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下,第二年任命李涛为刑部尚书,后改任为户部尚书。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李涛继续得到重用,柴荣去世之后,李涛担任山陵副使,负责督造世宗陵寝,随后新即位的后周恭帝加封李涛为莒国公,李涛走到人生巅峰。柴荣去世第...……更多
柴荣没有心腹忠臣吗?赵匡胤如此轻易就得手了是为何?
周世宗柴荣在去世前夕,担心政局有变,本着互为制衡的方针对禁军的兵权作了调整,使得赵匡胤并未完全控制禁军。而且周世宗还留下了一道临终遗命,选定了“托孤”大臣:“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也就是...……更多
喜欢怀柔的赵匡胤,却唯独对他一个人残忍
...放心,《宋史·周三臣·李重进传》中记载:重进年长于世宗,及周祖寝疾,召重进受顾命,令拜世宗,以定君臣之分。当初郭威都考虑到这个问题,妻侄都能继承皇位,有了这个先例,外甥有皇位继承权也是说得过去的。所以...……更多
...然而,有一个人却被历朝历代称颂为第一明君,他就是周世宗柴荣。柴荣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领袖气质,24岁就被任命为将领,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33岁时,他继承了皇位,成为了一位有为的明君。虽然在位时间不...……更多
如果没有兴教门之变,后唐能统一天下吗?
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被视为五代中版图最大的王朝:对于这个说法,个人觉得是合理的——因为后唐全盛的时候,版图包括了后梁故地的同时,还一度吞并王氏蜀国(前蜀),而且燕云十六州还在后唐版图内:如此版图面积...……更多
连包拯都不敢铡的柴文意,背景究竟有多强?
...呢?查阅历史可知,柴王爷就是历史上五代时期后周的周世宗柴荣。柴家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可是出了名的名门望族。但是随着战乱频发,百姓苦不堪言,哪怕再有名望的家族也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家道中落。年幼的柴荣只能投奔...……更多
柴荣为何没能防止赵匡胤篡位?
...1、五代乱世在中国历史上,最可怕的乱世,莫过于五代十国时期。虽然很多人习惯上喜欢把五代乱世和永嘉之乱相提并论。但是,论到人心的败坏、社会的动荡,永嘉之乱无疑要比五代十国能好一丢丢。在五代十国时期,皇帝...……更多
历史上和平禅位的君王,古代“禅让”最多是哪个时期?
...全和平的禅让,乾隆禅让嘉庆皇帝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禅让最频繁的事情,自宋代以后,禅让就很少了,真正的一次禅让,是在清朝时期。明朝朱棣弑杀夺权,只有到清朝时期,才有一个真正的禅让。乾隆皇...……更多
宋朝为何要把柴氏子孙和柴荣子孙模糊化
...否对柴氏子孙有优待?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应该叫郭荣,为方便阅读,本文统称柴荣)去世,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是为后周恭帝。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更多
为什么赵匡胤不杀死前朝末帝?他堪称史上最善良的皇帝
...下效劳,后郭威称帝,提升为禁军军官,后跟随柴荣(周世宗)南征北战,发誓誓死效忠主子柴荣,可惜柴荣英年早逝,38岁的时候就驾崩了。柴荣驾崩时,赵匡胤才32岁,正值壮年,被柴荣提为殿前都点检(禁军最高统帅),...……更多
后晋、南唐、大理国祚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而爆发的内乱,南唐趁机出兵消灭马楚。公元955年,后周世宗出兵亲征南唐。公元958年,周世宗三次征讨南唐拿下江北十四州,南唐元宗李璟被迫去帝号,改成国主。公元971年,北宋灭南汉,屯兵于汉阳。南唐后主李煜因恐惧废...……更多
后周皇帝柴荣到底有多厉害?西败后蜀、三征南唐
...他,“三代之王有其时而能为之,汉文有其时而不为,周世宗则无其时而为之。”后周的第二位君主柴荣,被誉“五代第一明君”。柴荣在位时,赵匡胤只是他手下一员大将罢了,那时的赵匡胤为他肝脑涂地都怕来不及,哪敢想...……更多
若是柴荣没有病逝,赵匡胤可以陈桥兵变吗
...有稳定的大后方,哪有能力北伐?陈桥兵变的后遗症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皇帝更换最频繁的时代,也是篡位成风的时代,城头变幻大王旗,谁知今日谁当家!生活在这个时候的柴荣,当然会防着有人兵变篡位。当时,市井朝...……更多
张永德:赵匡胤的恩人和贵人,北宋王朝的基石
...赵匡胤投军之初,不仅经常资助赵匡胤的生活费,还向周世宗柴荣推荐赵匡胤,为他谋得了一片天地。可以说,张永德是赵匡胤的恩人和贵人。在954年,北汉、契丹十万大军南征,柴荣亲自出击,双方在高平决战。局势岌岌可危...……更多
他历经五朝八姓十一君,欧阳修骂他“读书人气节都被他丧尽”
...两代(高祖刘知远及隐帝承祐);后周两代(太祖郭威及世宗柴荣)。“相六帝”指冯道曾“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后唐二代(明宗嗣源、闵帝从厚)、后晋(石敬瑭、石重贵)及后周两代(太祖郭威及世宗柴荣)其实,数...……更多
赵匡胤不杀后周皇室是真的因为仁慈吗
...来郭威逝世后,将皇位传为给养子柴荣,就是历史上的周世宗,这时候的后周经过郭威的整顿,国力比较强盛。周世宗对赵匡胤很是器重,开始把军政大权交给赵匡胤,这给赵匡胤后期发动政变奠定了基础。但是没过多久,周世...……更多
为何说弱小的国家里,有一个杰出的武将是巨大的悲哀
...就开始统一天下的计划,显德二年四月,谋士王朴向后周世宗柴荣献上著名的《开边策》,采纳王朴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先南后北统一大计(这一计划赵匡胤也是照章执行)。根据这份计划,首当其冲的就是...……更多
唐朝和宋朝相距仅53年,为何给人的差距如此之大?
...地上发生了大混乱,出现了许多朝代和政权,也就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诞生,以唐朝灭亡作为标志,但直到宋朝建立,它都没有结束,一直到宋朝建立十九年后的979年,它才随着北汉的灭亡的结束。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更多
2022-12-22 22:00:00差距
赵匡胤不杀柴荣的后代,难道不怕他们卷土重来吗?
...荣面对的就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那段历史被称为五代十国。柴荣在世时期,在进行从南到北的整合。赵匡胤就是跟随柴荣,征战北汉、南唐,立下了卓著的战功,才得到提拔升迁。而发动陈桥兵变,也是利用了受命抵御北汉...……更多
赵匡胤毒死了柴荣所有的后代,为何还说他优待柴氏后代?
...卢璇后代复姓柴氏,现在居住在浙江磐安黄岐村。如果周世宗长寿也许契丹党项都被灭了又一个汉唐盛世会出现可恨啊!汉家之不幸!北汉和南唐已经对后周构不成威胁,特别是南唐,李璟称臣。世宗的确有远见,找到攻打契丹...……更多
大将军对宰相说:士兵们要让我当天子该怎么办?
...越,而是因为他的忠诚。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公元960年,后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是一介女流之辈,主少国疑,又身处五代十国这个乱七八糟的时代,面对如此大...……更多
赵光义真的杀死了亲哥赵匡胤吗
...出新说。历史难定真伪,但大势所趋,乃天意所归。五代十国,群雄争霸,民不聊生。947年,赵匡胤起兵,终于统一天下,建立宋朝。一个治世兴国的英明君主,一个文明盛世的黄金时代由此开启。976年,正当盛世之时,赵匡胤...……更多
赵匡胤:终结五代乱世重塑中原秩序
赵匡胤本人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从唐末到五代十国一百多年的道德与政治结构,还有民间百姓生活都是彻底滑坡与崩裂的。赵匡胤接力柴荣,先是解决了军阀节度使割据,重建了新的政治体系,并且使得丧失了一百多年的皇...……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成功策略与后周的沉默
...因。一、后周时局不稳,失去人心当时的后周政权在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后,幼帝周恭帝柴宗训继位,他继位时只有7岁。虽然当时有太后帮助处理政事,但是朝堂上失去了一代名帝世宗柴荣的威望镇压,朝堂上暗流涌动,大臣们...……更多
历史上流血最少的一次兵变,赵匡胤为什么要放过柴宗训幼子?
...种阵势,当即跪倒在地,战战兢兢地说道,“这……这是世宗皇帝的幼子。”世宗皇帝,即周世宗柴荣,原先是赵匡胤的老板。柴荣死后,传位给儿子柴宗训,即被赵匡胤废掉的周恭帝,当时只有六岁。柴荣共有七个儿子,但前...……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的科举制改革,既可维护政权稳定,又能柔性的集权
...”登基称帝。太祖皇帝出身行伍,登基之前一直作为后周世宗柴荣的部属随其南征北战,后来柴荣病逝,年仅七岁的柴训宗被推上了帝位。时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令亲信以“皇帝幼弱,不能亲政”为名煽动军心,并伙同禁军...……更多
后周太祖郭威,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把皇位传给了柴荣
...葬。安排完一切之后,郭威病逝,柴荣正式登基,即后周世宗。而在柴荣手里,后周的国力得到再度加强,他对内整军练卒、减少赋税,修订制度、刑法,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经济也由此开始复苏。对外,柴荣则南征北...……更多
分析一下赵匡胤是怎样用一杯酒就解掉兵权的?
...宝,只为书籍由于赵匡胤能征善战,很快便被划入了之周世宗柴荣的麾下,然而柴荣手下名将众多,赵匡胤只是其中最为平淡的一个,因此并不受到重用,官职也并不大。赵匡胤影视剧形象 957年,赵匡胤跟随周世宗柴荣征战寿...……更多
赵匡胤与武将符彦卿的微妙关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他的执政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战割据,使天下得以重新统一,为长期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带来了太平盛世。然而,尽管成为天下之主,赵匡胤心头却有一事萦绕不去,时刻令他寝食难安。在深...……更多
李昪与李璟:明君与昏君的抉择
...出,但是它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五代十国。在这个阶段中南唐属其中的佼佼者,但偏偏这样一个国家的国命却仅仅只有几十年。南唐在当时坐拥十九州,六十几万人口,当地也是歌舞升平。但就是这样一个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事实上,在李元吉的军事生涯中,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随李世民四处作战,他深知李世民的本事就多大,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埋伏
2024-06-23 14:01:00
也许是铲除魏忠贤这件事太漂亮了,崇祯后面用人表现充满盲目性。内阁大学士是朝廷重臣,有“崇祯50相”之说,也就是说崇祯在位17年
2024-06-23 14:01:00
崇祯因为后金使的反间计,就杀了抗击后金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他对袁崇焕从极度信任到极度生疑,仅仅两年时间。此后,崇祯似乎还不从中吸取教训
2024-06-23 14:02:00
一个人的悲剧,常常就是他性格的悲剧。他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的陋习,他对大臣的态度,其严峻和刻薄已经超出想象。比如
2024-06-23 14:03:00
汉武帝的嫡长子是著名的戾太子刘据,汉武帝接近而立之年才有此一子,自然是对他格外宠爱,而刘据也不负众望,深的朝野的拥戴。刘据可以说是汉武帝六个儿子中最出色
2024-06-23 14:04:00
赵姬,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她的一生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母仪天下的皇太后,颇为传奇。然而赵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糜烂的私生活
2024-06-23 14:05:00
正因为嬴政年少无法掌权,说是旧情复燃也好,说是笼络权臣也罢,赵姬对吕不韦极尽笼络之能事,许以高官厚禄,许以以身相许。随着嬴政年纪见长
2024-06-23 14:06:00
姜维行至广汉郪县,将自己的符节送给胡烈,又从东道向钟会投降。钟会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抚蜀地官吏。又结交蒋斌和蒋显
2024-06-23 14:07:00
司马昭担心邓艾不服命令,命令钟会进军成都,监军卫瓘打前阵,拿着司马昭手书押邓艾进囚车。对此,在笔者看来,钟会有谋反的意图
2024-06-23 14:07:00
姜维作为蜀汉大将军,在蜀汉将士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钟会想要获得原先蜀国将士的支持,必然要和姜维进行合作,也即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2024-06-23 14:07:00
究其原因,显然是钟会不够杀伐果断,或者说钟会的行动不够缜密。蜀汉灭亡之后,钟会于公元264年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邓艾
2024-06-23 14:08:00
明宣宗朱瞻基好歹贵为一代明君,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初被朱元璋封为高阳郡王
2024-06-23 14:09:00
再加上杨荣等老臣的一再建议,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谁成想,朱高煦一听说大侄子亲自领兵来平叛,走到半道儿,宣布投降不打了
2024-06-23 14:09:00
为了保护她,她的丈夫甚至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她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钱皇后。1442年,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准皇后
2024-06-23 14:10:00
康熙是后人心目中的著名君主,但他虽然创造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却存在着诸多隐患。其实,最严重的问题是官员1腐败,国库空虚
2024-06-23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