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7 16:5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赵国几乎是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对抗的战国,长平之战的赵国也赢得了很多同情。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与秦国对抗,真的是赵国主动选择的吗?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一、赵国选择了硬刚?

前262年,当上党郡守冯亭来投降的时候,赵孝成王和赵胜的结论是,接收上党,派廉颇防御长平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赵国庙堂一开始定的基调就是防御。

长平之战开始后,廉颇防守失利,赵孝成王却遣使前往秦国求和,而不是向列国求援。可见,赵国庙堂仍旧没有硬刚的意思,而是以为秦军会见好就收。

求和失败,还被秦国摆了一道,列国也不敢援助赵国了。赵国庙堂这才意识到秦国的真实意图,然而却将执行他们策略的廉颇换下,用了年轻的将军赵括。

赵括上任后,一味寻求速战速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讲策略调整为进攻。终于导致大败。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国庙堂一开始就没有做好硬刚的准备,屡屡被动防守;在终于得知秦军的意图之后,更没有考虑到战役要如何才能取胜,说得好听点叫寻求决战,说不好听就是送死。

而且,秦国是在占领了长平之战导火索上党郡之后,再发动的长平之战。也就是说,这是秦国蓄意发起的一场大战,上党不过是一个借口。

可见,长平之战中,并不是赵国选择了硬刚,而是秦国选择的硬刚。那么,秦国为什么要选择发动这样一场大战呢,或者换个问法,为什么秦国进攻的不是其他国家,而是赵国?

二、秦国的目标是谁?

对比赵孝成王的迷惘,秦国庙堂在赵国选择接收上党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主意: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一定要一举将赵国打趴下。

为什么把赵国当做最重要的对手呢,为什么不是前期强大的魏国,后来的楚国,还有强大的燕国呢?我们有必要捋一捋秦国的国际战略。

当战国首霸魏国衰落之后,秦国、齐国、楚国几乎同时崛起,成为战国前三强,其中以楚最强。但秦在占据巴蜀之后,利用往日的友好麻痹楚国,偷袭了黔中、武关;又利用地理突袭了楚最富庶的鄢郢之地,秦国的冒险取得了巨大成功,直接将巅峰时期的楚国挑落马下。

紧接着,战国时代来到了秦赵齐三强的时代,秦国与齐并称东西二帝,本想借此联合齐国将赵国打趴下。却不想被齐国摆了一道,秦国很快清醒过来,并主动攻齐。可以说秦国的主动,直接导致了五国攻齐的顺利开展。至此,齐国成为第三个巅峰跌落的战国霸主。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为什么不是魏齐楚硬刚秦国?因为那时候秦国还不够强,还需要依靠阴谋、借用其他诸侯的合力,但等到秦国强大时,他们已经被大趴下了。更准确的说,秦国正是踩着一个个战国霸主,才逐渐成为战国第一强的。

而现在,在战国的舞台上,只剩下了秦赵两强。秦国又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齐燕都是秦国的“友好邻邦”,自然不会轻易挥戈相向,韩魏已经只能迎接被秦国蚕食的命运,秦国独霸战国的绊脚石只剩下一个-赵国。

所以,赵国成为唯一一个能跟秦国单独硬刚的战国,不是赵国选择的,而是那个时代的选择,也是秦国选择的。

为此,秦国准备了两年之久,举国之兵。从长平之战一开始,秦国就没有打算让赵国轻易脱身。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但是,秦国还是失算了,秦国在长平之战打垮了赵国的主力,却没有打赢已经奄奄一息的邯郸之战。那么,赵国的战力究竟是哪来的?

三、强悍的赵国

赵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内政变法、只有军事改革的战国,但是却成为山东六国最后的强者,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战国变法的本质就两点:

其一,更高的行政效率,说的更浅显一点就是,国家直接管理更多的土地和自耕农,能直接征收更多的赋税用于国家建设和军费支出;

其二,更强大的战斗能力。更多自由的农民,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兵员;更多的赋税,就能制造更多的装备铠甲;更多的人才,就能在军事和外交游刃有余。

但对于三晋来说,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早在建国之前,就经历了诸卿内斗,为了把有限的土地用于战胜其他卿族,三晋在立国之前就已经改革了田制,建立了封建制度,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春秋老诸侯,他们是已经变过一次法了。

而且三晋之中,赵国的田制是最先进的;加上赵国地近北方,更多从蛮狄那里掠夺来的土地,也就没有既得利益群体。

所以,看似没有变法,战国的内政效率并不比那些变法后的战国低多少。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再说军事方面,胡服骑射大家都知道,但胡服骑射改变的不只是服装,还有军制,与赵国耕地资源少相适应的后勤供应体系。

四、武灵王的眼光和孝成王的昏庸

不仅如此,赵国的独特之处在于,赵国是七大战国之中,唯一一个在战略上将秦国作为主要对手的国家。

武灵王赵雍曾亲自深入秦国考察地理,提出了从云中、代郡进攻秦国本土的计划,虽然没有付诸实行,但无疑,赵国在战略上对秦国是重视的。而不像其他战国,要么自欺欺人的以为与秦友好,要么浑浑噩噩的只看到眼前利益,都没有看到秦国的野心。

就凭这一点,说明赵国历代国君是具有大局意识的,他们为赵国的强悍树立了目标,准备了家底。

诚然,两代幼君之后,赵孝成王的格局只有上党,却看不到国际大势,这才导致了长平之战败的很憋屈。

然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赵军对秦作战的胜利,却大多发生在孝成王和其子赵迁期间,这又是为什么呢?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子彧统计了一下,赵军对秦胜利的主要战役是以下几场:

阏与之战

邯郸之战

宜安之战

这几场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秦军主攻,赵军防守,而且几乎都是赵国的灭国之战。甚至赵国后期对燕国的作战也是燕国进攻,而赵军防守而后反攻。

所以,我们几乎可以做这样一个结论,赵武灵王和惠文王以其卓越的战略意识和能力,为赵国积攒下了封丰厚的家底,虽然赵王昏庸,但当灭国之战爆发后,赵国的丰厚家底还是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即使如此,在昏庸的孝成王和赵迁手中,赵国也仅仅是堪堪自保而已。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赵国内部矛盾突出却仍能够取得这些战役的胜利,毕竟兄弟阋于墙而御辱于外。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赵国能跟秦国硬刚是武灵王和惠文王积攒下的家底,孝成王和赵迁才没有想跟秦国硬刚,但秦国不放过强大的赵国,所以孝成王和赵迁不得不硬刚,仍旧是消极抵抗,终至国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平的地理位置,是赵国输掉这次战役的原因之一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爆发了战略决战,史称“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最后胜者是秦国,赵国在此战后失去了单独对抗的秦国的实力。本鬼个人认
2023-04-21 18:52:00
赵国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避免长平之战
...国接收这块地方。但是冯亭到了上党之后,却转手联系了赵国,把整个上党郡都献给了赵国那边。面对这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赵国自然是无法拒绝的。所以后来,赵国直接派兵,进驻上党郡,接收
2024-06-11 11:06:00
赵国号称百万精兵,秦国为何还敢主动发起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到了后期,秦国和赵国成为了当时两个最强大的国家。而赵国人口众多,粮草充足,号称拥有着百万精兵,那么秦国为什么敢对如此强势的对手发起战争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
2023-02-02 14:49:00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
...平之战就是战国从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虽然长平之战后赵国还在不停的抵抗,但大势已去,此时的赵国已经是最后的挣扎。为何在频繁战斗的战国时期,一场失败对赵国的影响会如此巨大呢?其实
2024-05-18 15:33:00
...该拿的那部分,天上从来不掉馅饼,掉的都是冰雹。如果赵国能够出兵帮助韩国击溃秦军,然后获取上党一半的土地,这样的做法估计也是韩国能够接受的。赵国和韩国本来就是传统的盟友关系,在
2023-10-29 20:08:00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而,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和一众官员商议,不如把上党献给赵国,祸水东引,让秦赵之间爆发战争,赵国就会亲近韩国并拖住秦国。赵国围绕要不要接受上党展开了讨论,最后赵国决定接受上党,并考
2024-12-25 09:13:00
长平之战的意义:促进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从韩王的命令,将上党郡拱手献给秦国。他派遣使者去往赵国,表明愿意将上党郡的城池献给赵国。赵王认为这是大利,便欣然同意。赵国此举引起了秦国的不满,秦王决定出兵伐赵。公元前260
2023-09-13 14:54:00
长平一战之后赵国真的废了吗
长平之战,主要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对抗,实际上赵国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秦国虽然赢了,但秦国国君并没有果断的下命令,导致让赵国苟延残喘,直到四十年之后才被灭国。那么赵国实际上还有一
2023-05-20 10:19:00
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改革与长平之战的成败
...的时间会相应推迟一点,也有朋友觉得秦国不一定能赢,赵国还有转危为安的机会。因为那是一种假设前提,大家只要有能支持己方观点的合理说法进行交流即可。这一次,咱们不做假设,着眼于长
2023-12-01 15: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