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为何秦王却下令撤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1 21: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长平之战,是在我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场歼灭战。这场战事发生在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国参战将士有45万人,双方参战人数合计超过百万之多。结果赵国遭受毁灭性打击,秦国一跃成为实力第一强国,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为何秦王却下令撤军

千年来无数史学家都在讨论长平之战得失,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势,催产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秦国。

长平之战存在一个最大疑惑,那就是秦将白起在坑杀40万赵军主力后,赵国危如累卵,为何秦军没有趁机占领赵国,反而撤军回国?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为何秦王却下令撤军

秦军没有占领赵国的实力

秦军因长平之战,综合国力耗损极大,虽然赢得了赵国,但是杀人一万自损八千,这时候的秦军已经是疲惫之师,不堪一击。从地理上讲,如果继续占领赵国,战线会拉得很长,后勤供应不足,如果赵国军民同仇敌忾,奋死抵抗,那么秦军可能没有占领赵国,反而取得的战果也会丧失。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为何秦王却下令撤军

天时不利

长平之战惨败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农历九月,这个时候北方地区已经进入冬季,如果继续作战对双方都极为不利。当时赵军主力被秦军围困,已经断粮46天之久,赵军被困多数阵亡。赵括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将残存的人马组织起来四处突围,结果被分割歼灭,赵括亲帅精锐强行突围中埋伏被秦军乱箭射死。如果此时白起继续进军赵国邯郸,行军到邯郸差不多就是十一月十二月之间,此时正是寒冬最冷季节,无疑于去送死。作为军事统帅,白起是能清晰认识到这一点的。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为何秦王却下令撤军

秦昭襄王下令撤军

在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被胜利冲昏头脑,也曾请求乘胜追击,继续攻打赵国,一举占领邯郸。但是当时秦国谋臣范雎曾想国君进言撤军,秦昭襄王听信了范雎的意见,并没有答应白起的继续进军请求,而是下令让军队班师回朝,整修人马。之后赵国也和秦国议和,但是议和失败,秦国国君再次令白起率军进攻赵国,却遭到白起拒绝,这让秦昭襄王感到被蔑视,再加上谋臣范雎的怂恿,于是秦王赐死了白起。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为何秦王却下令撤军

赵国仍有实力抵抗

白起虽然战胜了赵国军队主力,但是在亡国灭种面前,赵国人必然上下同心,同仇敌忾,一心对外,这场抵御秦军的作战,对所有赵国人而言,都是一次自我救赎,所以他们会尽其所有来打赢这场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秦军贸然进赵国,在陌生的战场作战,并且缺乏后勤保障,还面临着敌人的最后拼死抵抗,所以取胜概率是微乎其微的,这也可能就是亲王为何要下令撤军的原因!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为何秦王却下令撤军

赵国打算割地求饶

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消耗三年多,尽管已击败赵国,但秦军早已死伤也近半,这个时候赵国明确提出割地求饶,但是赵王自大的认为,秦军虽然胜利却不曾占领赵国一城一地,秦军退去,是因为畏惧赵国人的拼死抵抗,秦军既然已经撤退,何必还要割地求饶,所以赵国拒绝割地求饶,导致秦军再次举全国之兵伐赵,赵国最后亡国!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为何秦王却下令撤军

迫于其他各国连横抗秦的压力

面对赵国的惨败,其他诸国已经噤若寒蝉,互通信使,形成合纵连横,一致抗秦。早就担忧秦军若攻下邯郸市,必然剑指魏国,所以边上的魏国,楚国不会不为自己的存亡考虑的,秦国全军在前方和赵国作战,后方早已空虚,如果这个时候白起轻率冒进,魏国楚国联合攻秦,后果不堪设想。就算秦国把赵国灭了,对于秦国来说,已经坐失争霸天下的机会,而且其他诸侯国联合攻打秦国的,秦国会四面受敌,身陷绝境。

白起打赢长平之战,为何秦王却下令撤军

之后事实证明,秦国赵国议和失败,秦军没有舍弃攻赵,而随后魏国和楚国派兵援助赵国,秦军迫不得已撤退,直至30年之后秦始皇称帝,六国才先后被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昭王赐死白起,范雎不是主因
白起死时说了一句话,他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就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说完这句话,他便挥剑自刎。有不少人将这句话与宿命论联系起来,其实不然。白起一句话点出
2023-05-05 17:41:00
长平之战与秦赵恩怨:白起与范雎的冲突和悲剧结局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几乎是赵国全部的青壮年,白起建议秦昭王乘胜进攻赵国都城邯郸,一举拿下赵国。这时候,赵国派使向秦国求和,愿意割地献城,赵国使者来到秦相范雎府
2023-10-11 08:57:00
赵括与长平战役:战争背后的策略与权谋
...户晓,成为典故,是因为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秦国大将白起以少胜多,大败赵军,秦军斩杀45万赵军,赵国一下子元起大伤。这场战争便是著名的长平战役。按常理来说,赵国受这么大的损失,
2023-11-15 22:02:00
白起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为什么会被秦王赐死?
一,白起得罪了关外所有的诸侯国,迫使他们合纵成功长平之长后,投降的的四十余万赵兵,倒底是秦昭王要坑杀,还是白起擅自坑杀?这个问题,我们看下面的记载: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用武
2024-01-22 20:11:00
\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五十年,有“战神”之称的白起,被秦王赐了一把剑,令他自杀。白起拿起剑,抹脖子前仰天长叹道:“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之后过了会儿,又道:“我固当死。长平之战
2024-06-28 19:18:00
损失惨重的赵国是如何赢得邯郸之战的
...的赵国实在是上下一心,对秦国痛恨至极。《战国策》上白起曾经说“主折节(君主放下架子)以下其臣,臣推体(官员推心置腹)以下死士,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
2023-05-11 21:53:00
武安君白起:战功赫赫却遭赐剑,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白起善于用兵,被秦昭襄王赏识,出兵攻敌,战果累累,没过几年,白起的官职就连连晋升,从左庶长到左更、国尉再到大良造、武安君。官职的晋升也可以看出在当时奉行军功制的秦国,白起的功劳有
2024-04-30 22:21:00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为何单独放过240名童子军?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降兵40万,为何单独放过240位少年?长平之战,赵国派出赵奢之子赵括为赵军主将,与秦国的白起对战。在交战时,纵使赵括先前并没有多少出色的战绩,白起也没有对其轻视
2024-02-23 21:23:00
秦国战神白起,最终为何被秦王赐死
...、李牧等等,但是要说战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国名将白起。可是就这这样一个人却被秦王杀掉了,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听小编为大家讲解。在战国四大名将中,论战功无人能够与白起相比,白起
2024-06-21 22: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