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0 00: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西街遗址“长干古城”现身

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张源源 朱彦

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12月19日,“长干古城——南京西街遗址重要成果专家论证会”上,权威历史考古学者认为:西街遗址发现3000多年前商周时期的“长干古城”,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据文献记载,南京主城建城史约2500年。2017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西街地块开始了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2020年开始转为主动性考古发掘。此后,西街遗址中重要断代遗迹陆续“重见天日”,昭示着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南京就已有城了。

西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陈大海介绍说,主动性考古发掘中,遗址地块北部一处台地最先呈现,台地东缘环状壕沟保存较好,发现了多道商周不同时期的环壕。“在古代防御设施中,壕的出现比城更早。以城墙与壕沟相配合的防御体系,是古代城池的重要标志。”陈大海透露,台地东北部一段墙基遗迹清晰可见,还发现一条与墙基走向相同的壕沟局部,这段墙与壕的组合,成为此处曾筑城的又一实证。

随着发掘不断深入,更多证据指向南京最早城池可上溯商周的结论:环壕内明显有塌落夯土墙体;环壕外围的水井始建于晚商时期;遗址出土的带有三角划纹、梯格纹等纹饰的陶器具有明显的商代特色;猪骨、木炭等多件出土遗物经碳-14测年计算,得出时间范围均落于晚商早周时期;西街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遗物较为丰富,包括陶鬲、陶鼎、陶豆玉璧、铜块等。

西街遗址地层叠压状况复杂,已揭示的9个地层从商周时期跨越到明清乃至近现代,反映了南京城市连续性的发展特质。截至目前,西街遗址共计发掘面积12000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500余处,出土各类考古标本1万余件。

经多轮专家论证,西街遗址发现的古城被命名为“长干古城”。

长干,是南京最早的地名。“长干古城”由一处中心台地以及台地外围环壕、墙基与门道、水井、猪祭祀坑等与筑城有关的遗迹组成。先民利用中心台地筑城,外有长江、秦淮河、花露岗、雨花台、赤石矶等江河与岗阜为天然屏障,具有强烈的军事要塞性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等权威历史考古学者认为,“长干古城”的发现,是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不仅将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也丰富了古长干里的文化价值,同时对湖熟文化研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古长干文化资源激活具有重要价值。

记者从专家论证会上获悉,“长干古城”已经保护下来,未来将以西街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利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子?答案就在西街遗址。“‘长干古城’的发现,将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去年12月19日,在“长干古城——南京西街遗址重要成果专家论证会”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
2024-03-01 00:23:00
江苏南京:魅力之城 芳华绽放
...润无声。2023年,西街遗址考古取得重大发现,将南京的建城史向前推进600年。3100年的建城史,为南京留下璀璨厚重的文化资源。进入新时代,南京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努力建
2024-09-30 10:27:00
江苏有哪些殷商时期的遗址
...南京西街遗址“长干古城”的重要发现轰动全国,将南京建城史前推了600年左右。“长干古城”出土的商周时期遗物较为丰富,有陶鬲、陶甗、陶鼎、陶豆、陶簋、陶觯形杯、陶斝、原始瓷罐等
2024-02-23 23:02:00
绘就文化传承发展新画卷
...于2500年前、周长不足1公里的“越城”,一直被视作南京建城史的起点,而正在开展的西街越城遗址考古发掘,其研究成果有可能将南京建城史前推至少600年。 8月6日晚,沉浸式光
2023-11-14 06:47:00
...先实施新模式考古前置,确保“古董铺子”宝贝不流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朱彦7月26日,中华门外,西街遗址考古工地的简易板房里,西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陈大海正在进一步
2024-07-29 07:36:00
三千年史从头说
...建于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此前,人们一般认为,南京建城史始于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长干里所筑的越城,距今2500年。而这次最新考古发现确认,越城其实是在长干古
2024-05-28 05:58:00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南京西街遗址发现南朝梁代御道和国门六朝遗迹添新点 古都底蕴增厚度新华社南京2月26日电 记者从26日举行的2023年度江苏地域文明探源重要进展汇报会上获悉,考古
2024-02-27 07:22:00
...读量已超过8000万。西街遗址发现“长干古城”,将南京建城史前推至3100年前,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纪录片主创团队用一年时间先后多次深入南京西街遗址考古现场,积
2025-01-10 08:28:00
...者昨晚提前探访。西街遗址发现的“长干古城”,将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长干”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吴都赋》里,其中讲到长干里是重要的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
2024-02-08 07: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
八一 ②|乌蒙脊梁传家火:威宁姬家一门十二兵,代代功臣!
在贵州威宁海拔2200米的乌蒙脊梁上,有一个叫朝阳组的寨子,四十余户人家、二十一名子弟参军、八十八次立功受奖,被当地人自豪地称作“功臣村”
2025-08-01 17:39:00
鲁网8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汶上县城内东隅的文庙,— 汶上文庙约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史载
2025-08-01 18:2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雨这么大,古代人原来这么避雨
近来暴雨频发,对现代人来说打雨伞、穿雨衣,避雨轻轻松松,没有合成材料的古人,该如何与暴雨过招?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
2025-08-01 19:13:00
山河铭记|皖南山间的抗日洪流:新四军在岩寺的诞生与出征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1 19:37:00
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本)近日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分《新生》《蓄势》《聚变》三部
2025-08-01 13:48:00
“宋嫂鱼羹”是杭州名菜,相传是南宋初年的宋嫂传下来的。我对宋嫂上心,源自一个雕塑。工作单位离西湖不远,得闲去湖边逛逛,常会经过环城西路圣塘闸旁的宋嫂雕塑
2025-08-01 13: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