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宁创新品”应用场景观摩会聚焦生活污水“重生之旅”
“连闯三关”后“蝶变”,污水目测近似自来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每天,南京的生活污水究竟去哪儿了?7月29日下午,烈日炎炎下的江心洲生态科技岛上,80余名来自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绿化园林局、市城建集团、市水务集团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域企业代表,通过“宁创新品”南京市应用场景观摩会(智水清源专场),一起走进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探寻答案。
“大家看,这片池子里的水,经过沉砂池隔离掉大块异物、垃圾后,还是黑乎乎、带着异味的生活污水。”在第一站“三期生化池”,顺着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指向,观摩团成员俯身看向面前的4座生化池,每座长186米、宽33米,12台伞形立式搅拌器不知疲倦地转动,浑浊的池水激烈翻滚,水面泛起细碎泡沫。
这里是污水“净化之旅”的第一站。在厌氧、缺氧、好氧等3个功能“战区”,正上演着微生物的“歼灭战”。“作用是降解有机物,并同步实现脱氮除磷,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刘煜向观摩团介绍,池内配有溶解氧、污泥浓度及氨氮等仪表,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记录着污水的“蝶变”。
第二站来到“三期二沉池”,与前一站的“激烈战场”迥然不同,6座直径50米的圆形池体整齐排列,水面波澜不惊,十分宁静。
然而,这只是表象。每座二沉池有效水深4.8米,配有一套单管吸泥机,采用周进周出的进出水方式,让整个池子如同一台精密的“分离器”,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缓缓自流至中间提升泵房前池,污泥则通过管道部分回流至生化池补充“战力”(活性污泥),部分被送往污泥处理系统。
经过3.88小时的水力停留后,泥水彻底“分家”,为后续处理扫清障碍,也就到了本次观摩的第三站“接触池”。
记者在现场看到,3座池体里透着“沉稳”,4.5米深的水平稳如镜,清澈见底,却在上演“消毒攻坚战”。“每座接触池水力停留时间超过30分钟,保证充足的消毒时间,让滤池出水与氯酸钠充分融合,达到进一步去除病原微生物的目的。”刘煜介绍。
现场工作人员用水桶从池中取水,与自来水分别装进两支试管,肉眼难以分辨差异。有观摩团成员近距离感受取样的池水后不禁感叹:“没想到这么干净,几乎没味道了。”
“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相当于地表水准四类标准。”工作人员告诉大家。
目前,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南京主城区40%以上的生活污水处理量,处理规模为67万吨/日,经过处理后的尾水除了用于厂区自用、绿化灌溉等,其他的将排放进自然水体。
这场“探秘”让大家明白,污水没有“消失”,它们只是完成了一场“蝶变”,以更洁净的姿态回到了城市的生态循环中。目前,全市共建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62座,基本做到建成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成效显著。
在供需对接环节,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污泥减量化、智能化运营和机械化作业等4个方面的应用场景需求,乐透思、翼辉信息、朗坤智慧、天创电子、科远智慧、南大江岛、中节能大数据等企业围绕无人机、机器人、智慧控制系统等前沿技术产品应用进行交流发言。
“‘基于先进生物无机材料的污水生化处理微系统(BARMS)’是我们的代表性核心技术,颠覆了传统污水微生物处理工艺的基本技术原理,可完全去除传统工艺所依赖的、会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的动胶菌,从而大幅降低污水生化处理过程的污泥产率。”南京乐透思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阳光介绍。
本次观摩会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市场景创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协办,通过实地观摩、产品路演和案例讲解等形式,全面呈现智慧水务的技术路径和场景机会。市工信局、市场景公司表示,将持续跟踪活动发布的应用场景需求,推动智慧水务创新场景应用落地,进一步挖掘工业生产、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场景机会,为新技术提供“试验田”,促进产业生态集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