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2 21: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

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永远是科学家们。我们进入新时代之后,更是一直都在提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国家百废待兴。

内部我们需要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经济体系,而这些都需要发达的科学技术;外部我们受到了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军工的发展更需要高科技。如今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可是高精尖的产业,哪能少得了科学技术呢?

在我国,对于科学家们的最高荣誉,就是当选为科学院院士了。我国的李爱珍女士是顶尖科学家之一,但是她却连续四次落选科学院院士,然而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对于这种情况,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我们今天就走近这位女科学家。

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

落选却成为外籍院士

既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那么几十年前的战争和流血,看起来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只不过,没有硝烟的战场可是一直都存在的,尤其是国家之间,更是如此。现如今的时代已经步入了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

国家的发展也不能简单的从人数多少、大炮多少来衡量了,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发展。我们为何要让一大批科学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制出两弹一星?不就是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垄断吗?足以见得,新时代科技强,国才强。国家在1978年之后,开始了各方面的开放和发展,尤其是科研事业,更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科研人员的照顾和奖励,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我国很久之前就设立了各项科研奖项,并且对于在科学研究上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还有荣誉院士等称号。

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

我国科学家众多,而科学院院士是优中取优,选择的是科学家之中的佼佼者,当选为院士既是一种荣誉和奖励,更是对科学家的砥砺,让他们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只不过,院士这一容易称号可是来之不易,每年都会进行院士的评选,但是这些科学家全部都是栋梁之才,要选出来实属不易。李爱珍女士也是这批科学家中的一个,可能大多数人对于李爱珍女士并不熟悉,可是她却也是深耕科研的科学家之一。

每年李爱珍都会参加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活动,她也算是有资历的老科学家了,但是连续参加了四届院士评选的李爱珍,却四次都落选了。可能有些人觉得李爱珍的科研水平还不够,殊不知,李爱珍之后却被评为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

深耕科研多年

李爱珍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父母亲都是华侨,所以对于故土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李爱珍在父母的支持下,从来都没有中断过受教育,并且李爱珍一直都在接受着父母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小李爱珍就知道,自己的一切学习成绩,都是为了将来在祖国科研上做出一番贡献而准备的。所以李爱珍在学习的时候格外用功,从开始学习的时候,李爱珍的成绩一直都是前列的。李爱珍知道,学习成绩只是自己科研道路上的小小成功而已,自己以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高考结束之后,李爱珍以优异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半导体相关专业研究。当年可不像现在,我们的半导体行业和一张白纸没什么区别。

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

作为一个女科学家,当时李爱珍进行这项研究其实并没有多少人支持,大家也觉得李爱珍做不出什么成绩来。但是李爱珍明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道理,即便是自己不研究,半导体势必是之后最火热的项目之一。李爱珍从来不在意别人说什么,只关心科研。

慢慢地,李爱珍做出了许多成绩,她的能力也被外界见识和认可了。1980年前后,李爱珍还以访问学者的名义到国外各个著名大学做学术报告。在此期间,很多外国机构都看上了李爱珍的才能。当时他们不遗余力,用各种诱惑想要留下李爱珍,让她在美国进行科研。但是李爱珍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她回国为科研,出国依旧是为科研,什么都没有办法打破她的爱国之心。

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

李爱珍令人动容的言论

在多半生的科学研究之中,国家级、省部级的奖项李爱珍获得过数十次,而发明专利、国际奖项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不仅仅是荣誉,更是李爱珍科研能力的见证。因此,之后从1999年到2005年,李爱珍先后参加了四次院士评选。

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李爱珍在四次评选之中全部都落选了,这让很多人都非常疑惑。更加令人不解的是,李爱珍不久之后就成为了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因为此前李爱珍没有当选我国的院士,然后又成为了美国的院士,这让很多人开始妄加猜疑了。

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

有些人觉得这是李爱珍对国家的“报复”,就是为了发泄自己没有当选为院士的闷气。可是李爱珍从来都没有对这些流言蜚语做出过解释,她只是安心工作。一直到李爱珍的同事看不下去了,为她发声。

同事表示,中美两国对于院士的评选,标准、流程完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我国院士若是小于六十岁,那么必须要两位院士的推荐,如果大于六十岁,那就需要六位甚至更多的院士推荐。当时李爱珍只有一个推荐名额,因此落选。

李爱珍4次落选中国院士,在美国却成为院士,她所说的话令人动容

而所谓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其实是民建活动,条件也极为宽松,很多人上升到国家层面,完全是没有进行过调查研究,这属于污蔑。而李爱珍自己的话更是让人动容,她告诉记者:美国的院士自己看不中,即便是成真了,自己也会一直在祖国进行研究,别无二心。

结语

可叹,当事人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却已经开始在背地里嚼舌根了。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需要的是对于科学研究者更宽容的研究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忘初心!她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被评为美国院士后,仍为国效力
...四次申请院士都未被评上,还能依旧为国家做贡献。她是李爱珍,是推进我国科研事业的重要力量,参与了我国多个实验室的创建,因为有她的研究,科研材料下厂运用,六年产值达到700多万,
2024-08-29 19:39:00
她是中国半导体功勋,71岁成美国院士,却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
2007年,中国科学家李爱珍成功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时至今日,中国也只有11个科学家能获此殊荣,李爱珍刚好是其中一个。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李爱珍轻轻松松斩获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
2023-01-17 15:00:00
被美国奉为至宝,却被祖国中科院拒绝四次,她的回应“感动国人”
2007年5月1日晚上9点钟,李爱珍正在家里做研究时,接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电话,电话那头首先就祝贺她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在听完对方的言语后,李爱珍还有些木讷,好一会
2025-04-18 13:30:00
4次落选中科院,反倒成了美国外籍院士,她最后回国报效了吗?
...远都不会过时。在我国有这样一位科学人士,她的名字叫李爱珍。从事科研工作几十余年,先后四次申请中科院院士,但全部遭到了拒绝。2007年,她突然收到了一个通知: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
2024-08-26 14:55:00
李爱珍:站在高冈 向“道”生长
...“人”,立德树人,眼中有人。在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李爱珍将五感打开,从关系的链接中让教育自然发生。“‘眼中有人’很多时候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接纳。”李爱珍认为的“眼中有人”就
2023-02-21 14:16:00
...优质学校——访省人大代表、武山县城关镇第五小学校长李爱珍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马放 高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教育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摆在突出发展的地位。202
2024-01-27 11:39:00
...着一方百姓的光明。华容县东山镇佛寺村黄合片十组村民李爱珍、汨罗市新市镇团螺村13组村民李三星分别入选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候选人。李爱珍坚持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端屎端尿、递茶
2023-09-19 00:43:00
...作,要不然燃气泄漏引发了安全问题可怎么办!”401住户李爱珍拉着卫玲的手不停地道谢。小区健身器材擅自安上铁丝圈,划伤前来锻炼的儿童;楼上晒衣服往楼下滴水,导致邻里产生矛盾;电
2023-03-16 03:54:00
...源供给,助推教育高质量稳步发展。渭川九年制学校校长李爱珍介绍说:“通过集团化办学模式,我们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同时,学校也会开展各种德育活动,通过教师
2024-04-12 00: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二十四道拐 二战援华医生后人感慨:祖辈若看到今日中国,必感震撼而欣慰
贵州晴隆,蜿蜒的二十四道拐见证过战火与生机的跫音。近日,援华名医林可胜(Robert Kho-Seng Lim)的孙女Shawn Lim Mottley 与 Mirah Lim Todd
2025-08-29 06:34:00
抗战中的太原:四桩惨案遗址的历史诉说
晋阳堡“11·8”惨案纪念馆(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岁月流转,晋阳堡的残碑、籍营村的焦窑、边家庄的断壁、河家庄的窨子
2025-08-29 07:02:00
郑玄与酒礼:只敬两杯,成礼不为过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6-27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举办。这场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
2025-08-28 15:00:00
四代人的守望:79年守护一座烈士纪念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梦媛 李海涛 赵旭正午的阳光洒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运粮河畔陈户烈士纪念园,守塔人王建亮弯着腰,正仔细清理砖缝里新长出的杂草
2025-08-28 15:38:00
郑玄与服虔:功成不必在我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郑玄与服虔都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尤其在《春秋》和《左传》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2025-08-28 15:40: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8旬老兵义务守墓57载 希望孙辈继续守下去
大皖新闻讯 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有一处烈士墓。今年89岁的退伍老兵王茂贵已经在这里守了57年。8月28日上午
2025-08-28 15:53:00
日照市莒县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书画展
鲁网8月28日讯 (记者 谢文明)翰墨忆抗战,丹青敬先辈。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8月27日,日照市莒县在莒州博物馆举办“翰墨丹青绘同心”书画展
2025-08-28 16:12:00
陈壁生在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鲁网8月28日讯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首先我谨代表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欢迎大家来到潍坊
2025-08-28 16:12:00
免费!今起开放!就在福州西湖!
好消息!今起,西湖桂斋重新对市民开放啦!在福州西湖公园西南隅、荷亭旁藏着一座福州市级文保单位——桂斋,它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丁忧在榕的林则徐与福建布政使程含章
2025-08-28 17:25:00
王纪卿的《中国血:抗战十四年》(湖南人民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以宏阔的史学视角,将中华民族1931年至1945年的抗争史精心提炼
2025-08-28 18:09:00
快板再现抗战奇迹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创作快板书《夜袭阳明堡机场》的灵感源于抗日战争时八路军用简陋的武器装备创造的军事史上经典战例。1937年10月19日
2025-08-28 18:09:00
好“豫”知时节·七夕丨打卡!以爱之名
大河网讯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千年以来,七夕的月光静静流转,映照中国人心中最柔软也最执着的浪漫情结——它不只是鹊桥相会的缱绻传说
2025-08-28 21:4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从安顺城区出发,向南3公里处,有一天然溶洞,世人称之华严洞。洞口,印有“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字样的石碑矗立
2025-08-28 22:44:00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