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都说南宋和南唐很像,都是经济发达,国家整体实力还算不错,但就是由于皇帝昏庸导致国家覆灭
,南宋和南唐为求活命而偏安,进而放弃尊严的国家。南宋和南唐最大相同点都是拥有一个千古名将,
南宋是岳飞,南唐是刘仁赡
,而最大悲剧在于二人不得重用,进而去辅佐一个苟且偷安的国家和一昏庸无道皇帝,
南唐之覆灭完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后周与北宋。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
定都南京,历三世经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
。给南唐打下地基的是
杨行密,可惜被徐家(李)阴谋夺位,南唐在
军事疲敝的原因就是,
南唐在尽诛杨吴旧将后,军事实力一落千丈
,
南唐武将忠义倒是不假,拿出来都是好汉子,但除了刘仁瞻,徐温、林仁肇、张彦卿、郭廷谓、柴克宏这些人能力却不行。
有道是:“快刀不可使轻藏,英雄不可使心伤。”而南唐呢,有快刀不仅给他藏起来了,而且还把他给毁了,英雄伤心倒算不得什么,
而从此之后南唐文臣武将再也无心辅佐国家。堂堂宰相韩熙载不得不夜夜笙歌回避国事
。都说,自古无庸相在朝而大将立功于外者,
而南唐则是名相不理政。武将不打仗,而这一切都源于刘仁赡之死
。
刘仁赡绝对是五代十国一个另类
,在这个武将叛逃成风,篡位登基犹如儿戏的时代,
像刘仁赡这样为国尽忠职守。得到敌我双方尊敬确实没有
,尤其是得到一代雄主柴荣的欣赏,实在是太难得了。
刘仁赡,
字守惠,彭城人,五代时期南唐主将
。仕南唐,累官武昌节度使,徙清淮军节度使,镇寿州。其
父刘金,是号称淮南“三十六英雄”南吴国主杨行密的铁杆心腹之一,官居濠州团练使。其兄刘仁规,是杨行密女婿。
老刘家,妥妥的南吴开国元勋。
天福二年十月,南吴权臣齐王徐知诰篡位称帝。不久,徐知诰改名李昪,
自称是
唐宪宗
之子建王
李恪
的四世孙(瞎认祖宗),故定国号为唐
,史称南唐。李昪除了对老杨家赶尽杀绝,除武将之外,其余南吴功臣并没有怎么动。老刘家由于不是核心将领倒也没有什么麻烦,在南唐依旧大权在握,荣华富贵,而且
在江南颇有声望。
所以改朝换代对刘仁赡没有任何影响,老爹给二儿子扑救了金灿灿的道路就。
刘仁赡自少就喜读
兵书
,
南唐开国皇帝李昪
在位时期,
刘仁赡相继担任
右监门卫将军
及黄州、袁州
刺史
,虽然是武将,但治理地方却颇有政绩。
刘仁赡虽然是个地道的官二代,却是智勇兼备,文武双全,轻财重士,自南唐开国就是一方大员
,名声好得不要不要的。烈祖李昪驾崩后,长子李璟继位,这就是
南唐中主。
李璟刘仁赡小16岁,但二人关系不错,李璟继位以来,
消灭
楚
、
闽
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达到他的全盛时期。显然这种强盛是虚幻的强大,
老爹李昪早有遗训,不可轻易南下,必须在中原有变时,直接入主中原夺取天下
。在
李璟登基第二年,
契丹再次南征,后晋重臣
杜重威
降契丹,
耶律德光灭后晋,
这样好机会
李璟没有把握住,实在是可惜,也由此证明了李璟毫无远见。
别看南唐看上去花团锦簇,可干得都是赔本的买卖,白白浪费了中原大乱的大好时机,等中原缓过神,好日子就到头了。
公元950年,汴梁再次换户口,郭威开国建立后周。
公元954年,一代雄主柴荣登基
。柴荣刚刚登基就开始统一天下的计划,
显德二年四月,谋士王朴向后周世宗柴荣献上著名的《开边策》,
采纳王朴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
制定先南后北统一大计(这一计划赵匡胤也是照章执行)。根据这份计划,首当其冲的就是后蜀和南唐。
因此,柴荣先让
赵匡胤作为特派员到前线(秦州)视察战局
,随后,
柴荣派兵
破后蜀的秦、成、阶,凤四州,
同时陈兵淮北
,开始历时三次讨伐南唐之战,李璟也是积极防御,
命55岁的刘仁赡为清淮军节度使,镇守军事重镇寿州。
守江必守淮,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刘仁赡建议李璟赶紧增派兵马,加强江北防线。但监军吴廷绍却认为,没这必要。刘仁赡急了,赶紧上书李璟,据理力争。但李璟没有听从刘仁赡的建议。
显德二年的十一月初一日,雄主柴荣就派大将李谷、王彦超、韩令坤等人率军攻取南唐江北十四州。
并要求吴越王
钱弘俶
出兵常州,以牵制南唐军力。
命
李重进
为淮南道行营指挥使,赵匡胤为副将主动出击
。
此时的李璟才如梦方醒,赶紧派刘彦贞率军两万北上增援寿州,再派大将皇甫晖率兵三万,屯守定远,遥相呼应。但为时已晚。
此次讨伐南唐,后周一共是
十二位将军同时出征。面对
大军压境,南唐诸将,无不谈虎色变。只有刘仁赡镇定自若,
十二月,后周主力部队兵杀至寿州城下,大战爆发
。寿州城被刘仁赡防范的风雨不透,在无往不胜的周军猛攻之下,居然是安然无恙。显德三年正月,后周主将李谷退守正阳,副将刘彦贞以为后周大败,要求乘胜追击,
刘仁赡却认为这是后周诱敌深入
。刘仁赡对刘彦贞道:“公军未至而敌人先遁,是畏公之威声也,安用速战!万一失利,则大事去矣!”
而刘彦贞却认为刘仁赡畏敌不前、执意出兵,刘仁赡一声哀叹,刘彦贞命不久矣,不出刘仁赡所料。
刘彦贞半路被包围,兵败被杀,一万多唐军精锐全部被斩杀
。皇甫晖得知消息之后,退守清流关,滁州刺史王绍颜弃城而逃。只有池州刺史张全约收拢残兵败将退入寿州。一夜之间,
南唐江北防线全线崩溃,寿州就成为一座孤城
,被周军团团包围。
柴荣御驾亲征,亲临寿州城下,赵匡胤为前线主帅。这一年,刘仁赡55岁,皇帝柴荣34岁。大黑胖子赵匡胤28岁。
柴荣见赵匡胤攻城不利,一边昼夜不停猛攻寿州。一边告诉赵匡胤,在涂山有一万唐军,停舟驻守淮河,这是寿州的外围援军,你立即将这一股唐军消灭,很快,赵匡胤能征善战,可快取得涡口大捷
,接着赵匡胤顺手直扑清流关,生擒皇甫晖,攻陷滁州,扬州,泰州。其余各线周军捷报连连。
至此,从三月初一开始,赵匡胤率兵猛攻寿州城门。刘仁赡一点不慌,给赵匡胤准备了精心制造的礼物——像屋椽那么大的箭矢。就往日后的宋太祖身上射,
亲兵张琼舍身扑在赵匡胤的身上,才算是救了赵匡胤一命
。要不然日后的宋太祖就交代在寿州城下了。可赵匡胤怎么对待张琼的,赵匡胤登基后,
石汉卿
诬告张琼,赵匡胤下令处死了张琼,后来虽然查清是诬告,但也晚了。
因为有了刘仁赡,看似挥手可定的寿州城,成为后周将士的噩梦。无论赵匡胤怎么猛攻,寿州始终纹丝未动。赵匡胤拿刘仁赡没有一点办法。就在这个时候,李璟害怕了。南唐军屡败屡战,伤亡惨重,精锐部队丢得差不多了。再打下去,南唐肯定吃不消。李璟派宰相孙晟去见柴荣求和罢兵:
我第一,我们愿称臣纳贡,岁币不绝。将寿、濠、泗、楚、光、海六州割让给后周。割让六州
,李璟自认为很大方,条件很优越,但人家柴荣要的是十四州,你这才哪到哪啊,差远了。
柴荣自然是拒绝。但柴荣看上刘仁赡来看,
居然派孙晟到寿州城下,命其招降刘仁赡。这柴荣真做得出来啊,让南唐宰相劝说南唐主将投降后周,这真是莫大的讥讽
,刘仁赡遥望孙晟,在城头屈身下拜。而孙晟很不错,没有给南唐丢人,对刘仁赡正色道:“
君受国家大恩,不可开门降敌
。”得,此计落空。柴荣很郁闷,寿州久攻不下,
而雨季又来,长江水位暴涨,柴荣只好则班师回京,继续和南唐谈判,留李重进军继续围攻
寿州
,五月,刘仁赡逮住机会,趁后周军不备,主动出击,在寿州城南大败周将李继勋,斩首数百,焚毁周军攻城器具,打了后周一个措手不及。
七月,南唐趁此机会,先后收复舒州、和州,蕲州。
李璟忽然觉得自己又行了。撕毁协议,不在和后周谈判。同时李璟命四弟李景达率五万大军,驻守濠州,与寿州刘仁赡遥相呼应,
伺机发起反攻,收复失地。但南唐大军畏敌如虎,没有任何作为,寿州还是孤城一座。
此时已经来到显德四年正月,刘仁赡已经固守寿州一年多,连番大战,
不仅寿州城已经弹尽粮绝,刘仁赡也是身染重疾
。在此情况下,寿州急需援军支援。更需替换主将,刘仁赡赶紧上书李璟,援军,援军,李璟在此情况下强令李景达带齐粮食奔赴寿州。然而,一战之下,李景达被李重进轻松击败,
斩首五千人,一粒粮食都没送进寿州城中。
寿州城中“饥死者甚众”。活着的将士们饿得眼珠子都冒绿光了。一片绝望。正月某日夜,
一个人影悄悄登上一条小船,准备北渡投奔后周大军
。走到半路,被巡营的军中小校擒获。可巡营主将一看尴尬了。
此人叫刘崇谏,是大军主帅刘仁赡的幼子
。巡营的主将不敢处理,只好送给刘仁赡,刘仁赡大怒,
没有二话,当即命人推下去斩了,而且给了巡营主将二十鞭子。这点小事自己不能做主吗。
监军周廷构讲情:将军万万不可,他可是您最宠爱的儿子啊!刘仁赡不许。言道:“
如果赦免,我又如何统领三军”
。周廷构赶紧派人去找刘崇谏的母亲,希望她能出面,说服刘仁赡。刘夫人深明大义,
说妇道人家不理国事,再就是如果真赦免了他,刘家将成为不忠之门,我和他父亲又有何面目见为国死战的将士
?就这样,刘崇谏被拦腰砍成两段!刘仁赡大义灭亲,腰斩亲子,稳定了军心。
寿州军民痛哭流涕,三军将士发誓要和主帅死战到底!
三月,柴荣再次御驾亲征,驻军紫金山南,与南唐援军隔山对峙。很明显,柴荣打算先灭了紫金山援军,再攻寿州。这就是围点打援,前线指挥还是大黑胖子赵匡胤,
定国军节度使
赵匡胤亲率大军偷袭击唐军军寨,斩首三千,断敌通道,使唐军首尾不能相顾。关键时刻,后唐援军主将朱元投降后周。
紫金山一战,南唐援军全军覆没。唐军被斩杀一万余人。剩余四万,不是淹死,就是投降了周军
。宗室李景达仓惶逃回金陵。寿州再无援军。柴荣再次来到寿州城下。
此时的刘仁赡病倒在床,跟本无法指挥部队。
柴荣对刘仁赡是十分喜爱,亲自写信给刘仁赡,希望献关投降。三月十九日,监军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瞒着刘仁赡,以主帅的命令,派出使臣,向柴荣投降。二十一日,
柴荣进入寿州城中,接受唐军投降,正式拿下寿州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刘仁赡,柴荣只有敬重,大加赏赐,
封为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
。此时的刘仁赡已经是深度昏迷了,
二十四日,刘仁赡病逝,年仅57岁。
刘仁赡死后,寿州百姓,嚎啕大哭,数十名位将校拔剑自刎,为主帅殉葬
。柴荣惊呆了,刘仁赡是怎样的一个忠臣啊。他下令追赠刘仁赡为彭城郡王,刘仁赡统帅的清源军改称忠正军!李璟得知消息,也是痛哭失声,
追赠
刘仁赡
为
太师
、
中书令
,追封卫王,
谥号
“忠肃”。
南唐后主李煜登基后
,改赠越王。
刘仁赡
碰见了明君柴荣,即使是对手也可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荣誉,英雄惜英雄啊,猛将不少见,少见的是下属自刎为其殉葬!这是怎么的一种人格魅力啊。可惜,
刘仁赡没有辅佐柴荣实在的太可惜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