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沿着长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 韩晓玲9月以来,长江文化艺术季潮涌荆楚大地。其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休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王巍专门赶赴武汉,参加长江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在此期间,王巍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更多
□王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2024年元旦前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饱含深情地点赞:“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更多
考古学家王巍周六做客苏州解密三星堆
...院举办,王巍不仅将细述四十余年考古历程,深挖考古与中华文明深厚渊源,还将展望中国考古未来的辉煌愿景与深切期盼。王巍曾走遍众多考古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更多
读长江,不得不说“马鞍山”
...教授刘伯山印象深刻。在他看来,凌家滩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节点。2023年11月13日至11月15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走进安徽探访。“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在合肥渡江战役纪...……更多
...圳特区报讯(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彭艳艳)11月1日下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史学部主任、一级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王巍教授,登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的...……更多
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
...)在浙江杭州成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受聘为讲座教授,领衔指导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建设工作。聘任仪式现场。浙大城市学院 供图据悉,良渚文明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以建设...……更多
...丰厚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长江下游是水稻的发源地,是中华先民对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良渚文化的崛起成就了史前文明的高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追溯了长江流域文明起源与形成。王巍认为,长江流域的文...……更多
...矶等江河与岗阜为天然屏障,具有强烈的军事要塞性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等权威历史考古学者认为,“长干古城”的发现,是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不仅将...……更多
网络文明大家谈 | 王巍:科学看待三星堆——中华文明璀璨一颗星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人民网成都8月30日电 (记者刘海天)“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长期以来,三星堆的神秘性受到网民强烈的关注。8月28日下午,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培育分论坛举行前,中国社会科...……更多
33国青年汉学家汇聚良渚认知中国
...不仅能各美其美,而且美美与共,最终实现天下大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出发,论述了一直到唐朝的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地文明所进行的积极交流。他...……更多
《龙耀2024·追光正当燃》之【反向安利考古学】
王巍教授在浙江卫视《龙耀2024·追光正当燃》中科普,原来在2019年以前被西方学术界承认的中华文明只有3300年,是考古人探源的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文明可以追溯到5300年前。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更多
...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文明获得世界广泛认可,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世界文明的瑰宝。良渚,也始终牵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两次亲赴现场调研、多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良渚见证了习近平...……更多
...很多少年儿童从担任‘小小讲解员’开始了解金沙,爱上中华文化。”唐琦媛说。暑假以来,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展“专家导赏——胡晓蓉带你看金沙”活动,邀请资深讲解员胡晓蓉现场进行公益讲解;依托馆藏文物,推出文物修...……更多
我学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一起参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专家学者,不约而同主张开展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由我撰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构想》在《光明日报》发表,为探源工程的立项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我...……更多
把宏大叙事转化为深入浅出的故事!专家评价“万里长江行”是创新范式
...让大众更多地了解长江流域历史文化,影响会非常深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1—4期)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湖北省主办的“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活...……更多
“湖北千里长江行”,走出了长江文化的精神气派
...了对长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生发出浓浓的文化认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课题负责人宁志中、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等20余位知名专家,称赞“走出了长江文化的精神气派,...……更多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提到中华文明和外界的交流,大家都知道‘张骞通西域’,根据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研究,实际上我们跟外界的交流有着久远的历史。”19日,在2024北京文化论坛主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更多
...方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商周时期百越文明的形成与演进,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参与者。据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认为,衢州拥有“万年的文化史”。同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更多
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带来启示:遇见良渚 共享美好
...言、深化认识……一曲文明交流互鉴的协奏曲,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唱响全新乐章。回顾那些真挚的话语、动人的瞬间,种种美好历历在目——那不仅是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更多
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们共同造就了中华文脉,共同书写了何以中国。8月24日,“长江对话黄河:新时代大河文明保护传承弘扬研讨会”在汉江之滨、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源头的湖北十堰丹江口举行。“中华民族...……更多
...文化公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田兴玲在传统的地理认知中,中华大地常被人们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成南方与北方两部分,南北方中国有着各自对应的地理环境特征、面貌特色、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其中长江作为中国南方的...……更多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代表了长江流域对中国“多元一体”文明起源作出的卓越贡献。12月2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揭开良渚文明的神秘面纱,了解环太湖平原上五千...……更多
...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实证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盘龙城的考古价值毋庸置疑,但其社会认知度却长期与其学术地位不匹配。相比殷墟、三星堆等“网红”遗址,盘龙城在公众视野中的存在感较弱,甚...……更多
...论坛”致贺信,深刻阐明了良渚文化的独特价值,揭示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鲜明特质,表达了对办好“良渚论坛”的殷切期望。与会中外嘉宾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明了“相互尊重、和衷共济...……更多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工作最新研究成果,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划分方式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研究成果有哪些突破?9日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更多
三星堆文化大使授予仪式举行 王巍成为首位“三星堆文化大使”
...界各地,让世界各国更好地通过三星堆来认识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德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成钢表示,授予王巍“三星堆文化大使”称号,正是更深层次传承弘扬三星堆文化,更高水平助推古蜀文明传承创新,更大范围传...……更多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更写华章江海间——长三角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长江滚滚东逝,运河贯穿南北,孕育出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万年上山”,实证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遗址,...……更多
...何以青铜文明为根、以邮政文创为翼,在守正创新中探索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新范式,为世界呈现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科技共生的文明长卷。节目尚未播出,相关话题便强势登上全网热搜榜单!青铜遗珍:实证江南文...……更多
“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综合研究”项目启动
...,5月19日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开题论证会,标志着中华文明探源领域重要项目之一的红山文化综合研究正式启动。5月19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更多
《豫见考古 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新书发布暨中原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举办
...月29日,由郑州大学出版社举办的《豫见考古 宅兹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河南实证》新书发布暨中原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大学主校区举行。河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梁莉,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豫见考...……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德州报道为促进体育消费,建强职工之家,全面推进职工全员健身工作,经研究决定,德州市总工会2025年度将继续实施 “促进体育消费 建强职工之家” 项目
2025-08-01 08:06:00
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数据局近日发布《关于推行经营主体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施方案》。我省在行政审批
2025-08-01 08:06:00
“太原蓝”究竟有多蓝?一张“答卷”告诉我们。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其中,通报了1至6月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变化程度较好的前20个城市和PM2
2025-08-01 08:06:00
“宁创新品”应用场景观摩会聚焦生活污水“重生之旅”“连闯三关”后“蝶变”,污水目测近似自来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每天
2025-08-01 08:06:00
我市水稻看苗诊断技能竞赛决赛田间开赛“庄稼医生”拿板尺 检测长势“开处方”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实习生赵璇)“比赛开始!”昨天下午2点半
2025-08-01 08:07:00
六合区纪委监委:督促完善供水设施化解农村用水难题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桂世喆郑雅丽)“以前水流总是断断续续,现在好了
2025-08-01 08:07:00
台风中,南京智慧路灯化身“安全哨兵”毫米级监测广告牌120多处水位报警点防涝南报网讯(通讯员秦恬恬记者顾小萍)7月31日
2025-08-01 08:07:00
六合区强化夏日饮品监管
7月31日,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对奶茶店、饮品店等的监管与抽检力度,聚焦连锁及网红店,严查食材查验储存、消毒净水设施
2025-08-01 08:07:00
省航空产业合作研讨会举行产业协会联手孵化器助宁企“腾飞”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协会不直接提供技术和资金,但我们不缺有技术和资金的成员单位
2025-08-01 08:07:00
新闻发布丨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德州上半年生态治理实现“三提升”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德州报道7月30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本芳出席
2025-08-01 08:07: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钱婧欣)“车顶怎么伸出了个探头?”日前,不少家住江北的市民发现,贴有“中国燃气”字样、外观独特的车辆穿梭在大街小巷
2025-08-01 08:07: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卢明)日前,市纪委监委派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围绕民生领域外包服务专项整治工作,专题调研“老年人精神关爱”外包服务项目
2025-08-01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许晶晶)7月31日,在庄严的授旗仪式与汉藏少年真挚的结对誓言中,“宁墨石榴籽青春共筑梦”民族团结一家亲夏令营在南京市青少年宫正式启动
2025-08-01 08:08:00
江宁开发区国家碳达峰试点一年多,“试验田”长出一批“首个首创”“碳”路先锋,这样先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希2023年11月28日
2025-08-01 08:08:00
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结出“经贸硕果”海关助力国家级平台铺就“新丝路”南报网讯(记者江芬芬通讯员崔晓晖刘丽萍)7月30日
2025-08-01 0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