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家人证实!哲学家李泽厚“冷冻头颅”遗嘱已执行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07 14:47:00 来源:大皖新闻

2月3日,李泽厚晚年友人马群林在《学人Scholar》发文,透露李先生的遗嘱——希望死后将大脑“冷冻”保存,以供未来研究之用——“已得到了忠实执行”。2021年,旅居美国的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辞世,享年91岁。生前,他留下这份独特的遗嘱。

家人证实!哲学家李泽厚“冷冻头颅”遗嘱已执行

李泽厚

2月6日,马群林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了去年12月他与李先生的夫人马文君、儿子李艾的会面。他从李艾处得知,李泽厚于2021年11月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小镇家中因病去世。逝世当天,李艾便通知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简称“阿尔科”)履行了李先生的生前遗嘱。

遗愿是“冷冻头颅”

对现代脑科学发展很感兴趣

2010年,80岁的李泽厚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首次公开披露了其“冷冻头颅”的遗愿:“我不会有墓志铭。但我准备将来把脑袋留下来,冷冻,过300年或者500年,再拿出来。”90岁生日前夕接受采访时,他重申了此事,并说“我不是随便讲句空话而已”,已向“阿尔科”捐赠8万美元,每年还付几百美元的会员费。

当时,对遗嘱能否最终落实,包括友人马群林在内的许多人都持怀疑、观望态度。“因为李泽厚这个遗嘱与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完全相悖,在一般人看来,显得突兀、异样。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李先生的一种想法,未必最后能得到执行。”马群林向红星新闻记者解释称,李泽厚在采访中也曾说“我现在估计95%是做不到的”。

家人证实!哲学家李泽厚“冷冻头颅”遗嘱已执行

2017年李泽厚在北京北海公园,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国(马群林供图)

关于为何要冷冻头颅,李泽厚曾在采访中表示:“我是想证明文化是不是影响了大脑,几百年后,是不是可以从我的大脑里发现中国文化的残迹,证明我的积淀理论。如果证明有影响(文化影响大脑),我觉得比我所有书加起来的贡献都要大。”

“李先生非常重视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美国家中还订阅了《科学美国人》《心灵》杂志,对其中讲生理、医学、考古等方面的文章都阅读,尤其是对现代脑科学的发展很感兴趣。他还阅读过197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杰拉尔德·埃德尔曼的著作,并从自己的积淀理论角度做了评述。”马群林回忆道。

马群林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李泽厚就构建了其“积淀说”。马群林感慨,李先生“冷冻大脑以证明自己提出的理论学说,即使不说‘空前绝后之举’,也是极其罕有的举措”。

家人证实!哲学家李泽厚“冷冻头颅”遗嘱已执行

2021年10月,李泽厚为《伦理学新说》序的最后修改手迹,同年11月2日李先生辞世,未能目睹新书 (马群林供图)

李泽厚1930年6月生于湖北汉口(祖籍湖南长沙),1954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生前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

他一生著作等身,其中为读者所熟知的代表作就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等。其中,《美的历程》一书更是因其深刻的美学思考,成为影响一代人美学取向的经典之作。哲学家冯友兰评价该书为“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人体冷冻”鼻祖阿尔科联合CEO:

我们所做的就是尽可能保存好大脑

2023年11月,红星新闻记者曾在阿尔科实验室专访了阿尔科联合CEO詹姆斯·阿罗伍德,探讨人体冷冻技术的实践、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阿尔科于1972年成立,是全球最早从事人体冷冻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机构之一。据其介绍,该项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极低温度保存人体,以便在未来医学科技进步到足以恢复人体健康时,能够“复活”人体。詹姆斯·阿罗伍德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死亡是一个过程性的事件,并不是一瞬间的事。人体冷冻技术就是目前为止‘按下死亡进程暂停键’的最好方式。”

按照阿尔科的理想流程,当其注册会员在生命垂危之际,阿尔科的工作人员就该在附近待命。一旦其心脏停止跳动、被宣告死亡后,工作人员就将立即对其遗体采取冷冻措施。阿尔科解释,此时人体处于死亡早期,细胞和器官仍有可能存活。“病人”被宣告死亡两小时内,该机构会将“病人”的身体放入冰水中冷却,并使用器官保存药物替换“病人”体内的血液。

随后,冷却后的“病人”身体将被转送至阿尔科的手术室。为防止冻结,工作人员会向“病人”血管中注满防冻剂,准备好冷冻保存。在接下来的5-7天内,“病人”的身体将被深度冷却,最终控制在零下196摄氏度,在极低温度下“病人”将被玻璃化。在阿尔科看来,此时死亡进程已被有效停止。此后,“病人”身体将会被放入一个充满液氮的不锈钢高罐中进行长期保存。

“这(将人体置入液氮中)是一个可控的过程。”詹姆斯介绍称,阿尔科创始人之一的弗雷德·查曼贝尔兰恩是一名火箭科学家,曾效力于美国宇航局,受此影响,阿尔科储藏“病人”的罐子看起来也像个火箭。不过想要做到控制温度,光靠火箭科学家的物理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以非常精确的标准设计这些“罐子”。“我们团队有工程师、科学家等共同研发新的设计技术,旨在实现每月都有进展。”詹姆斯还说,团队现在还在进行一些不便公开的研究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在科学技术上实现突破。

对于人体冷冻技术,公众和科学界的反应混杂着好奇、希望和怀疑。詹姆斯表示,尽管这项技术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但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发展,人体冷冻技术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他总结道:“我们并不是在创造一些原本就不存在的东西,而是在已存在的科学基础上加以改造,并将新技术用于实际应用。我不知道复活术具体什么时候会成真,可能是50年、100年,也有可能是30年。但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保存好大脑和身体,为未来的医学突破做好准备。”

据红星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香港名媛碎尸案今日提堂:死者头颅被找到,再多一人被拘捕
...会得逞?大律师陆伟雄表示,死者并没有就财产预先留下遗嘱安排分配,便授权遗嘱执行人处理所有资产,并按受益人顺位名单作分配。遗嘱执行人会向遗产承办处发出“知会备忘”,要求所有位列
2023-02-27 12:49:00
《有你的时光里》直到发现父亲遗嘱,王焱方知,自己被欺骗了20年
由童瑶、周依然领衔,携手李泽锋、张子贤主演的双女主剧《有你的时光里》,随着连续几集的更新已经逐渐进入热播,该剧不仅演员阵容强大,自身的情节质量也是极高,短短两日便实现了口碑的翻升
2025-04-04 17:02:00
拉瓦锡用生命证明大脑的意识,意识是怎样产生的?本质是什么?
...刀,准备一刀斩断他的颈椎。随着刀锋的落下,拉瓦锡的头颅滚落在地上。几乎就在同一瞬间,刽子手惊奇地发现,拉瓦锡的头颅似乎在眨眼。他的眼睛在头颅落地的一瞬间睁开了,似乎在注视着周
2024-06-20 11:03:00
...超级奶奶似乎预感到了自己的离世,给家人留下了最后的遗嘱:“时间快到了。别哭,别为我难过。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开心。我希望那一刻,我是微笑、自由和满足的。”之后,她如自己所愿,
2024-08-28 21:24:00
李嘉诚把孙女藏了24年,郭晶晶却天天晒娃,这就是霍家厉害之处
...之位多年,两个儿子已然继承了李家的优良基因,大儿子李泽钜沉稳干练独当一面,小儿子李泽楷头脑灵活被称为“小超人”。可李家第三代继承人,却迟迟未能进入大众视线,就连家祭庄明月时,
2023-08-27 17:00:00
艺术家提供视角 任由人感知世界
...书的后续。只不过,这次的思考和说明来自艺术家而不是哲学家。区别在于,艺术作品更加直观地表现了科学技术的“侵入”在人类感知世界中引发的变化。古典主义作品的“副本”在当代唐人艺术
2025-01-16 14:19:00
历史名人对庄子的评价如何
庄子是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祖上是宋国君贡。他是继老庄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老庄”。庄子没有被楚威王雇佣,因为他相信自由。他在宋代只是一个地方漆
2024-06-28 14:26:00
...边际的评论”,包括指责德国所谓的自由主义导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并指责警方偷走了他的U盘并销毁他提交的刑事诉状。德国《明镜》周刊称,警方在肇事车辆中发现了嫌疑人的遗嘱,
2024-12-24 11:53:00
4位港圈超级豪门富三代,保镖随身,不能公开露面,个个身家百亿
...和地位才是他真正继承的东西。3,李思德,27岁李思德是李泽钜和妻子王俪桥的长女,爷爷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家族财产高达2000多亿。李家虽然是豪门大家族,但在分身家方面比其他豪门
2023-07-23 12: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滨州联通开展“联通客户日·数智校企行”活动
鲁网9月10日讯近日,滨州联通以“数智赋能,校企共融”为主题,成功举办“联通客户日·数智校企行”活动,携手高校师生与企业用户共同打造一场科技与趣味交融的精彩盛会
2025-09-10 16:42:00
山东宝辰大数据:围绕 “安全 + 智慧” 双主线取得多项突破性创新成果
鲁网9月10日讯为生动展现滨州“5210N”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品质滨州建设行稳致远,9月9日,滨州市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滨州“5210N”产业集群记者见面会第五场
2025-09-10 16:44:00
一个游戏成瘾的少年成了世界首富
“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这句话到了赛博时代,有了新解读:“小时候沉迷游戏,长大一定废了。”很多玩游戏的年轻人,大概都接受过来自家庭
2025-09-10 12:07:00
甘度环境:秋冬季污水处理站的低温挑战与技术破局
在北方环保行业,每到秋冬季节,污水处理站的运维人员总会面临一场特殊的“大考”。随着气温从15℃骤降至0℃以下,污水处理系统的各项指标仿佛被按下了“紊乱键”
2025-09-10 12:03:00
据华商报报道,近日,有不少用户反映,近十余个话费充值平台,多不能充小额或自定义话费。基本为50元起充,甚至有平台最低充100元
2025-09-10 12:08:00
西秀区:互联网营销师培训赋能,助力金刺梨开拓线上市场
多彩贵州网讯 2025年7月29日,由西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首期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班顺利结业。00后高校毕业生肖洁作为学员之一
2025-09-10 12:29:00
特步入驻京东秒送 超2500家门店爆款最快9分钟送达
9月9日,特步正式入驻京东秒送,全国超2500家特步线下门店将上线全品类商品,为消费者提供“线上下单、附近门店发货、商品最快9分钟送达”的即时购物体验
2025-09-10 13:03:00
引领AI打印新浪潮 京东携手爱普生首发AI学习打印机
9月9日,京东×爱普生“AI学习助手”暨全球首发*1AI学习打印机*2发布会在京东全球总部举办。秉持“科技+本地化”战略
2025-09-10 13:03:00
中新经纬9月10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7-Eleven便利店尝试引入机器人等设备节省人力。报道称,7-Eleven日本公司9日在东京都荒川区的一家便利店引入旨在节省人力的机器人进行测试
2025-09-10 13:07:00
纳入真实到店指标 高德扫街榜成为刷不了的榜
9月10日,国民应用高德正式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构建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
2025-09-10 13:24:00
当同窗的实习offer成为宿舍夜谈的资本,当招聘软件上“大三优先”的实习岗位被一抢而空,当社交媒体上“00后手握5份大厂实习”的帖子在朋友圈刷屏
2025-09-10 12:09:00
本报讯 日前,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领域(中国RoHS)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
2025-09-10 10:54:00
人工智能赛事火热,百余选手角逐“最强大脑”“算法高手”指尖翻飞 键盘之上跃动智慧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嗒嗒!嗒嗒!”9月7日的南京开放大学(南京工匠学院)赛场内
2025-09-10 07:43:00
□通讯员陶炎鲁荟宇林爽姜静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以前我每个月都要从承包商系统中手动导出考核明细表,再结合管理规定进行数据分析并编写通报材料
2025-09-10 07:44:00
5G小微基站 米粒芯片“守门”这种滤波器芯片出自宁企,用于商场、地下车库等场景,使国产高端滤波器实现弯道超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秉印 实习生赵璇 通讯员麒轩9月9日
2025-09-10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