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行走三晋大地 探访中华文明
...牧瑶)一方水土,滋养华夏民族的根脉;千年文明,记录中华历史的绵延。当你踏上三晋大地,表里山河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交相辉映,远古时代可感可触,文化瑰宝可观可叹,行之所至,皆为华美篇章...……更多
...年美好愿望,漫步历史长河中,领略山西灿烂文化,感受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更多
常年透明省份,今年彻底火出圈了
...供奉着南海观音的三圣阁。(图/阿灿)时光绵长,作为中华文明最早扎根的土地之一,山西悠远的历史增添了其古建筑的厚度。太原郊外的晋祠,是三晋起源之地,宋、元、明、清各代建筑汇聚于此,八根木雕盘龙排列在前廊...……更多
...中,是文化的根基、文脉的传承,文明的缩影。了不起的中华文明,了不起的山西古建! ……更多
文明旅游9月27日,山西文旅携手大众点评“必玩榜”上线“必玩山西好风光”活动,向用户推荐更多游戏之外的山西宝藏目的地。山西博物院、蒙山、晋商博物院、晋祠公园、晋祠、柳巷、太原古县城等景区街区名列必玩榜单...……更多
...,使南平出产的建盏成为宋代茶文化的基本符号。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各类文化遗产富集。晋祠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完整保存了大量古建筑、彩塑、壁画、碑刻、联匾、古树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为...……更多
【消费广角】文娱体育消费“花式上新”
...物馆……歌迷们纷纷打卡各个知名景区、景点,走进三晋大地,一览千年华彩之美。“不仅是演唱会氛围浓烈,让我没想到的是山西居然这么美,这么‘宝藏’!”9月23日,来自云南的歌迷王亮辉正和朋友打卡钟楼街,“我们打...……更多
文脉华章|大漆之美 流光溢彩
...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更多
...陶寺遗址、青莲寺、玉皇庙、永乐宫。该主题游径还依托山西碳普惠平台“三晋绿色生活”小程序,创新构建“文旅体验—低碳行动—权益兑换”的闭环机制,公众可通过定位打卡积累碳积分,兑换主题文创产品,通过“三晋绿...……更多
...变迁。千载沧桑而过,在岁月轮回之际,来山西品读华夏文明,尽享文化春节。 “龙跃晋里·大院年俗游”线路:碛口古镇—昭馀古城渠家大院—王家大院—大阳古镇—皇城相府—李家大院百年晋商,耕读传家,大院里的年俗...……更多
...及法国专家学者围绕遗产保护和管理展开探讨。中新网、中华网分别以《一场有关古建保护的中法“问答会”》《中法文化遗产与城市研究交流座谈会在山西太原举行》为题给予关注报道。“晋祠石质文物风化严重,该如何保护...……更多
@战友们:五一来山西,一“证”畅游三晋大地
...悉,军人军属以及退役军人凭优待证便可以一证畅游三晋大地,一证尽享文旅优待。不仅仅是这个五一,优待政策将会全年持续生效,山西文旅邀请您轻松打卡山西的壮美风光,体验前所未有的旅行乐趣!(平遥古城)山西,这...……更多
...,晋祠准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由少年儿童表演的《同心中华》剧目,通过将小型话剧、朗诵和声乐融为一体,展现孩子们对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此外,博物馆还开展了投壶、套圈系列游戏,让游客感受古人乐趣。太原晋祠博物...……更多
“走晋看 山西文旅进高校”活动在京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100件文物读中华文明史”IP的延伸——《走晋看:100件山西文物读中华文明史》主题图书在活动现场正式发布。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北京郭守敬纪念馆馆长、本书的主编之一张鹏...……更多
...。扎实推进晋祠学研究,以世界视角看晋祠,从中提炼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其二,突出活化利用,扩大对外宣传。不断提升“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和“晋祠祠庙园林之典范”两个经典展览的品质,推出...……更多
...的文化共享。”江宁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晋祠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山西的重要文化符号,也是黄河文明的摇篮。江宁作为长江边的重要区域,是长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让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在江宁...……更多
...,话剧《于成龙》、上党梆子《大汉母子》、京剧戏歌《中华》等20余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创作项目,同时,全省“梅花奖”46人次50朵,中国戏曲小梅花250朵,均居全国第一方阵。累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32个,获资...……更多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遗篇|一“器”精致 流光溢彩
在山西平遥,有一“器”光彩流华,灿若虹霞,宛若一抹亮丽的笔触,延展古城千年画卷。小到首饰、餐具,大到屏风、家具,平遥推光漆器承载着平遥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向往。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遥古城,沿...……更多
...家。千百年来,晋人注重文脉传承,传统书画艺术在三晋大地绵延流淌。晚明以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消费空前繁荣,商人们热衷书画收藏,借助书画艺术雅集酬唱,促进社会的交流与发展。清初傅山书法作品的问世,...……更多
文化中国行 |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注释”
...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艺术家、游客,他们在这里探寻中华文明的根源,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交流与开放的窗口,更是发展的“注释”。翻开这本三晋历史的“线装书”,“三宝”“三绝”有新形象晋祠有“三...……更多
聚焦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文之美:古今交融的太原
...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深刻指出,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太原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三家分晋”的故事于此播衍,大唐王朝于此发迹。双塔、文庙、碑林公园、纯阳宫藏于繁...……更多
...研学、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等,以小朋友喜爱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走下展柜成为身边熟悉的“这一个”。家长们表示,博物馆里研学,兼具趣味性和互动性,孩子很喜欢,了解文物前世今生的同时,还激发了对...……更多
...让太原文化遗产活起来、走出去,更好地服务公众、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市文物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更多
聚焦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 太原宝藏地 诗文传千古
...底蕴。登临双塔世界宽太原城东南的永祚寺双塔,是并州大地现存最高的古建筑,被视为太原地标,古往今来为世人所瞩目,寄托了人们的无限情怀。双塔均建于明代。东为文峰塔,建于1599年,塔高54.76米,为兴太原文运而建。...……更多
...书记感慨,“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今天的神州大地上,文明古韵与时代气息相得益彰,不忘本来与开辟未来相互贯通。“很古朴也很时尚”,正是今日中国的生动写照...……更多
...矿山研学、写生研学、科普研学。朔州在应县木塔组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研学课程,让学生体悟木塔风景区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之美。温泉康养主题活动——凭借丰富的温泉资源,晋南、晋北、晋中提升服务和设施水平,...……更多
旅游让生活更美好7月27日,山西旅游发展·锦绣太原文旅推介对接活动在太原古县城举行。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PATA山西旅游指南》、《“旅游满意在山西”建设标准体系》、《友好山西》倡议发布。山西省与亚太旅游协会...……更多
...最早中国河东发祥”。打开山西版图,就像品读一枚写满中华五千年文明密码的树叶,谁都抹不去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浓墨重彩。“云冈石窟恢宏世界”“平遥古城繁华重回”、日昇昌、五台山圣地、应县木塔、悬空寺……从南...……更多
“山西之夜”魅力绽放广州珠江江畔
...种展品。山西省十六大重点产业链、十八个特色专业镇、中华老字号、名优特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八大精品展区惊艳亮相,既有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的标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产品,还有山西在产业转型、能源革命等领...……更多
...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从“国保”实物样本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因和元素,以数字化技术打造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文物更“鲜活可触”;以科技助力文化“云端”开花结果,推出云展览100项、云游场馆13...……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客籍名人与贵州 | 蒋廷瓒:贵州首任布政使
明永乐十一年(1413)是明朝历史上一个不普通的年份,明朝开国45年后,明朝廷宣布贵州正式建立行省。1413年3月,明朝廷设立贵州布政使司
2025-07-04 22:55:00
“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
7月3日,“扇意中国·至扇至美·当代名家绘扇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
2025-07-04 17:1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哪吒3岁生辰宴上的酒杯,竟然出现在吉林了?
今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精良的制作不仅创下了票房历史,也赢得了广泛赞誉。电影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也经常穿越时空“出现”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
2025-07-04 17:48:00
安徽作家梁爽长篇小说《张良传》出版
大皖新闻讯 我省作家梁爽长篇力作《张良传》近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梁爽力图用文学的手法、散文的笔法,去打捞张良一生那些生动
2025-07-04 1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以地理的角度而论,位于山东曲阜东南部的尼山,只是蒙山余脉的边缘山岭,最高的主峰海拔也只有344
2025-07-04 19:23: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红色记忆:烽火映官山
十堰广电讯 官山作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过很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也留下了很多重要革命遗址。今天,让我们走进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
2025-07-04 19:36:00
一袭衣冠见风华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跟上我们的镜头,穿越千年迷雾
2025-07-04 11:31:00
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
大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安徽省全椒人。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
2025-07-04 11:41:00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7月的鲁西南大地,暑气渐浓,却掩不住那段烽火岁月留下的滚烫记忆。近日,大众网记者与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义堂一同来到八路军惠河支队支队长赵紫生的大儿子赵征民的家中
2025-07-04 16:52:00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历经良渚文化、吴越国、南宋等不同时期的积淀,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
2025-07-04 09:25:00
李耘:贵州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丰富
廉洁从政典范不胜枚举。如,被誉为“循例称冠、吏畏民怀”的清朝断案高手高廷瑶,坚信“廉吏必节俭”和“以厉廉戒”的清朝贵州巡抚刘荫枢
2025-07-03 22:25:00
寻访老兵足迹|抗战老兵历保甲:保家卫国不怕死的二等功臣
他,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人独自拉扯五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后,原本清贫的日子愈发艰难;他,1945年2月入伍
2025-07-03 14:22:00
用《长安的荔枝》中的生僻字,解锁盛唐的隐藏密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实习生 袁垚鑫最近《长安的荔枝》火得一塌糊涂,咱们就来扒一扒《长安的荔枝》里那些"难认脸"的生僻字
2025-07-03 14:53:00
追《长安的荔枝》别光看热闹!这些“古代操作”搁在今天违法!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这句诗美得醉人,但热播剧《长安的荔枝》却撕开了这层浪漫面纱
2025-07-03 16:02:00
婺源县中云中学九(2)班王星雨 指导老师:程慧芳第一次觉得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是在初一那年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玻璃柜里躺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铜剑
2025-07-03 1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