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冯亭妙计:上党归赵与长平之战的起源
战国时期的上党郡是一个四面环山的高原地区,在现今山西东南部。公元前262年,因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城,韩被迫放弃上党郡,只能把17座城当成弃子白白送人。但上党郡郡守的一个决定,却让这“弃子”发挥了巨大作用,...……更多
...爆发的诱因是什么?真相或许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冯亭把上党献给赵国,是与秦为敌,为何其后人还能在秦国位居高位?别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且听飞鱼细细道来。我们印象中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爆发前夕,秦国逐步切断了韩...……更多
长平之战前赵国接手“上党”是对是错
...国统一天下的大势。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吐槽道赵国接下上党郡这个烫手山芋明显是引火上身,乃是不智之举。事实果真如此么?图/长平之战 01.与天为党古代的上党地区就是清代山西省下辖的辽州、沁州二州加潞安府、泽州府...……更多
...再也无力与秦作战。而这场战役的起因,皆因一个小小的上党郡的归属问题。现在有一些人认为,如果赵国当时不贪图韩国的上党郡,就不会与秦国发生争端,更不会在长平之战中一败涂地。这个观点真的有道理吗?首先我们来...……更多
...是冰雹。如果赵国能够出兵帮助韩国击溃秦军,然后获取上党一半的土地,这样的做法估计也是韩国能够接受的。赵国和韩国本来就是传统的盟友关系,在整个战国时期,赵国和韩国关系都十分好,在战国初期,因为晋国瓦解赵...……更多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括对此需要负多大的责任
...决定生死的关键一战,双方都无路可退,不成功便成仁。上党: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其实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最终是关于韩国上党郡的争夺,当时韩国国力衰微,于是秦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打下了韩国土地野王,韩国在丢失了野...……更多
长平之战失败真的是因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吗
...应该为此战失败负多大的责任呢?他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呢?上党:引发秦赵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根据《史记》的记载,秦赵之间这场战役的直接起因就是上党郡的问题。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直接切断了韩...……更多
长平之战赵括并非一无所获,讽刺他实在是冤枉
...秦国将战争的矛头指向了当时已经日薄西山的韩国控制的上党郡地区。由于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非常薄弱,很快就被秦国大军切断了联系。韩国此时非常恐惧,韩王自知自己国家根本无力抵挡秦国的进攻,所以决定将上党郡...……更多
长平之战:赵括的失误还是赵国的必然败局?
...当年那一战,绝非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赵括剧照韩献“上党”《资治通鉴》载: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更多
长平之战秦军大胜,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白起攻下韩地野王(地名),阻断上党郡与韩都城的联系,因惧怕秦国的虎狼之师,韩王命驻守上党郡的冯亭献出上党郡,而冯亭不甘心投降秦国,于是暗中投降赵国。为了扩张疆土,赵王接受了冯亭的投...……更多
长平之战的真正意义与起因
...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彻底孤立了上党郡,于是韩国使出了弃车保帅的策略,让上党也降秦。但是上党太守冯亭不愿意降秦,想借助赵国的势力来同秦国抗衡,于是率上党郡17城军民降了赵国。赵王欣然接...……更多
赵括要不要对长平之战的惨败背最大的锅呢
...近攻”的战略思想下进攻韩国,并成功占领了野王,将韩上党变成了远离本土的一块飞地,本来对上党秦国是唾手可得,但是因为上党太守冯亭的计策,将上党献于赵国,而赵国也欣欣然就就收了这块土地。秦国到嘴的鸭子飞走...……更多
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国的侧翼便暴露在秦军的铁骑之下,这部分韩国领土叫做上党。另外韩国本身同秦国土地犬牙交错,也是秦国的心腹大患,因此秦军首先发动了伐韩战争。韩国实力弱小,虽有扬名天下的劲弩军团,却依旧难以支撑羸弱的韩国防...……更多
韩桓惠王干了哪三件蠢事,加速了韩国走向灭亡
...,因为干了三件蠢事,所以加速韩国走向灭亡!一、献出上党郡,引发长平之战韩桓惠王,韩厘王之子,名然。韩桓惠王在位时,秦国多次派遣大军攻打韩国,这导致韩国的城池被逐步蚕食。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伐韩,...……更多
春秋战国:文武双全的士文化与秦国称霸之路
...要亡国的韩桓惠王想跟秦朝妥协以求生路,于是愿意交出上党地区给秦国,秦国很高兴,可是却出了岔子,原来上党的郡守冯亭心有不甘,不愿意向秦朝称臣,本该投降秦国的他跑到赵国去了。冯亭派人跟赵孝成王说只要赵国出...……更多
长平之战,赵国不管做什么都必输无疑,秦国准备做得太充分
提起长平之战,许多人都会觉的这场战争是赵国贪图上党而促成的。最后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也是因为换掉了廉颇。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了纸上谈兵的成语,但赵国真的不该打这场战争嘛?失败的原因也真的是因为赵括嘛?先来说...……更多
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靠谱吗
...典故流传至今。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向韩国的上党(在今山西省境内)发动进攻。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希望能促进赵国、韩国联手,共同抗秦。秦军大将白起目光短浅的赵王接受了上党,引...……更多
白起功勋卓越,秦昭襄王为何要赐死他?
...隔交通的韩国,领土就这样被秦军拦腰阻断,孤立无援的上党郡就这样暴露在秦国、赵国的眼中。于是秦昭襄王45年,上将军白起再次进攻韩国的野王,并迫使上党郡的人民举城投降。此时上党郡的守将冯亭心有不甘不愿投降秦...……更多
经典的“纸上谈兵”事件真实情况是什么
...争夺一块地盘——韩国先要献给秦国,后又送给了赵国的上党郡韩国献给赵国上党。是为了让两虎相争。赵国贪图小利,得到上党郡,直接引起了与秦国的冲突。年初,秦将左庶长王龄率军径取上党,打跑了占据上党的赵军。赵...……更多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是赵国主动选择的吗?一、赵国选择了硬刚?前262年,当上党郡守冯亭来投降的时候,赵孝成王和赵胜的结论是,接收上党,派廉颇防御长平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赵国庙堂一开始定的基调就是防御。长平之战开始后,廉颇防守...……更多
纸上谈兵背后的真相: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只是替罪羊吗?
...战方面,秦要比赵具备优势。事情是这样的:秦围攻韩的上党地区,韩的君王眼看上党地区保不住了,于是命人传播消息,许可上党地区的负责人向秦投降。而这一地区的守将则觉得不如投降赵国,毕竟秦的暴政太可怕。而赵国...……更多
赵国长平之战后拒不割地,一战把秦国打怕十年
...近攻”的策略,一时间得到了许多土地。当时临近韩国的上党听说秦国的军队准备前来攻打,守将冯亭知道自己不是秦国的对手,但又不想让秦国得到上党,于是便去赵国想要将上党献给赵王。年轻的赵王听此消息开心不已,想...……更多
长平之战中赵王犯了哪些错
...的军事实力,只在伯仲之间。赵孝成王接受建议,接受了上党郡的投降,这也成了他在长平之战中犯的第一个错误,如此一来,武安君白起的进攻,必定将在不远之后到来。秦历来素有虎狼之军的恶名,赵国军队虽然也丝毫不弱...……更多
长平之战与河外之战:秦国的挑战与五国的覆灭
...秦国消耗到割地求和,甚至愿意把被秦国分割到国土外的上党主动献给秦国,可是上党郡的太守却不愿投奔秦国,而是将城池献给了赵国。赵国平白无故得了十五座城自然开心,可是已经将上党视为囊中之物的秦国不乐意了,于...……更多
...义之战。白起率领的秦军,攻打韩国,将韩国一分为二,上党和新郑分裂,后援跟不上,上党很快就能成为秦国的盘中餐。这时候,赵国插了一手,接受了上党地区,摘了秦军的桃子,秦军自然不愿意,双方开始调兵遣将,在三...……更多
揭秘“远交近攻”战略下的韩国与赵国悲剧
...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占韩国土地野王,直接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韩国的重要通道,韩国好比是一条蛇,被秦国一切为二。当时上党郡的郡守名叫冯亭,是位相当刚烈的汉子,宁愿将割上党郡十七城邑给赵国换取庇护,也不向秦...……更多
揭秘长平之战:赵括并非纸上谈兵,实则有勇有谋?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统帅赵王,他难道能够推卸责任吗? 上党郡《史记》记载,秦赵长平之战的缘由,是因为秦国进攻韩国的上党,而韩国无力招架于秦国的大举入侵,于是想要把祸水东引。赵国当时对上党也是垂涎已久,于是...……更多
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导致赵国几乎亡国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韩国想献出上党向秦国求和,但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于是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赵国派老将廉颇带着大军驻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此),秦国也派白起带兵向长平进攻。廉颇...……更多
韩国为何会成为秦国首个消灭的国家?
...韩国的少曲、高平,这两地正处于太行山脉的西南方,是上党郡通往韩国都城新郑的必经之路,取下二地就是切断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是重要的边防关口,于是次年秦国又派白起攻取太行山脉通道的关口城邑,隔年再取...……更多
长平之战:赵括临危受命,历史走向的转折点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郡,上党太守冯亭祸水东引,把赵国拖下水,秦赵长平之战就此爆发。赵军主帅廉颇打了几场败仗后就坚守不出,沿高平关、丹水、百里石长城构建了三道防线,打定主意与秦军死磕。这一耗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