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7 16:5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赵国几乎是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对抗的战国,长平之战的赵国也赢得了很多同情。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与秦国对抗,真的是赵国主动选择的吗?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一、赵国选择了硬刚?

前262年,当上党郡守冯亭来投降的时候,赵孝成王和赵胜的结论是,接收上党,派廉颇防御长平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赵国庙堂一开始定的基调就是防御。

长平之战开始后,廉颇防守失利,赵孝成王却遣使前往秦国求和,而不是向列国求援。可见,赵国庙堂仍旧没有硬刚的意思,而是以为秦军会见好就收。

求和失败,还被秦国摆了一道,列国也不敢援助赵国了。赵国庙堂这才意识到秦国的真实意图,然而却将执行他们策略的廉颇换下,用了年轻的将军赵括。

赵括上任后,一味寻求速战速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讲策略调整为进攻。终于导致大败。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国庙堂一开始就没有做好硬刚的准备,屡屡被动防守;在终于得知秦军的意图之后,更没有考虑到战役要如何才能取胜,说得好听点叫寻求决战,说不好听就是送死。

而且,秦国是在占领了长平之战导火索上党郡之后,再发动的长平之战。也就是说,这是秦国蓄意发起的一场大战,上党不过是一个借口。

可见,长平之战中,并不是赵国选择了硬刚,而是秦国选择的硬刚。那么,秦国为什么要选择发动这样一场大战呢,或者换个问法,为什么秦国进攻的不是其他国家,而是赵国?

二、秦国的目标是谁?

对比赵孝成王的迷惘,秦国庙堂在赵国选择接收上党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主意: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们一定要一举将赵国打趴下。

为什么把赵国当做最重要的对手呢,为什么不是前期强大的魏国,后来的楚国,还有强大的燕国呢?我们有必要捋一捋秦国的国际战略。

当战国首霸魏国衰落之后,秦国、齐国、楚国几乎同时崛起,成为战国前三强,其中以楚最强。但秦在占据巴蜀之后,利用往日的友好麻痹楚国,偷袭了黔中、武关;又利用地理突袭了楚最富庶的鄢郢之地,秦国的冒险取得了巨大成功,直接将巅峰时期的楚国挑落马下。

紧接着,战国时代来到了秦赵齐三强的时代,秦国与齐并称东西二帝,本想借此联合齐国将赵国打趴下。却不想被齐国摆了一道,秦国很快清醒过来,并主动攻齐。可以说秦国的主动,直接导致了五国攻齐的顺利开展。至此,齐国成为第三个巅峰跌落的战国霸主。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为什么不是魏齐楚硬刚秦国?因为那时候秦国还不够强,还需要依靠阴谋、借用其他诸侯的合力,但等到秦国强大时,他们已经被大趴下了。更准确的说,秦国正是踩着一个个战国霸主,才逐渐成为战国第一强的。

而现在,在战国的舞台上,只剩下了秦赵两强。秦国又制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齐燕都是秦国的“友好邻邦”,自然不会轻易挥戈相向,韩魏已经只能迎接被秦国蚕食的命运,秦国独霸战国的绊脚石只剩下一个-赵国。

所以,赵国成为唯一一个能跟秦国单独硬刚的战国,不是赵国选择的,而是那个时代的选择,也是秦国选择的。

为此,秦国准备了两年之久,举国之兵。从长平之战一开始,秦国就没有打算让赵国轻易脱身。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但是,秦国还是失算了,秦国在长平之战打垮了赵国的主力,却没有打赢已经奄奄一息的邯郸之战。那么,赵国的战力究竟是哪来的?

三、强悍的赵国

赵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经过内政变法、只有军事改革的战国,但是却成为山东六国最后的强者,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战国变法的本质就两点:

其一,更高的行政效率,说的更浅显一点就是,国家直接管理更多的土地和自耕农,能直接征收更多的赋税用于国家建设和军费支出;

其二,更强大的战斗能力。更多自由的农民,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兵员;更多的赋税,就能制造更多的装备铠甲;更多的人才,就能在军事和外交游刃有余。

但对于三晋来说,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早在建国之前,就经历了诸卿内斗,为了把有限的土地用于战胜其他卿族,三晋在立国之前就已经改革了田制,建立了封建制度,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春秋老诸侯,他们是已经变过一次法了。

而且三晋之中,赵国的田制是最先进的;加上赵国地近北方,更多从蛮狄那里掠夺来的土地,也就没有既得利益群体。

所以,看似没有变法,战国的内政效率并不比那些变法后的战国低多少。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再说军事方面,胡服骑射大家都知道,但胡服骑射改变的不只是服装,还有军制,与赵国耕地资源少相适应的后勤供应体系。

四、武灵王的眼光和孝成王的昏庸

不仅如此,赵国的独特之处在于,赵国是七大战国之中,唯一一个在战略上将秦国作为主要对手的国家。

武灵王赵雍曾亲自深入秦国考察地理,提出了从云中、代郡进攻秦国本土的计划,虽然没有付诸实行,但无疑,赵国在战略上对秦国是重视的。而不像其他战国,要么自欺欺人的以为与秦友好,要么浑浑噩噩的只看到眼前利益,都没有看到秦国的野心。

就凭这一点,说明赵国历代国君是具有大局意识的,他们为赵国的强悍树立了目标,准备了家底。

诚然,两代幼君之后,赵孝成王的格局只有上党,却看不到国际大势,这才导致了长平之战败的很憋屈。

然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赵军对秦作战的胜利,却大多发生在孝成王和其子赵迁期间,这又是为什么呢?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子彧统计了一下,赵军对秦胜利的主要战役是以下几场:

阏与之战

邯郸之战

宜安之战

这几场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秦军主攻,赵军防守,而且几乎都是赵国的灭国之战。甚至赵国后期对燕国的作战也是燕国进攻,而赵军防守而后反攻。

所以,我们几乎可以做这样一个结论,赵武灵王和惠文王以其卓越的战略意识和能力,为赵国积攒下了封丰厚的家底,虽然赵王昏庸,但当灭国之战爆发后,赵国的丰厚家底还是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即使如此,在昏庸的孝成王和赵迁手中,赵国也仅仅是堪堪自保而已。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赵国内部矛盾突出却仍能够取得这些战役的胜利,毕竟兄弟阋于墙而御辱于外。

赵国为什么能成为对抗秦国的最后希望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赵国能跟秦国硬刚是武灵王和惠文王积攒下的家底,孝成王和赵迁才没有想跟秦国硬刚,但秦国不放过强大的赵国,所以孝成王和赵迁不得不硬刚,仍旧是消极抵抗,终至国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平的地理位置,是赵国输掉这次战役的原因之一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爆发了战略决战,史称“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最后胜者是秦国,赵国在此战后失去了单独对抗的秦国的实力。本鬼个人认
2023-04-21 18:52:00
赵国号称百万精兵,秦国为何还敢主动发起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到了后期,秦国和赵国成为了当时两个最强大的国家。而赵国人口众多,粮草充足,号称拥有着百万精兵,那么秦国为什么敢对如此强势的对手发起战争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
2023-02-02 14:49:00
...该拿的那部分,天上从来不掉馅饼,掉的都是冰雹。如果赵国能够出兵帮助韩国击溃秦军,然后获取上党一半的土地,这样的做法估计也是韩国能够接受的。赵国和韩国本来就是传统的盟友关系,在
2023-10-29 20:08:00
长平之战的意义:促进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从韩王的命令,将上党郡拱手献给秦国。他派遣使者去往赵国,表明愿意将上党郡的城池献给赵国。赵王认为这是大利,便欣然同意。赵国此举引起了秦国的不满,秦王决定出兵伐赵。公元前260
2023-09-13 14:54:00
长平一战之后赵国真的废了吗
长平之战,主要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对抗,实际上赵国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秦国虽然赢了,但秦国国君并没有果断的下命令,导致让赵国苟延残喘,直到四十年之后才被灭国。那么赵国实际上还有一
2023-05-20 10:19:00
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改革与长平之战的成败
...的时间会相应推迟一点,也有朋友觉得秦国不一定能赢,赵国还有转危为安的机会。因为那是一种假设前提,大家只要有能支持己方观点的合理说法进行交流即可。这一次,咱们不做假设,着眼于长
2023-12-01 15:47:00
战国霸权的角逐,长平之战的得失与赵王的决策
...就已经险些灭了韩国,在对赵的作战中,实力原本不弱的赵国也感到了强大的恐惧。而让赵国人恐惧的源头正是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国将士数十万。赵国也有不少名将坐镇,为何会在长平之战败得
2023-09-17 00:14:00
秦昭襄王与白起因为长平之战引发的结果,秦昭襄王临阵换帅
...为一块飞地开始,到上党太守冯亭将上党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引发秦国对赵国的大举进攻开始,再到秦国成功拿下上党郡,与赵国在长平地区发生大会战,到最后成功迫使赵王临阵换帅,无一不有
2023-08-27 06:34:00
长平之战后,燕国为什么还打不赢赵国?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45万主力大军。燕国看到这种情况后,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可是遗憾的是,他们连续发动了两次对赵国的进攻,最后都失败了。既然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燕国为什么还打不赢
2023-08-17 20: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