技2月11日消息,2024年6月进入国际空间站的NASA航天员巴里·威尔莫尔、苏尼·威廉姆斯,已经在太空滞留了8个多月
2025-02-11 00:17:00
中新经纬2月10日电 题:中国有望享受AI扩散的产业发展红利作者 陈刚 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孔思迈 东吴证券分析师2025年1月20日
2025-02-11 05:58:00
“玉玺”“宝剑”“把子肉”,乘车统统都能刷
“把子肉”“红烧肉”等造型的交通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秉印进地铁站,手持“玉玺”盖章进站
2025-02-11 07:49:00
6.98万还标配智驾 比亚迪今晚又掀桌了。。。
春节后搞事,已经成为了比亚迪的惯例。前年是 998 的冠军版,去年是 798 的荣耀版,今年,变成了智驾版。今天晚上,比亚迪搞了一场比前两年降价都要声势大得多的发布会
2025-02-11 00:18:00
科学家用AI创造全新材料:既像钢一样坚固 又像泡沫一样轻
几十年来,工程师们一直在寻找既轻便又坚固的材料,如果一种材料减轻重量的同时又不牺牲耐用性的话,那么它会变得非常有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行业
2025-02-11 00:48:00
锐龙7 8745HS配24GB大内存!无界14X轻薄本只要3300元
快科技2月10日消息,机械革命无界14X高性能轻薄本,已经加入国家补贴阵营,购机可立享20%优惠,原价4199元,国补后3359
2025-02-11 00:48:00
黄金价大涨!红魔X Golden Saga臻金传奇不涨价:镀金VC/风道/logo
快科技2月11日消息,近期黄金价格再度攀升,已经突破670元/克,黄金制品也随之涨价。红魔手机此前推出了红魔X Golden Saga臻金传奇机型
2025-02-11 00:48:00
能复活16年前的诺基亚手机 我们试了下这个开源操作系统
不知道有多少差友,是像托尼一样偏爱老设备的垃圾佬。尤其对一些当年错过的老手机,我一直是念念不忘,它们都快成了托尼的机圈 “ 白月光 ” 了
2025-02-11 00:4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外交部:中方主张开源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各国共享智能红利《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1日第 02 版)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邵艺博
2025-02-11 03:45:00
国产电影很炫很震撼(探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春节档电影中国视觉特效技术引发关注——国产电影很炫很震撼(探访)本报记者  刘  阳《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1日第 07 版)《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
2025-02-11 06:0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任雷哲《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1日第 01 版)短短20天,全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申请人数突破2000万
2025-02-11 06:0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伟昊《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1日第 07 版)今年春节档的火热,再次彰显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
2025-02-11 0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