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15:45: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自古以来,中原华夏都为抵御外族边疆这一问题而烦恼。秦朝为抵御匈奴筑起了长城,汉朝对外族实施“仁政”与西域通婚。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乱频发,按理来说这个时期是外族最好入侵的时候,但是边疆局势却格外的稳定,那么究竟是何人在保卫家国戍守边疆呢?

根据三国的划分大致可以知道每个国家分别抗击什么样的外族,刘备在西部地带抵御着羌戎和南蛮;曹操坐拥北方抗击匈奴;孙权则在江南和岭南一带镇守南海。当然除了熟知的三位外,也有不少群雄为抗击外族入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接下来就跟大家伙聊一聊“是谁在镇守边疆”。

西凉太守马腾

马腾的一生战功显赫,虽然在后期起兵败给了曹操,但是不可否认的一件事就是他为国家镇守边疆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据传马腾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可能马腾命中注定要继承他祖先抚平羌乱的使命。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他的父亲因为一些事情而被罢官,在留居陇西的时候迎娶了羌女为妻,所以马腾身上是流淌着一半少数民族的血液的。马腾自幼清贫,时常得靠自己去山上砍柴火来卖为生,这也造就了他性格忠厚为人贤良的处事风格,到了长大以后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与钦佩。

汉灵帝四年,当时的西凉刺史耿鄙听信小人、任用酷吏,使得羌人、氐人等民族不服统治进行造反,意图从朝廷的手中夺取政权发动叛乱。短短几周内,数城失守,马腾应邀征讨反贼,他的才能得到了州郡官员的器重,被任命为军从事统率部队,后因征战有功平定外族战乱,因公封赏为西凉太守。

在往后的时间里,尽管朝廷内乱中原势力并起,马腾始终镇守着边疆,他在三辅的时候需要北防胡人贼寇,东防鲜卑骑兵。他的经历让他更明白平民百姓的处境,所以他积极救助百姓,主张举荐贤才和优待读书人,这使得他深受凉州老百姓的爱戴。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马腾在东汉末年时期戍守边疆,让几近崩溃的中央政权得到了最后的保护,西凉铁骑也成了东汉的最后一道防线,将塞外蛮族抵挡在外。马腾无愧于国家,对于汉朝忠贞一生,誓死为报国恩。

曹操征讨乌恒国

这乌恒国是东胡部落联盟中的部族之一,《后汉书·乌恒传》里头就记载了“乌恒者,本东胡也”。乌恒国人被匈奴单于赶到了乌恒山上,而后一直生活在山中,等到了东汉末期的时候,这乌桓国也跟着反叛势力一齐进攻中原。

但是在第一次入侵的时候,遇到了白马将军公孙瓒,公孙瓒与其交战了数百天最终险胜,可见这些游牧民族也不是很弱。到后来,公孙瓒想要将乌恒除掉的时候被人抢先,乌恒联合了袁绍将白马将军挑落下马,这让曹操看在眼里,至此曹操发誓要除掉这一外患。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官渡之战后,曹操大破袁绍势力,袁绍的儿子见状便投奔了乌恒三郡,这就给了曹操不得不出兵的理由,至此曹操和乌恒之间大战一触即发。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进发辽西乌恒,曹军手底下的将领骑兵虽然都是骁勇善战,但是经过了十多天的长途跋涉使得体力快要消磨殆尽。

曹军的氛围在此时降到了冰点,这时候一员猛将张辽站了出来,极力主张立刻交战,张辽在劝说交战的时候语言激昂、神态焕发,鼓舞了曹军的士气,让士兵和曹操都为之一振。

曹操亲自将自己所持的麾,授予给张辽暂用,下令由张辽指挥先锋部队出战。曹操在后方指挥着战役,张辽则在前方负责临场变动,在张辽带兵冲杀下,乌恒引以为傲的骑兵部队被冲得七零八落,最终被张辽大破之。

乌恒的主力部队在这次战役中溃不成军,曹操全军出击、乘胜追击攻占柳城。曹操在屠城之后,并没有继续追击袁绍的儿子,这一战打出了曹军的气势以及名望,袁绍之子的首级没过多久就被辽东太守公孙康送了过来。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曹操在平定了乌恒的叛乱后,对乌恒人实行了“其余众万余落,悉徙居中国”的政策,让乌恒人迁入内地,以防乌恒势力再次作乱。而乌恒骑兵也一并归入了曹军的虎豹骑,为往后的征讨西羌战争做出了贡献,以奠定了曹军虎豹骑为天下名骑的地位。

随着曹军迁入内地的乌恒人逐渐改变了自己原有的习俗,开始学习汉人的农耕文化与语言,而没有迁徙的少数乌恒部落被更为强大的鲜卑所占领,至此乌恒部落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岁月中。

诸葛丞相七擒孟获

在蜀汉王朝里头,大家最为熟知的除了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外,另一位就是蜀汉的丞相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诸葛丞相为了让蜀国免受外族的侵扰,亲自率兵南下征讨蛮夷和叛变反贼,面对南蛮之族和益州郡雍闿的相继进攻,诸葛亮成略在胸自有对策。

蜀汉这时候刚因为夷陵之战而失去了国君刘备,国内哀悼声不断,诸葛亮就决定首先安抚国内民众的心情,然后积蓄粮草准备应战;明面上丞相派遣将士邓芝和陈震为使者去与东吴交好,暗地里吩咐常房查清南方叛乱之事。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公元225年的3月,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兵去平定南中叛乱,出发的时候参军马谡向诸葛亮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站为下”的策略,马谡不愧为丞相的得意门生,他的策略深得诸葛亮的心意。诸葛亮在接受了这个建议后,便兵分三路齐进南中,蜀汉的三路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

到了马上就要攻打孟获的时候,诸葛亮听闻当地人对于孟获的人品很是佩服,便心生一计想要通过生擒孟获的方式让他自我归顺,从而达到收复南中子弟民心的目的,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同年的五月份,蜀汉大军渡过了泸水与孟获大军开战,在此战过后丞相七擒七纵孟获后,孟获和其他的土著的首领终于对诸葛亮彻底的信服了,决定带领南中子弟与蜀国签订盟约,最终丞相不仅平定了南中的叛乱,还为蜀汉势力的扩张做出了贡献。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在平定南中叛乱后,诸葛亮没采取以往汉朝派兵留守的旧例,而是采用了“不留兵,不运粮”的自治策略,重用怀柔政策而让当地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来治理自己的土地,同时诸葛亮还派遣将领到此地推广汉族较为先进的农作技术,保证了当地的粮食来源。

丞相对于外族的入侵,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手段,先是在武力上让你屈服于我,而后用独特的个人魅力以及关怀百姓的政策来安抚外族的敌对情绪,最终让外族入侵变成了外族入汉的局面。

丞相对于南中的治理上一反历史常态,主张任用夷人为官的前提下,将汉族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传播到这里来,使得南中地区的民族进一步的得到了汉化,在当地少数民族上层知识分子的管理下,往后的南中再也没有发生过像这样的大规模叛乱了。

贺齐蒋钦力讨平黟贼

说完了群雄蜀魏的御敌事迹后,这下子压力都来到了吴国这边。公元200年的时候,孙策去世后孙权执政上位,吴国的国内势力还未稳定又恰逢地方民族山越人开始吹响反抗的号角。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这个时候,孙权派出了贺齐和蒋钦一齐带兵讨伐山越,从《三国志》所记载的“贺齐讨黟贼,钦督万兵,与齐并力,黟贼平定”中可以知道,贺齐和蒋钦在讨伐山越人的时候曾经率兵一万,要知道这在当时统兵上万的都是三国名将的级别。

可见这两位将军的才能在吴国是极其出众的,不然孙权也不会让这两人统领万军。蒋钦在东吴十二虎臣之中的名声不太出名,但这不是代表着他的实力比较低,他是一个被低估的江东虎将。

蒋钦投奔吴国的时间比较早,仅次于程普、黄盖和韩当这三位老将,他的带兵能力在平定山越的战役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与贺齐可以说得上是山越人的克星,也因为这次保家卫国的卓越战功,被孙权封为了讨越中郎将,这职位可以说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蒋钦不畏生死,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因为他的身后是江东沃土、百姓乐园,因此被陈寿盛誉为“江表之虎臣”。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接下来说说贺齐,贺齐也是一名狠人,孙权在命令贺齐征讨山越人的时候,传令让各郡县的县令带领五千兵力支援贺齐,并且由贺齐统领。贺齐纵观战局,认为敌人的兵力比自己的多,怕全军深入战场后被断后路,因此命令松阳县长丁蕃带领部队时刻待命,但是丁蕃认为自己和贺齐是同等职位就不听从军令。

贺齐知道这件事后,以军法处置斩首丁蕃,这件事之后军队士兵无不遵从军令,同心协力抵抗外族。贺齐贯彻着之前的战略,将一部分兵力留守大本营,自己则亲率主力攻打反叛的地主首领,贺齐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打得敌军节节败退,又在大潭地区大败山越军,迫使敌方全部投降。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要征讨乌恒国?

这一战,让贺齐的名声威震山越,给他的历史地位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往后的地方叛乱外族入侵,贺齐必然会亲自前往镇压,最有名的战役就是林历山地攻坚战,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屡立奇功,早年在平定山越叛乱的经历奠定了他今后的成就。

贺齐一生讨平的叛乱无数,身经百战为国家不受外族入侵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国家势力的安定让江东地区的发育周期更加平滑,最终成长为了与蜀魏并称雄的东吴。

镇守边疆需要大家努力

三国乱战,是自秦汉以来华夏文明处于最动乱的时代,如果这个时期的群雄政权没有较好的能力保护国家和边疆,华夏文明可能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正是各位将领的努力使得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因此镇守边疆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所以不论处在哪个时代,国家内部的团结是防止外族入侵的防护林。现如今大家可以生活在安全稳定的国度里,那些镇守边疆的战士们功不可没,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能免于外族入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1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攻南中使中国受益,司马懿伐辽东造就千年祸害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对宿敌,各自的人生都非常精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的履历还有些像。在内政和军事上都有卓越的才能,都曾是托孤大臣,先帝在时都不算最重视的那一
2023-04-24 06:04:00
《三国演义》中的七擒是怎么回事?
...有可能是三次,有可能是四次,但应该用不到七次。一、诸葛亮平南中的目的南中的叛乱是因为刘备的去世而引发的,因为刘备是蜀汉政权的开创者,不仅名声大,而且资历老,益州也是刘备一手平
2023-08-25 22:05:00
聊聊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忠
...马忠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刘胄叛乱。官至
2023-06-11 16:36:00
魏蜀吴三国为什么不对外扩张,因为条件不允许
...、东吴的交州(今两广、越南北部)就没那么安生了。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南征南中是“深入不毛”,打败孟获以后,他更是连驻军都不留,为什么?因为贫瘠的当地根本养不起驻军。《汉晋
2024-02-18 21:42:00
蜀汉名将马忠与张嶷,死后被百姓立庙祭祀
...国时期,南中成为蜀汉的一部分。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七纵南中叛军领袖孟获的故事家喻户晓。当然,在正史上,南中地区也是叛乱频繁,这促使蜀汉需要派出优秀的将领来镇守该地区
2024-03-13 06:40:00
三国时期,公孙瓒为什么能成为一方军阀?
...继承其父的爵位,并进入进行担任郎官,成为太子舍人,诸葛亮去世后,霍弋先担任庲降都督阎宇的参军、护军,后被任命为永昌太守,辖地在云南西部及缅甸东部一带,当地的少数民族不服蜀汉统
2023-08-23 15:15:00
刘禅继位之后是如何亲政的
...年。晋泰始七年,刘禅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五岁。(一)诸葛亮辅政时期古代君臣间能做到充分信任,并不多见。刘备自称与诸葛亮是鱼水关系,但刘备并非事事都能听取诸葛亮的意见。在刘备看
2023-06-10 16:56:00
《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七次擒拿的孟获是什么人?
...,孟获作乱是围绕在南中地区。由于演义过于出名,对于诸葛亮南征孟获的事情,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真实的历史。要想确定孟获的地盘,就必须要搞清楚诸葛亮南征的具体情况。和很多人想象得不太
2023-07-01 00:45:00
诸葛亮最器重的谋士,一生只献一计改变蜀国命运
...汉政权,之所以会走向衰微,其实与谋士也有很大关系,诸葛亮手下的谋士中,有一人最得他器重,一生只献一计,却改变了诸葛亮和蜀国的命运。▲郭嘉剧照01马谡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
2023-06-26 11: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