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西街遗址发现南朝梁代御道、国门
这里是建康
1500多年前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朱彦
1500多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答案就在西街遗址。“‘长干古城’的发现,将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去年12月19日,在“长干古城——南京西街遗址重要成果专家论证会”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等权威历史考古学者给出了判断。
如今,还是在西街遗址,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再度取得重大进展。在这片历代地层叠压、见证南京历史的地块上,发现了六朝时期的御道和国门。2月28日,记者跟随西街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陈大海的指引,“触摸”1500多年前的建康国门,感受六朝繁华。
发现国门
位于城南的西街遗址,被学界视为近年来南京城市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这里也发现了很多遗迹,出土了商周、六朝、宋元和明清的一些文物,是南京城市发展和变迁的缩影。
从2017年开始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到2020年转为主动性考古挖掘,直至去年年底,经过专家论证确认,西街遗址考古项目团队一点一点掀开3100多年前“长干古城”的神秘面纱,一铲一铲印证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
除了商周时期的“长干古城”,西街遗址还有很多新发现。这里历代地层叠压,六朝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时期。
在西街遗址,考古团队发现了大量六朝时期的遗存、遗物。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南朝梁代御道和都城的南大门,也就是国门。
据了解,御道并不是方方正正的,是倾斜的,为北偏东35°。陈大海介绍,南朝御道纵贯地块南北,两侧各有路沟,已探明长度210米,路面宽26米、路沟宽3-6米。路面车辙密集,不见分道。国门气势恢宏,一门三道,宽约33米,进深约17米,门墩两面有砖铺散水,门道残存铺砖。两侧城墙为砖包夯土,厚11.5米。国门及城墙外还引南涧水开挖了护城河。
据史料记载,六朝长干里是建康城的南门户,交通便利,市肆繁荣,长干寺、瓦官寺等著名寺庙也位于此。梁代通御道于长干里,新建国门,打造了国都气派的南大门。史料中还记载,朱雀桥、朱雀门是建康城正南方的地标,也是当时人们进出建康城的主要通道。陈大海透露,此次发现的御道,其北端连接的就是朱雀桥、朱雀门,向南最终延伸至牛首山。
据了解,此次考古发掘发现的六朝遗迹十分丰富,发现越城垒、御道和国门、水井、窑、灰坑、墓葬等500余处,出土遗物包括瓷器、砖瓦构件等万余件。
探索建康城
南朝谢朓的《入朝曲》里面说:“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由此不难想象,六朝都城是怎样的繁华迤逦。遗憾的是,建都西安的隋朝,六路大军灭了陈朝后,把皇宫、军营、民居通通平荡垦耕,六朝的都城从此化为一片废墟。直到唐朝,人们都找不到六朝皇宫的所在地。
南京是六朝古都,却再看不到六朝的建筑,不禁让人心生怅然。“历史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寻找,都找不到六朝皇宫的遗址,后来在今天的六朝博物馆地块,也仅仅发现了一段六朝时期的城墙。”陈大海说。
陈大海带记者来到西街遗址东南边的一处遗迹。“2023年主动性发掘过程中,我们在之前发现的一段六朝道路上发掘出一座门址。根据文献记载,结合我们考古过程中对它的时代判定,我们基本确认这就是六朝梁代的国门,也就是建康城外郭城的南门。”
这座城,为什么会建在此处?西街遗址所在的长干里,是六朝市井之地,交通便利,商业活跃。长干自古为人们聚居之地,在地势之利的基本条件之上,还因为北滨淮水,可以靠水路通达广大的淮水流域;又西临大江,为南京段沿江山脉中少有的江湾,是理想靠岸之地。孙吴都城建业主要位于淮水以北,为便于都城政治空间与长干经济空间的交通,在淮水上立大航(又名南淮大桥、朱雀桥)。大航北接都城御街,南通长干腹地。在六朝时期,淮水是重要的商船贸易地,最鼎盛时期淮水上共设二十四航(渡口)。其中最著名的有大航、竹格航、骠骑航和丹阳航,前二航都是直通长干,大航通大长干,竹格航通小长干。南京曾在颜料坊发掘到六朝的淮水北岸,出土大量与商品货物有关的文物,可能就是过竹格渡的位置。
“长干里一直是当时都城的南门户,然至此才在形式上正式设立代表都城的礼制建筑。”陈大海说,“目前,我们对于六朝国门的考古工作,只是初步揭露了建康城,特别是梁代的外郭城的国门以及它附近的外围城墙,接下来我们需要通过田野考古发掘以及多学科合作,厘清六朝时期建康城的布局结构,了解它的具体建造方式方法,还有护城河的结构堆积情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