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平之战中,白起除了阬杀降卒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4 21:38:00 来源:戏说三国

“长平之战”中,在赵国主将赵括被杀后,赵国军队投降,秦国主将白起除了将年龄较小的240人释放归国外,将其余赵军全部阬杀。对于白起的这种做法,不少人都认为太过残忍,就连白起后来被赐死时,都说“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那么,对于白起来说,除了阬杀之外,是否有其他选择呢?

长平之战中,白起除了阬杀降卒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与其他武将以攻城略地为目的的作战风格不同,白起作战不求攻掠土地,而是寻求最大程度的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之所以如此,除了战略需求之外,应该也与秦国的“军功爵制”有关,而这也是为什么白起一生击杀敌军达百万,最终获得“人屠”这个称号的原因。

可以说秦始皇之所以能够迅速统一六国,就是由于在白起的这种策略之下,对六国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其实又何止是赵国,在白起这种“残暴”的打击之下,六国的成年男性人口迅速下降,从而导致了国力的致命损耗。

长平之战中,白起除了阬杀降卒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根据《战国策·中山策》的记载,白起指挥“长平之战”的目的,就在于造成“赵卒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其国虚弱”的目的,从而“趁其振惧而灭之”,也就是说白起想要利用长平之战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造成国力空虚的结果,并使赵国陷入恐惧之中,然后趁势将赵国灭掉。

从这一点来讲,白起是至少要造成赵军的伤亡达到“十之七八”才算达到目的,数十万男子战死长平,赵国国力的确遭到了致命打击,可惜的是,白起想要趁势攻灭赵国的计划,由于范雎的谗言而以失败告终。

长平之战中,白起除了阬杀降卒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那么,杀降是否真的是白起当时的唯一选择,能否采用其他处理方式呢?对此,不少网友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且来看看这些方案是否可行。

1.赎买战俘。就是说让赵国用金钱粮食甚至土地来赎回战俘,毕竟秦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消耗也不小。不过,我想只要秦昭襄王和白起不是傻子,就绝不可能同意这种处理办法。

原因是长平之战秦军并非完胜,而是“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的惨胜。更何况,在赵国经历胡服骑射之后秦赵之间发生的三次战役中,两次在阙与被赵奢赶了回来,一次被齐国援军所阻,可以说完全不占上风。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战俘全部放还赵国,这些士卒在下次战争中将再次化身为劲卒,这是秦王和白起都不能答应的。

长平之战中,白起除了阬杀降卒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2.改编为秦军。也就是说将赵军降卒打散之后编入秦军,这种方式也不可能,因为风险太大。长平战场上的秦军可以说是倾国之兵了,战争结束后是“伤亡过半”的惨状,而赵国降军的数量和秦军不相上下。

在双方兵力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改编,除非白起疯了。这些降卒可是在46天没有吃饭且主将战死的情况下投降的,谁敢保证他们吃饱饭、拿到武器后的忠诚度有多少,一旦爆发兵变,对秦国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

长平之战中,白起除了阬杀降卒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3.吸收为民。就是将这些士兵全部打乱,分散安置在秦国各地,使其变为秦国百姓。似乎也不可行,三个原因:一是战国后期,由于铁器的出现,农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由此引发了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同时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持续紧张,秦国的土地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自己百姓,又哪里来的土地安置这些降兵。

二是一次性吸收数十万的成年男性,将对秦国的人口结构产生极大冲击,并不利于秦国内部的稳定。

三是民间矛盾会因此加剧,这些降兵由于家人全部在赵国,归属感肯定不会很高,而秦国将士也大量在长平战死,秦国百姓对这些赵国将士难免有仇恨,这种矛盾一旦酿成冲突,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平定。

长平之战中,白起除了阬杀降卒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粮食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重要因素。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安置这些降卒,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可是长平之战秦国也是用了倾国之力,秦国保证自己前线将士的粮草供应都成了问题,哪里来的余粮养活这些降卒。

由此可见,网友们提出的三种处理方式,其实都不可行,至于有人说将这些赵卒弄残后再释放回国,使其变成赵国的负担,且不说这种方式的操作难度有多大,就这种做法难道比坑杀能够善良到哪里去吗?

长平之战中,白起除了阬杀降卒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战略目的来讲,还是从安置难度来讲,这些降卒都非死不可,这点白起明白,秦昭襄王同样明白,而在秦王不愿意承担这个骂名的情况下,白起只能自己承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1: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平之战后,武安君白起为何要诛杀40万战俘
...人寻味:长平之战中,赵军有约40万人被生俘,秦军主将白起下令将他们活埋。本来赵国士兵似乎是有机会活下来的,这些战斗力很强的兵员,如果能补充到秦军里面岂不是两全其美吗?毕竟秦军
2024-05-25 16:10:00
邯郸之战与长平之战的结局为什么如此的不同
...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秦国“战神”白起率军在赵国长平一带同赵国
2024-02-19 20:29:00
长平之战,有上十万大军的赵括为什么突围不了
...撑不住廉颇打持久战了。在赵国换将的那一刻,秦国杀神白起也悄悄启程赶往了长平战场。全服排名第一的大神和还没有做完新手村任务的赵括就这样戏剧性的在战场上相遇了。白起刚到战场,就开
2024-06-11 10:48:00
长平战后白起建议乘胜进攻邯郸,为何被秦昭王拒绝
白起展现真正的实力,一举赢下了长平之战。但长平的故事却没有结束,本篇我们来聊一聊后续的剧情。一、40万赵军的最终结局1、白起面前的三个解决方案赵括了无牵挂地走了,而他的对手白起却
2024-03-22 20:42:00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
...过时机到了,战斗自然无法避免。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将白起带兵进攻韩国,并直接将韩国和上党郡拦腰斩断,势要一举拿下韩国,面对这种困境,韩国国君自知反抗无效,便想着直接把上党郡
2024-05-18 15:33:00
白起为什么宁死也不带兵打赵国,只因范雎使坏吗
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白起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数十年纵横沙场的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自然有更进一步,进而攻破赵国,建立不世之功的想法。然而,白起的这个想法最终还是没能如愿,当他要大举率
2024-06-10 16:02:00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决定暂时议和,谁更有道理
...,秦赵两国精锐尽出,在赵括的率领下,赵军被秦国名将白起歼灭了45万人,这是赵国参与长平之战的全部兵力了,白起只留下240个年龄很小的赵军士兵,把这些人放回邯郸报信,白起这么做
2024-12-03 10:19:00
秦昭王赐死白起,范雎不是主因
白起死时说了一句话,他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就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说完这句话,他便挥剑自刎。有不少人将这句话与宿命论联系起来,其实不然。白起一句话点出
2023-05-05 17:41:00
从战神白起看长平之战背后的故事
...后人惋惜。在众多时代中,最让人惋惜的长平之战之后的白起。不过后人给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对于他后来的被逼自刎有人愤慨君主过河拆桥,也有人直面指出白起是一个杀戮深重之人。那么白起这
2024-05-28 10: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