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5 09:13: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国大将白起率领秦军占领韩国的野王,把韩国领土切割成两部分,韩国上党地区与韩国都城新政不再相连。

面对秦国的步步紧逼,韩国自知无法保卫已经成为飞地的上党地区,只得将上党割让给秦国。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然而,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和一众官员商议,不如把上党献给赵国,祸水东引,让秦赵之间爆发战争,赵国就会亲近韩国并拖住秦国。

赵国围绕要不要接受上党展开了讨论,最后赵国决定接受上党,并考虑到接受上党秦国不会善罢甘休,让廉颇带兵前往上党一带防止秦军进攻。

其实,赵国决定接受上党地区是对的,原因很简单,不管赵国接不接受上党,秦国都会进攻赵国。

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在秦昭襄王时期通过一系列战争,消灭了除赵国和燕国以外的山东四国的实力。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通过五国伐齐,让有实力和秦国叫板的齐国差点亡国,复国后也是元气大伤,不再参与合纵伐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关起门来闭关自守。

秦国通过与楚国的一系列战争,尤其是扣押楚怀王以及鄢郢之战,让楚国彻底失去发祥地,被迫迁都于陈,楚国这个南方庞然大物,也失去了单独招架秦国的能力。

通过华阳之战和伊阙之战,秦国消灭韩国和魏国大量有生力量,使韩魏两国失去了在军事上独立对抗秦国的实力。

燕国距离秦国太原,也没有什么力量,天下就剩一个赵国能在军事上独立对抗秦国,拔掉赵国这颗钉子,是秦国君臣梦寐以求的事情,秦赵之间早晚必有一战。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早在长平之战前,秦国为了试探赵国,让秦军穿过韩国上党袭击赵国阏与,结果让在战场上没有什么经验的新锐将领、赵括他爹赵奢,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阏与之战对秦国来说,是东出以来败得最惨的一次战役,这么多年没有遇见像样的对手了,没想到蹦出来个赵国。阏与之战后秦国又多次试探,基本上败多胜少,这让秦国不得不重视赵国。

在赵国之前,韩国的上党地区阻挡在面前,要想直接进攻赵国,必须拿下上党地区。秦国专门进攻韩国的“腰部”野王,就是为了掐断韩国上党和中央的联系,逼迫韩国割让上党。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没想到上党臣民宁愿投靠赵国也不愿意归顺秦国,这让秦国火冒三丈,好家伙,我费尽心思打韩国赢得的土地,你赵国来捡现成的?这还说啥,直接开干,秦国大军直接开往上党地区。

对赵国而言,接受上党地区是有利的,并不是说贪不贪那17座城池,而是上党地区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上党是横贯秦国河东和赵国都城邯郸之间的屏障,如果上党地区归了秦国,以后秦国随时都可以兵临邯郸城下,赵国都城直接失去战略纵深。

对赵国来说,不是接受不接受上党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上党地区的地形建立稳固的防线,以防御秦国对赵国的进攻。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赵国接受了上党,这一决定没有错,然而接收后对秦军进攻的速度和力量估计不足,赵军并没有迅速部署到位。

上党守军在秦军的进攻下迅速溃败,廉颇一看上党已经无法防守,率领赵军在长平一带布防,并迎接上党臣民入赵。

秦军攻占上党后并没有停止进攻的脚步,而是继续向赵军发起进攻。

在秦军凶猛的攻势面前,赵军连续失利,并丢掉了第一道壁垒,被迫退到第二道壁垒,廉颇鉴于秦军勇猛,下令坚守不出,秦军无法再突破赵军,双方在前线对峙下来。

面对气势正盛的秦军,廉颇选择坚守不出并没有什么问题,大军长期对峙,是对后勤和国力的考验。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相比而言,秦国国力略强,但补给线更长,将粮草运往前线,需要穿过黄河、黄土高原等崎岖地形,侧面还有可能遭到赵国晋阳方向的侧击。

对赵国而言,综合国力比不上秦国,但补给线短,不容易出现危险,只要咬紧牙关坚持,消耗更多的是秦国。

秦国知道自己拖不起,为了速战速决,使用反间计,说秦人不怕廉颇,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王本来就对前线不利的情况不满,再加上廉颇坚守不出也让赵王生气,就有了临阵换将的想法。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赵国之前就是大胆启用新锐将领赵奢,出其不意打了秦国十多年不敢大举进犯赵国,如今再启用兵法娴熟的新将领赵括,说不定能和他爹一样,给秦军来个出其不意,速战速决。

赵王在秦国反间计的挑拨下,本着这些想法决定派赵括代替廉颇,迅速解决这场消耗战。

秦军得知赵国换将后,也偷偷的将战斗经验丰富的白起调到前线。秦赵双方都进行了换将,秦国换上了战斗力丰富、能力更强的白起;赵国换上了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赵括,却让战斗经验丰富的廉颇下线。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秦赵之间将领的强弱对比发生根本变化,白起用计将赵括引入埋伏圈,切断赵军后路,并截断赵军补给线。

离开坚固堡垒的赵军,被秦军包围在地形非常不利的山谷,赵军突围无望,只能就地固守,等待援军。

可是这时候的赵国,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几乎所有的精锐全都在这里。

赵军被围长达一个多月,最后强行突围时,主将赵括被秦军射杀,残余赵军投降,之后投降的赵军被白起坑杀。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兵力超过45万,赵国几乎损失了一代人,元气大伤,从此之后再难恢复。

赵国该不该接受韩国的上党?如果不接受还会有长平之战吗?

赵国在刚开始接受上党时,是有明确的战略规划的,廉颇坚守不出拖垮秦军的战略也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赵王对原定战略方针的动摇。

说白了,还是赵王年轻沉不住气,没有老奸巨猾的秦昭襄王有定力,战略眼光也不如秦国。

接收上党没有错,错就错在战争爆发后的动摇和战略失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赵国接受上党才导致了长平之战
...一天下的步伐。现在的历史认为,当年赵孝成王接受韩国上党郡实在是一个昏招,因为本来秦国的怒火是对准韩国的,可是赵国无功受禄直接让秦国将矛头对准了他,当时赵孝成王特地问两个宗室大
2024-06-13 16:40:00
长平之战前赵国该不该接受上党郡?有何利弊?
...之战的根本原因就是:秦国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导致上党郡成为一块飞地,韩国本就无法控制,韩王顺水推舟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意,违抗韩王的命令,把原本属于韩国的上
2023-07-26 14:51:00
冯亭为什么被封为华阳君?
...以北,新郑位于黄河以南,野王就是连接韩国都城新郑与上党郡的唯一通道,现在被秦国人占领。秦国占领了野王,韩国最北边的领土上党郡于是成了一块飞地,韩国为了让秦国罢兵,于是提出将原
2023-08-27 06:40:00
长平之战后上党为何没有落到秦国手里
...万,以赵国失败落下帷幕。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为争夺上党地区而发生的一场大战,秦赵都是当时最有实力的两个大国,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场大战迟早要打。既然赵国战败了,秦国大胜,想来
2023-04-22 09:57:00
...是冰雹。如果赵国能够出兵帮助韩国击溃秦军,然后获取上党一半的土地,这样的做法估计也是韩国能够接受的。赵国和韩国本来就是传统的盟友关系,在整个战国时期,赵国和韩国关系都十分好,
2023-10-29 20:08:00
赵国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避免长平之战
...韩国瞬间就被打出了一块巨大的飞地。这块飞地,就叫做上党郡。因为野王被秦国攻占,所以此时的上党郡,和韩国都城那边的陆路联系,已经被彻底切断了。从当时的战局来看,上党郡落入秦国之
2024-06-11 11:06:00
...再也无力与秦作战。而这场战役的起因,皆因一个小小的上党郡的归属问题。现在有一些人认为,如果赵国当时不贪图韩国的上党郡,就不会与秦国发生争端,更不会在长平之战中一败涂地。这个观
2023-10-24 16:47:00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赵括对此需要负多大的责任
...决定生死的关键一战,双方都无路可退,不成功便成仁。上党: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其实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最终是关于韩国上党郡的争夺,当时韩国国力衰微,于是秦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打下了韩
2023-10-08 16:08:00
...爆发的诱因是什么?真相或许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冯亭把上党献给赵国,是与秦为敌,为何其后人还能在秦国位居高位?别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且听飞鱼细细道来。我们印象中的长平之战。长平之
2023-10-25 19: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