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中国古代牛耕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一直以来都以人力、牛力和水力为主要动力,其中,牛耕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中国古代牛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在商周时期,牛耕逐渐成为了主要的耕作方式。一、牛耕的起源牛...……更多
稻香越千年 耕作有新篇
...民日报湖北省京山市:稻香越千年耕作有新篇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丽一株水稻,穿越千年,至今仍被耕种在湖北省京山市的稻田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历经千年风雨洗礼,这株水稻已从一碗满足温饱的米饭成...……更多
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东北黑土地耕作新观察
...,少耕、免耕,最大程度上降低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副站长王贵满说,当地实施“梨树模式”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正在以0.1%的速度增长。“你看,这些就是白浆土所在的区域,这种土...……更多
清河区:数字乡村 振兴有智
...淀的农业科技和标准生产体系“平移”到辽宁清河,并与中国移动强强联手,启动了1100亩垦地共建示范区智慧农业项目,建设了北大荒集团在辽宁省的首个示范区——北大荒铁岭垦地共建示范区。示范区实收亩产860余公斤,较...……更多
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会在辽宁阜新举办
...(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自1992年中国农业大学研制开发免耕播种机并在山西尧都等地示范应用以来,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在多地开花结果,形成了比较科学的区域技术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推广经验...……更多
既要产好粮,也要护好地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其中将“在主要风沙口、沙源区和沙尘路径区推行冬季免耕留茬制度”列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多
“头雁”领飞 助推鞍山乡村振兴
...体形成“雁阵”。 2022年和2023年“头雁”学员已经分别到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学习。这104名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队伍学成归来后,带动鞍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夯实了...……更多
持续加码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持续加码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进展迅速,“十四五”期间将完成一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本报见习记者 韦璐前有为答谢广西送出的砂糖橘回赠蔓越莓,后有为答谢云南的“...……更多
弘扬《马首农言》时代价值 推动寿阳旱作农业发展
...世代流传,厚土重农情怀赓续绵延;农业科技基础雄厚,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寿阳站扎根寿阳30余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北方旱作农业科研领域居于领军位置。9月27日,2023《马首农言》旱作农业研讨会在...……更多
在曹魏时期,屯田制发生过什么变化
...为帝国名义上的领导者,已经无力命令其下的官僚。这让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之中,而这对中原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各地的人口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在曹操战胜了袁绍等人平定了北方后,如何让这些地区恢复生产...……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行业 视点中国农机院七项科技成果获表彰 近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发布了2023年度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和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优秀专利奖”获奖名单,中国...……更多
“农机+北斗”耕出现代农业新“丰”景
...级,离不开农业先进装备的支撑。在3月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由扬州大学张瑞宏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北斗导航稻麦智能化高效生产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创新成...……更多
用十六年阻断黑土地的退化
...业技术,尝试阻断黑土地退化的趋势,让黑土地长久成为中国人的粮仓。保护耕地,是一件漫长的持续性工作有机质,是耕地改良、地力提升最核心的问题之一,黑土地之所以肥沃,和它含有远超其他土壤的有机质是有直接的关...……更多
植保无人机挑麦田春管“重担” 山东“新农具”解锁耕作新模式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济南3月16日电(孙婷婷)植保无人机每小时可为150亩地喷洒除草剂、为60亩地撒施化肥……春日的农村大地上,农事渐起,迎来春季管护的“黄金时节”。高效节能、操作便捷的植保无人机,在齐鲁大...……更多
井田制:中国古代的国有土地制度及其崩溃
引言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的国有土地制度,它出现在商朝时期,等到西周时期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而到春秋时期的时候,由于铁犁牛耕的广泛普及,以及诸侯割据现象的广泛出现等其他原因导致井田制出现崩溃。西周时期道路...……更多
财政部:今年农业生产相关资金已经下达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4月22日电 国新办22日就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会上表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对于稳定全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中央财政强化资金...……更多
...,该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该榜单,成为今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经过20余年的探索,胡凤益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是稻作育种的一个创新。多年生稻在适宜地区种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更多
湖南新田“整”出富民良田实现稳粮增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永州4月2日电(蒋军君)连日来,在湖南永州市新田县新圩镇上禾塘村大豆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正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方式种植春大豆。新田县石羊镇龙眼头村土地整理项目。蒋军君 摄“这片基地建...……更多
公主岭: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在刘房子街道湾沟村“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试验田内,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双正带领他的学生为他的米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进行测产:每公顷产湿玉米5.2万斤,大豆4000斤,这个产量令陈国双兴奋不已。“‘...……更多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于险峰张仁军)辽宁省沈阳市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为抓手,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制定了沈阳市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方案明...……更多
梨树: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黑土地筑牢“大粮仓”
...解推广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应用机械化难题,梨树县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制出多功能免耕播种一体机。“该机器实现了在秸秆覆盖地表的条件下满足施肥、播种农艺的要求。”王贵满介绍说,多功能免耕播种机的研发成功,...……更多
春播关键期 昌图农民吃上“技术大餐”
...密种植技术该如何选择?近日,在春播生产的关键时期,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昌图示范区)、昌图县农业农村局、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昌图县2024年春播培训班,邀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更多
耕耘在春天里
...农业农村部启动2024年下沉一线包省包片指导活动,联合中国农科院粮油作物专家团和科技小分队,在春耕春管的关键时节,深入包联省份集中开展生产指导、单产提升、防灾减灾、病虫防控等工作,奋力夺取夏收粮油丰产丰收...……更多
盐碱地开出金色油菜花
...中5亿亩有生产潜力。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筛选培育耐盐碱作物,并实现栽培技术配套,是改良和利用盐碱地的重要方式。经过10多年的试验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团队在“...……更多
发展耐盐碱油菜 助力保障粮食安全(科技名家笔谈)
...,农业农村部发布了150个农业主导品种、150项主推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主持培育的油菜品种“华油杂62”赫然在列,该品种近年推广面积持续快速增长,被农业农村部和湖北省列为主导品种。傅廷栋...……更多
在这里,“中国农机”看世界见自己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在这里,“中国农机”看世界见自己——走进德国汉诺威国际农机展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詹新华白锋哲大疆农业展区人气爆棚,国外经销商及观众始终络绎不绝。11月12日至18日,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主...……更多
...长环境,达到减害增收的目的。近年来,泰宁县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努力打造智慧农业,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助力现代农业生产实现耕、种、管、收全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更多
...作技术推广示范村。双辽市秀彬农机合作社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奖项,在2019年度开展的“顺丰农业杯”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暨“梨树模式”高产竞赛活动和试验基地建...……更多
土壤“搬家”  耕地“重生”
...土壤,是泥土中有机物质和微生物含量最多的部分,也是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资源。耕作层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般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形成,一旦被破坏,短期内无法恢复耕地原有的生产水平。“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更多
保护性耕作新模式受青睐
...的连续支持下取得的重大成果,由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和乌兰浩特市顺源农牧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研制。自2019年开始,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与乌兰浩特市顺源农牧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瞄准免耕播种高速作业...……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