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瑜邢虹
朝天宫。 视觉中国供图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很多在宁游客在“顶流”南京博物院体验了一回“博物馆奇妙夜”——中秋假期,南京博物院将闭馆时间延迟到晚上9时,并推出数字文物光影秀,观众在“月满金陵相约南博”夜游活动中,在文化中体悟历史、感怀团圆美满之情。
9月17日晚,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内,一场中秋古礼吸引众多市民游客。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供图
点燃斗香、祭酒、读祝、拜月……这个中秋,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里,一场中秋古礼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人们在中秋节的“仪式感”中,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
2023年,西街遗址考古取得重大发现,将南京的建城史向前推进600年。3100年的建城史,为南京留下璀璨厚重的文化资源。进入新时代,南京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有文化厚度的魅力之城,一展芳华。
在保护传承中
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从2500年到3100年。
在过往的文献记载中,南京主城建城史约2500年。
长干古城复原示意图。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供图
2017年,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西街地块开始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2020年转为主动性考古发掘,此后,西街遗址中重要断代遗迹陆续“重见天日”……2023年12月19日,“长干古城——南京西街遗址重要成果专家论证会”上,权威历史考古学者认为:西街遗址发现3100多年前商周时期的“长干古城”!
至此,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年。
南京城墙博物馆基本陈列展“旷世城垣——南京城墙历史文化陈列”,创新性地以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为主题,全面阐释南京城墙的历史文化与多元遗产价值,梳理城墙环绕下的南京历史文脉,展现南京作为大明都城的辉煌气象。此外,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利用城墙本体建筑特点,在城墙沿线的中华门藏兵洞、神策门城楼、南唐伏龟楼遗址、清凉山石头城遗址等遗产点,设置展览空间,打造南京城墙“沿线展览聚落”,展览内容既与南京城墙博物馆基本陈列相呼应,又与南京城墙遗产点全线紧密相连。
再过一个多月,明孝陵的最美石象路将迎来它的“高光时刻”。
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大会审议,南京明孝陵以其“独有的建筑体制、极高的历史地位、永恒的文化价值、完整的空间序列、优良的生存环境和周全的保护体系”赢得全票赞成,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瑰宝。
如今的明孝陵,春天的梅花山姹紫嫣红,有“天下第一梅山”美誉;夏天的燕雀湖美若油画,是火遍全网的南京版“莫奈花园”;深秋的石象路五彩斑斓,被网友们称为南京秋天“最美600米”;冬天的蜡梅映红墙,白雪皑皑,宛若童话世界。近年来,景区通过文旅融合,打造网红景观,开发多样游线,把文化展演、科普、文创、研学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市民游客在游玩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今年是明孝陵申遗成功21周年,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正焕发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串联夫子庙和老门东的小西湖街区,是南京28个历史风貌区之一。今天,小西湖街区已成为游客“深度打卡”南京必去的景点之一,小西湖城市更新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云锦马面裙。南京云锦博物馆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于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到今年,南京云锦申遗成功已15年。
国家之魂,文以铸之。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南京,正用一个个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案例,生动讲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故事。
在氤氲书香中
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
“书香满金陵 经典耀中华”系列活动之“阅见长江”专题展吸引众多市民。 主办方供图
8月25日,今年暑假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周日,南京图书馆里人头攒动,“书香满金陵经典耀中华”系列活动之“阅见长江”专题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带着孩子参加。
“阅见长江”专题亮出了3份书单:南京都市圈馆读共荐书单、第五届青春好书榜和“‘典’亮成长之路”南京市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指导目录,为不同年龄层的阅读群体推荐好书。
除了纸质阅读,专题展现场还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供了多元的阅读方式,包括数字阅读、有声阅读、AI体验等。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在这次专题展中具象化。
“阅读点亮城市,书香传承文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第二十九届南京读书月启动。启动活动现场,发布了第二十九届南京读书月重点活动,启动“南京历史文献·《金陵全书》数字阅读共享平台”上线,发出“一城风华与世界共读——‘世界文学之都’与‘全球学习型城市’共同点亮‘阅读城市之光’”的倡议,聆听城市阅读故事荟《他们是最美“阅读点灯人”》,并有青少年代表带来了《知我南京,爱我中华》主题诵读等。
从“天下文枢”到世界文学之都,再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崇尚文学、热爱读书是南京这座城市独有的精神气质,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2023年度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居民综合阅读率稳中有升,人均阅读时长趋于稳定,家庭亲子陪读率持续升高。
在南京,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各种便捷设施和阅读服务更是让市民可以随时随地“转角遇见书香”。作为“书店之都”,南京现有实体书店近千家,不仅数量多,颜值还很高。截至目前,南京已有20多家书店先后被评为“江苏最美书店”,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南京市内共有公共图书馆15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88个,全市有101个镇(街道)、1207个村(社区)均建有图书室。全市已建成覆盖城乡各街道的少儿图书室(阅读空间)136个,农家书屋436家。
此外,南京还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以及地铁、商贸中心、文博场馆、旅游景点等公共空间打造了600个图书漂流文化驿站,免费投放漂流图书6万本,累计借阅近60万次。
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
今天的南京,书香愈发浓郁。
坚定文化自信
扛起新时代文化使命
中华门外,西街遗址考古还在继续,西街遗址今后的利用规划已提上日程。考古遗址公园、南京考古标本陈列馆……无论最终是何形式,这里可以让百姓感受文化的可信和自信,让南京在中华文明中的作用得以呈现,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掘和保护利用落实在具体的生活环境及城市空间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今年,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揭晓,南京一举摘得两朵“白玉兰”。
6月22日,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决赛落幕。南京市杂技团创排的滑稽节目《博物馆惊魂》成功摘下“金菊”,获得中国杂技界最高奖。这已是南京市杂技团第四次摘得金菊奖。
不久前,第五届茅盾新人奖揭晓,南京两位作家跳舞(陈彬)和赖尔(周丽)分获网络文学奖和网络文学奖提名奖。
近年来,南京在推动文化繁荣上硕果累累——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各类文艺精品不断涌现,书香社会建设持续推进,汲古润今、人文葳蕤的金陵新画卷正在书写。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光荣使命。
越剧《织造府》惊艳亮相。 南京市演艺集团供图
今年七夕,越剧《织造府》惊艳亮相,舞台上,宝玉、十二钗等扮演者,都是“05后”新生代演员。青年人的激情与活力,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光彩。
毕业季,一场名为“书于竹帛”的文物复制个人展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这场展的主人公是“00后”学子杨宇霆,他成为南京艺术学院人文与博物馆学院创办近20年来第一位举办个展的在校学生。和文物修复技术一样,文物复制也是文博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保护珍贵文物、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接棒,意味着传承。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诗韵越剧《凤凰台》剧照。 南京市演艺集团供图
7月,来自全球顶尖高校的60多位杰出创意青年人才,会聚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参加“永不消失的遗产——沉浸式文化遗产创客大赛”决赛。曾经,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塔见证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如今,借助数字技术,通过文化交流,全世界有更多人用创意点亮这座古老的遗址。
9月25—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在南京举办,以“重新构想我们的遗产:韧性和变革的故事”为主题开展青年跨文化交流对话。
赓续千年历史文脉,创造中华文明新的辉煌,时代答卷,正在书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30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