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时期中原大乱,没有外族入侵全靠他镇守边疆
...未能统一,各方势力伺机侵略别国领土。但在三国时期,中原地区被分为三大支柱,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按理说,这是异族入侵中原的最佳时机,但整个时代过去了,并没有异族入侵。为什么?我们知道,历史上一旦发生内乱,...……更多
三国打成一锅粥时,胡人为何没有一丝动静
...战斗,集团军作战,都是得心应手。辽东的公孙家族,在中原诸侯面前就是个弟弟,就这个水平不引人注意的家族,都吊打高句丽。被袁绍团灭的公孙瓒白马骑兵,能够吊打匈奴。而在曹操面前,本初用兵,也就那么回事吧。东...……更多
三国时期,公孙瓒为什么能成为一方军阀?
...能控制周边外族了,所以外族是一定会仗着武力想要进入中原的。三国整个三国时期,胡人都被阻止在中原之外,一是因为三国政权实力的强大,虽然内部打成一团糟,但是对于外部仍然强力防范;二是因为有着诸多边将的镇守...……更多
为什么说五胡乱华的事情和司马懿有关
...华就是一场灾难,是一个硕大的天灾人祸。胡人纷纷来到中原,屠杀手无寸铁的汉人,看见男人就杀,看见女人就俘虏,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在入侵过程中都没有随军携带军粮,于是就将这些被俘的女子充当军粮,开启了将人当成...……更多
三国时期内乱严重,外族势力却渗透不进是什么原因?
...汉朝周遭胡人也并没有向后代的五胡乱华一般,大举入侵中原土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外族在汉朝末年也没有分得一块蛋糕呢?首先,三国未分之前,有一大军阀,名唤袁绍。袁绍也许不是一个好主公,他在麾下大将的帮...……更多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时间统一的乱世
...乱,无法控制南匈奴,于夫罗又回不了匈奴,于是留在了中原参与了混战。于夫罗最初跟白波军一起劫掠河内郡,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于夫罗也跟随讨伐,随后又反叛,并挟持张杨出走,后被袁绍打败,逃到了河北一带,到192...……更多
比三国还乱的黑暗时代十六国发生了什么
...民族,他们称西晋“八王之乱”带来的权力真空,陆续在中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对汉人政权形成对峙之势。实际上,这段时期内,外族政权远不止五个,鼎盛时期大大小小累计已达数十。而此时的他们历经发展,拥有相对强...……更多
历史上外族入侵与华夏文明的韧性
...,应该说以儒家为主导的汉文化在汉地十八省,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还远未到根深地步的程度。 为了对付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自西汉中叶起,中原王朝就开始允许边民内迁,比如东汉初年,蒙古高原...……更多
为什么说晋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
...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中原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自汉朝以来许多游牧民族投降内附中原王朝,不少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不...……更多
秦始皇、冉闵、隋文帝、朱元璋:汉族的守护者
...是另一种形式的“以战止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中原北陲的“突厥”已成燎原之势,如果此时“汉人”仍旧互相内斗,那么外族“突厥”势必趁虚而入,到那时中原是何惨状,想必不言而喻。而对于中原大多数“汉人”...……更多
历史上遭受外族入侵,最危险的六个时期
由于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地区,它繁华富庶,对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土地贫瘠的外族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所以自古以来,中原就很容易遭受外族的入侵,特别是在中原的北方,先有犬戎、匈奴、突厥的侵...……更多
他是拯救了汉族,也被辱骂了1000多年的民族英雄
...司马家族取代曹氏集团建立了西晋,在经过八王之乱后,中原军事实力变得异常薄弱。各种原因搓合之下,北方、西域、中亚地区等各种外族,趁机入侵中原,是为“五胡乱华”。当时侵略中原的主要以羯、白匈奴、丁零、铁弗...……更多
晋朝是如何丢掉中原的?
...带来两个重大灾难:1、丢掉了华夏一直统治的核心地区-中原。自从华夏有历史以南,其统治核心地区一直在中原地区,也就是长江-秦岭以北,大漠以南,东海以西,陇右以东的广大地区,从黄帝开始,经尧、舜、禹、夏、商、...……更多
三国乱世各路英雄打的不可开交,外族为什么不趁机入住中原
...、张鲁等人打得不亦乐乎之时,匈奴人却安分守己不侵犯中原。秦汉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一向是侵扰中原的隐患。即使强大的秦汉王朝也经常被这群人欺负得够呛。然而三国时代,就算各路豪杰打得乱成了一锅粥,也没...……更多
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是谁拯救了汉民族
...晋朝为什么少有人提及吗,因为在荒唐混乱的晋朝时期,中原华夏子民仿佛经历了人间地狱,北方的汉人竟险些被灭族。西晋在建立后,司马家的各个后代亲王,为了争权夺利,掀起了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八个王爷之间...……更多
三国时期,却从未有过外部势力趁机侵入中原来分一杯羹呢
首卷语回顾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每当中原地区兵戈大起、混乱不堪,都会导致位于边疆外的外部势力便会趁机入侵。远到西晋时期的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大举南侵,陆续建立多个非汉族政权的...……更多
五胡十六国与五代十六国的区别
...政权与5个胡人民族拿出来作为代表,这些政权大多位于中原及北方,而在长江以南与五胡十六国对立的是东晋政权,东晋政权存在的时间是从317年~420年,合计103年,东晋后来被刘裕所建立刘宋政权所取代。氐人政权前秦一度统...……更多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自古以来,中原华夏都为抵御外族边疆这一问题而烦恼。秦朝为抵御匈奴筑起了长城,汉朝对外族实施“仁政”与西域通婚。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乱频发,按理来说这个时期是外族最好入侵的时候,但是边疆局势却格外...……更多
历史上胡人属于什么民族?
...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江统《徙戎论》)。诸夏即是中原,胡人的概念也是基于中原的视角提出的,其中并没有掺杂感情色彩。十六国时期,前秦淝水落败后,诸族纷纷起事,苻坚一直宠信的羌人首领姚苌也举兵反秦,最后...……更多
才是匈奴真正的克星呢
在我国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中,中原王朝一直与游牧民族密切相关,有过和平,也有过战争,不过大部分时期,游牧民族一直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看似和平的表面,实则暗潮汹涌。在这数千年的骚扰中,只有两个少数民族完成...……更多
“五胡乱华”之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又为何又被称为“中原陆沉”?
...一为止,在这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内附的胡人纷纷在中原建国,视汉人为“两脚羊”开始大肆屠杀,这场空前绝后的灾难被称之为“五胡乱华”,又被史家称之为“中原陆沉”、“永嘉之乱”。那么,五胡乱华究竟是怎么一...……更多
五胡乱华的罪魁祸首是不是晋朝?
...不止,天下大乱,结果引起了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觊觎中原之心,从匈奴人刘渊开始,掀起了五胡乱华的序幕,此后中国长期分裂割据近400年,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极为深远。八王之乱但是客观的说造成五胡乱华的锅不能完全由...……更多
文鸯有什么厉害的能大破异族雄兵
...古代,汉族封建王朝为了缓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矛盾及巩固中原王朝的统治,以财帛和王室之间的婚姻关系安抚域外不懂礼义的“夷狄”之流。这种结亲政策可以谋求两族和好亲善,避免边疆遭受侵扰,甚至能令异族称臣,保证边...……更多
从游牧到农耕,氐族在华夏大地的变迁与影响
在南北朝时期,中原统治者显得无能,给了外族胡人可乘之机。这段时间对于华夏民族来说是一场灾难,让人谈之色变。他们逃往南方,但不幸被捉,就会成为蛮夷的奴隶。更可怕的是,许多宝贵的艺术品在战乱中被毁,成为...……更多
一条“杀胡令”拯救汉人,当年冉闵“杀胡”效率有多高?
...引进胡人”的策略。西晋的统治者允许大量的胡人迁徙到中原,以此弥补当时境内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其中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数量最多,史称“五胡”。然而,这些迁移到中原的胡人并未安心劳作,而是和原...……更多
三国时期看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中原大地上,魏、蜀、吴三国争霸,战火连天,仿佛一锅煮沸的粥,局势混沌不明。然而,尽管内战频发,我们却鲜少听闻外族趁虚而入的故事。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我们要了解...……更多
...,民间百姓之苦比之三国时期更加的苦不堪言。而此时在中原大地上却又崛起了另一股“异族”势力——胡人。胡人本非中原人,但随着连年征战,自汉便随战争迁入中原,又经三国大乱和“晋”末大乱,迁入中原的胡人越来越...……更多
冉闵避免了汉族灭绝危机,为什么不被史学家承认?
...一、冉闵乱世之中发家1、五胡乱华,诸多少数民族侵略中原大地经过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近百年的乱世之后,中国终于迎来了一个大一统王朝——西晋。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在建国之后竟然“倒行逆施...……更多
三国名将如云,最该被记住的却是这四个人
汉末纷争近百年,中原尤以魏、蜀、吴三国诸侯最为强悍,世人多知曹操、刘备和孙权一度为争夺中原打得天摇地动,动则数十万兵马混战在一起;可中原之外还有一股势力也在蠢蠢欲动,甚至还加入到三国纷争之中,这股势...……更多
永嘉之乱:西晋的灭亡和少数民族的崛起
...攻西晋,所以这场动乱也被称为“维京之乱”。男人”。中原之乱源于西晋王朝的冷漠和不作为,由于五大民族的联合进攻,中原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危险。再加上当时中原大陆的生活本来就很困难,人们已经是生死存亡,当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