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好技术种出好粮食(专家观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刘录祥《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0日 第 02 版)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业科研人员和各级农业推广组织要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让农业科技成果更快速更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良种是基础...……更多
加快发展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专家观点)
...:人民日报专家建议——加快发展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专家观点)孙熙然 喻思南生物育种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生物育种发展成效显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更多
湖南岳麓山水稻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等当前生产和释出亟需的水稻新品种研发,力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湖南兴隆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表示,希望在以后与该公司的发展中合作共赢,共同为湖南种业科技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目前水稻科研已经初具规模,在未来...……更多
开年种业盛会 专家技术设备齐荟萃
...强国的标志,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事关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关键。本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聚焦种业科技创新,围绕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举办了分量十足的论坛和重磅活动,...……更多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育种、科技金融、热带水果选育和销售等领域开展合作。专家观点>>专家在玉米与豆类论坛上建言献策稳粮扩豆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玉米与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关系国计民生。1月5日,在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玉米与豆...……更多
2024中国商业发展论坛蓝色峰会在福建霞浦成功举办
...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进而为扩大内需、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兴发表致辞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一届福建省...……更多
甘肃省种业产业发展论坛举办
...力、高标准建设国家种业育种基地、实现种业强国和国家粮食安全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就我省着力破解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培育等种业发展方面的瓶颈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更多
...科学认知,搭建科学共识和公众认知之间的互通渠道。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技术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必然趋势,合理利用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生物育种技术,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更多
...有感而发。作为种业“国家队”,中农发种业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在多地打造创新中心,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我们期待与天津及其他省市加强合作交流,助力国家加快实现由种...……更多
稳粮扩豆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海南日报专家在玉米与豆类论坛上建言献策稳粮扩豆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本报记者 李梦楠玉米与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关系国计民生。1月5日,在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玉米与豆类论坛上,来自科研、企业、院校等与会人...……更多
报告文学|金穗花开
...业,浇灌越冬水。今年50岁的袁本刚,是德州齐河县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成立15年,他带领社员披荆斩棘,深耕沃野。如今,有着副高级农艺师职称的袁本刚已成为德州整建制创建“吨半粮”示范区的典范。...……更多
俄总理访华,一连提出5点请求,从中国投资到中国制造,俄都想要
...但是情况却不尽相同。中国人口众多,因此需要进口大量粮食以保证自身的粮食安全,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美国。但在当前中美关系恶化的背景下,这笔交易的风险显著上升。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布局,中国已经实现了粮食...……更多
首届国际作物创新与商业化大会三亚举行 29个国家和地区农业专家共探农业未来
...嘉宾将带来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前瞻性观点,探路农业未来。1月5日,与会专家代表围绕农业商业与投资、农业科技、农业如何从研究到商业化等主题展开探讨。1月6日,与会者围绕传统育种到采用人工智能、...……更多
一场追“星”盛会释放的新信号
...就是以‘上帝之眼’来看我们整个区域的发展,对国家的粮食安全、生产安全都能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郭仁忠院士说。在郭院士看来,机械化农业向智慧化农业转型,离不开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更多
陕西省农业气象专家刘耀武:扎根农田的守望者
...比,提出旬邑发展烤烟生产“优势在中间、差距在两头”观点。经过系统的田间试验,他总结出适合旬邑县气候生态特点的烤烟优质适产系列化、规范化栽培技术,通过挖掘气候资源潜力,将研究成果在旬邑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更多
人民网评:让“科技范”助力春耕“加速度”
...,减少了生产成本,又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更是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兴农强农,人才是关键。“多干一些”“抓紧干”,是广大农技人员的口头禅。今年立春以来,全国累计已有近25万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按...……更多
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 新品种新农资新技术精彩亮相
...继续办好杨凌农高会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创新驱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等国家战略,着力突出市场化办会理念,有28个省(区、市)、9个全国农高区以及上合组织国家、荷兰、日本等49个国家共1800余家企业参展。...……更多
【观点摘登】魏永莲:人才赋能是有力保障
人才是第一资源,提升农村科普效能离不开人才赋能。要加强和优化农村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拓展培训渠道。选派优秀科技团队深入农村一线、走向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注重发挥来...……更多
玉林师范学院:合理利用数字技术 促进农林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保障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化“新农科”建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组织成立智慧农业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等,着力打造国家粮食产业(功能稻米)技...……更多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海南热带资源丰富,是闻名全国的南繁热土,许多优质稻种均经过海南阳光的沐浴,南繁的加代后从海南走向全国,乃至国外。一粒稻,一...……更多
【多彩新论】让“实验室”和“田地间”更紧密
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往往会对实践中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在“智能设施装备驱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现场,国内外农业信息化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领军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享智慧农业发展新成果...……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谷业凯近年来,在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药品监管改革、医保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的推动下,我国药学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自主研制了一批重大创新药物,有力推动我国新药研发由...……更多
专家观点 | 贵数所政策研究负责人肖连春:数据交易要以标准化为突破口
“交易是调节生产关系的重要方法,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日前,在亚太数字经济论坛-数据标准化国际研讨会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政策研究负责人肖连春发表数据交易实践相关演讲。据悉,该论坛由ISO/IEC JT...……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谷业凯《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3日 第 18 版)近年来,超算与人工智能持续融合,应用边界不断拓展,场景应用不断丰富,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日前,在由中国智能计算产业...……更多
...对策略,进行高水平的技术宣讲、互动交流。会上,大咖观点碰撞,共同分享研究成果,探索技术发展方向。本届论坛精英云集,权威专家把脉绘就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呈现了一场知识与技术的交流盛会。 ……更多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试验站专家团队开展春播调研
...审稿:宋家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猎狐网系信息发布平台,猎狐网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
国务院发布重磅文件,新型城镇化“下半场”有这些重点
...是武断的,因为城乡空间都有其各自的功能。种一亩地的粮食产出是几千元,种一亩地的花卉产出是十几万元,一亩工业用地的产出则上百万甚至千万。但是乡村依然有其存在的客观需求,这是分工使然。重要的是,政府应当提...……更多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学生创新活动精彩绽放
...授何国庆、南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教授郭慧媛、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国华及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特聘专家冯昊天、...……更多
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建议对50万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
...先对乱发表建议的专家征“建议税”。该文章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中等收入人群应该成为带动消费的主要动力。但他们目前拥有可观的存款,宁愿把钱放在银行里面,也不愿拿出来消费。如果对50万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更多
全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 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
...平人民网记者 李栋 许维娜 魏青成 王晓啸【观点摘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主要粮食品种的产出率,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全谷物摄入量不足是引发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主要膳食风险因...……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在新的一年还给一个健康的你(平行病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韩冬野《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0日第 11 版)2024年年底,一位腹痛10个月的患者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刘芳门诊
2025-02-10 04:26:00
王拥军:“硬控”卒中四十年(中华名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科学家首获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最高奖王拥军:“硬控”卒中四十年(中华名医)本报记者 熊 建《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2月10日第 11 版)王拥
2025-02-10 04:30:00
实干争春看贵州|平塘这家宵夜店一天消耗2000多根竹签
2月9日23时30分,对于多数人而言正是入睡的时候,但对于韦万美来说,却是最忙的时候。取牛肉串、摆出蔬菜、加大火力,在店内外来回穿梭
2025-02-10 05:18:00
实干争春看贵州|遵义烤鸡吸引食客打卡
2月9日23点20分,夜已深,遵义市汇川区苏州路洪桥烤鸡店里,食物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食客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惬意时光
2025-02-10 05:1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辽宁沈阳单家村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村里游客多 村民腰包鼓(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宋 飞 郝迎灿《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08 版)夜幕降临
2025-02-10 06:27:00
抢收青菜头  助农促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0 版)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把青菜头作为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产业来发展
2025-02-10 06:27:00
山东青岛完成“电采暖”改造46万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取暖不“冒烟” 环保又方便山东青岛完成“电采暖”改造46万户《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5 版)本报济南2月9日电 (记者侯琳良)记者从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获悉
2025-02-10 06:2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常德鼎城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沃野绘新景 良田再升级(新春走基层)本报记者 郑智文 孙 超《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08 版)“土地正动‘手术’哩
2025-02-10 06:29:00
小麦北“硬”南“软”有了科学解释(新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喻思南《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19 版)小麦有上万年的驯化历史。前不久,我国科学家牵头开展的一项研究
2025-02-10 06:45:00
江南年味长(我与一座城)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黄开林《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0日第 20 版)位于杭州湾畔的上海金山地处江南,我和妻子客居金山多年了
2025-02-10 06:47:00
寒潮“冻”真格 心血管疾病这样防
“医生,我胸闷”“感觉喘不过气,这是怎么回事”“总是心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春节假期过后,“胸闷”“心悸”“心慌”成了热词
2025-02-10 07:17:00
健康科普 | 发现骨转移,影像检查应该如何选择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近年随着靶向、免疫等抗肿瘤治疗的进步,肿瘤患者存活时间显著延长,骨转移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2025-02-09 22:31:00
流感好转别大意 恢复期也需调护
春节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持续攀升。最近大部分流感患者进入恢复期,全身症状虽有减轻,但低热、频繁出汗、咳嗽、食欲下降
2025-02-09 18:36:00
红糖酸奶减肥法有效吗
红糖酸奶减肥法有效吗若用酸奶加红糖代替正餐,无异于节食,虽可减肥,但无法保证每天所需能量,导致低血糖症,出现头晕、耳鸣
2025-02-09 15:05:00
辟谣工作室 | 长期吃素会致骨质流失?专家:不会,但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近日,知名演员刘晓庆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劝一起参加综艺的蔡明多吃点肉,因为她“很多吃素的朋友去世了”。刘晓庆举了一个去世好友的例子
2025-02-09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