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历史上秦朝一统六国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的战争,其中有这么一场战争相当重要,那就是长平之战。
说起长平之战,在其中参与的人很多,且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比如白起、廉颇、赵括等等。
而这场战争最终也以秦朝的胜利结束,可纵然是这样,赵国在失败之后仍然拒不割地,且秦国也没有继续咄咄逼人,这场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彼时兵强马壮的秦国也终于认识到赵国的强大。
长平之战的开始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记载的规模最大、围剿最彻底的一次战争。战败的赵国经此一战再也没有办法阻挡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战胜的秦国也再也没有碰到像赵国这样有利的抵抗,真是一战平定天下事。
同时,秦国主将白起、赵国主将廉颇、以及后变更的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也都让世人所熟知,赵括更是因为“纸上谈兵”被人耻笑千年。
公元前260年,秦国当时奉行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一时间得到了许多土地。当时临近韩国的上党听说秦国的军队准备前来攻打,守将冯亭知道自己不是秦国的对手,但又不想让秦国得到上党,于是便去赵国想要将上党献给赵王。
年轻的赵王听此消息开心不已,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一座城池,但是他的叔叔告诉他最好不要虎口夺食,万一秦国来报复就不好了。不过赵王并不甘心,又与其他人商量,最后还是决定收下这个大礼,反正赵国与秦国是世仇,还怕它不成,再说此时的赵国兵强马壮,更是不慌,
公元前261年,秦王得知这个消息后继续派王龁带兵进攻上党,准备一举拿下,赵国派出老将廉颇前去救援。可还没等廉颇到达,上党就已经沦陷,两军在玉溪河谷发生交战,赵国落败。
而后廉颇机智地往长平方向撤退,坚守在百里石长城,不管秦军怎么叫阵都坚守不出,依托着地形优势抵御秦军的进攻。
而秦军远途作战,光粮草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正面战场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弄得人心惶惶,随后范雎命人在赵国都城传播谣言道:“秦国害怕的只是名将赵奢之后赵括,廉颇也就那水平了,早晚都会被打的投降。”
年轻的赵王看见老将廉颇始终不出阵迎敌,再加上他在后方只看到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城内谣言四起,于是就准备派出赵括来领兵,替代廉颇。
决战开始
公元前260年,赵括正式出任赵军的将领位置,他一上任就把廉颇的战略部署都给更改了,想着赵国四五十万的大军,按照自己的计划,一定能够轻易击败秦军。
而对面的秦军当然也正等着赵国军队主动发起进攻,从而打破僵局。彼时秦军的将领已经换成了武安君白起,白起派出两只部队埋伏下去准备给赵军一个沉重打击。
随后,一交战秦军就假装撤退,吸引赵军到指定的地点,赵括见状满脸开心,觉得自己的策略没有错,于是就派大军压上,可是等到了秦军埋伏的地点他才发现自己的错误,赵军一下就被分割成两部分,赵括带领的那一队更是被团团围困,没有粮草、没有装备的赵军陷入了绝望。最后被秦军压缩在了将军岭与韩王山之间的一片山谷里。
赵军主力被围困的消息传到了赵王耳中,于是他立马派人前往附近的楚国、魏国,可是楚、魏两国刚刚收到赵王使者在秦国大受重视的消息,认为这是赵国在诓骗自己,根本不打算出兵。
公元前260年9月,被困46天的赵括见迟迟没有支援,决定突围,但结果当然失败,赵括本人被秦军直接射杀,赵军全部投降。
但是庞大的投降部队令秦军将领白起感到不安,于是他假装收降他们,随后在夜晚命令士兵把所有赵国投降的人都给杀掉,只留下240个年幼的人放回去传递消息,经此一战,杀神白起的名号传遍六国,秦国的强大也威震四方。
乘胜追击的秦军
长平之战后,双方达成协议,赵国割让自家六座城池和韩国的垣雍来换取和平。随后秦军开始撤退。
但谁能想到,赵国竟然敢反悔!赵国究竟有多强?以至于敢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其实,赵国这么做,也是有它不得已的理由的。当时赵王本来已经打算割地了,但是手下的大臣却反对,说道:“秦国之所以在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还愿意与赵国谈判,而不是直接攻陷,就是因为这两年秦国也损失惨重,如果我们这时候要是答应秦王的要求,岂不是让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恢复生机嘛?”
于是,赵王便同意了这样的做法——拒绝割地。
秦国听到赵国反悔的消息,一年后兵临邯郸,白起认为这时候不是进攻邯郸的好时机,并向秦昭王建议撤退,但是灭掉赵国近在眼前,这时的秦王又怎么会听此他人的意见。
随后便任命王陵为将,进攻邯郸,但赵王经过长平之战的失败,深刻认识的自己的错误,再加上如果这次自己在不好好守城,赵国就要被直接灭国。
所幸邯郸这座城池有着坚实的防御工事,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地方,赵国军民在面对灭国之危机的时候也空前团结。
直到秦军围困邯郸9个月也没有更进一步。
当时平原君赵胜出使外国开始寻求帮助,渴望在外面解决秦军的威胁,他先是去往了楚国,经过一系列的劝说,楚王终于决定出兵。而魏国则还在畏首畏尾,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出兵,无奈之下信陵君窃取虎符命令大军前去帮助赵国,因为他清楚地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一旦赵国被秦国灭掉,那么赵国附近的楚国和魏国一定就是秦国的下一个目标。
就这样,在内有赵国的军队抵抗,外有楚国、魏国的被刺,秦军不得已之下只能落败。更令秦王愤怒的是秦军郑安平带领的2万军队在魏国的包围下直接投降了。
秦国在这场战争中也深刻认识到赵国的顽强抵抗以及纵使在长平之战的大败之下还要如此力量可以抵抗,令人震惊。
同时,这场邯郸之战也就此终结。
也就是因为这一战,把秦国“打怕”十年,一直到十年后,秦军才再一次在蒙家蒙骜的带领下,来到赵国面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