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退休后,刘耀武依然关注气象为农服务发展。图为刘耀武阅览报纸,了解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气象工作进展。图/马楠
1965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刘耀武分配到陕西气象部门。“做农业需要情怀,把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带给农民百姓,我非常荣幸。”他扎根基层气象台站,几十年如一日,投身农业气象科研、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技扶贫等工作,真正把气象为农服务写在了三秦大地上。
“农业,其实就是室外工厂,植物生长跟气象联系密切。”20世纪80年代,陕西渭北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倡推广烤烟种植。刘耀武带领科技人员,从认识大气候、调节小气候入手,将云南玉溪地区和陕西旬邑两地的烟草种植模式进行模拟对比,提出旬邑发展烤烟生产“优势在中间、差距在两头”观点。
经过系统的田间试验,他总结出适合旬邑县气候生态特点的烤烟优质适产系列化、规范化栽培技术,通过挖掘气候资源潜力,将研究成果在旬邑县大面积推广应用,5年累计在旬邑县推广面积27万亩,取得经济效益6700万元。1992年,经专家鉴定,烟穴微气象特征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并在咸阳市推广。
“气象为农服务都是在一线摸爬滚打里干出来的。”刘耀武说,20世纪60年代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和综合效益,开展“棉花和阿尔巴尼亚豌豆套种”试验,他吃住在农村,和饲养员同居一室,一住就是两年。
陕西棉花在生长后期受秋季低温阴雨的影响,品质差、产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刘耀武带领技术人员突破传统技术,提出了以“棉花热量补偿、菱形整枝技术”为代表的棉花争旱栽培气象系列化技术,棉花产量大幅提高。
在省农业发展办公室、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这一系列技术以泾阳县为基点,推广到了全省棉区。1988年以来,累计推广面积100多万亩,取得经济效益5000万元。其后,省农业发展办公室专门成立了陕西省棉花气象服务台。
经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刘耀武先后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积极推广良种良法,让广大农户享受到气象科技成果为农业发展带来的便利。
2000年,刘耀武返聘后,又将视线投向果业和设施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开展精细化气候适应性区划、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等研究工作。
“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这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在刘耀武的指导下,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逐步建立了陕西省苹果气候区划、苹果农用天气预报模型等六大技术体系。他和团队研发出“黄土高原苹果园双覆盖调水节水技术”,有效提高了黄土高原果区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陕西果业提质增效。
回忆过往,刘耀武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学有所成,就要踏踏实实地做点事,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刘耀武认为,这正是一个气象为农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在始终如一的坚守中,刘耀武作为一名长年扎根农田、科研产出不断、成果累累的老科技工作者,其朴实的言行感染着周围的人。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大家在刘耀武的带动下也秉持求实的信念,怀揣求知的梦想,在科技报国、造福百姓的道路上脚步不辍、奋勇前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