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冯京
...林学士、扬州、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知亳州、成都等地。宋哲宗即位,累官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109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赠司徒,谥号“文简”。冯京著有《灊山集》,...……更多
许将:北宋五朝元老的不凡人生
...重许将的选择,安排他做了明州通判。在明州任职期间,王安石推行变法,需要大量任用年轻干部,他在给皇帝提交的任用名单中,原本没有许将的名字。但是宋神宗对这位状元郎许将情有独钟,就授意王安石将他调入京城,委...……更多
王安石兄弟七人谁最优秀,谁的成就最高?
北宋名臣王安石,家中弟兄七人,依次是:王安仁①、王安道②、王安石③、王安国④、王安世⑤、王安上⑥、王安礼⑦。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有两任妻子,原配徐氏早亡,生有长子和次子,继妻吴氏生有王安石等五子。下面咱...……更多
...馆藏1042年,杨寊为状元,不过这年的状元大热门,本是王安石。而且王安石殿试第一,杨寊殿试第四……但揭榜时,王安石和杨寊换了个名次,杨寊第一,王安石第四。为啥呢?王安石那天的作文写得太直了呗,让最后审卷的...……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但自己心里也知道,古代那些个大官,都不是状元出身,王安石不是,张居正不是,曾国藩和李鸿章更加不是,甚至可以说和他们一起考试的状元在他们当官的那个时代,都被他们的光芒给压住了,照这么一看,状元好像根本就...……更多
王安石:北宋杰出改革家与淡泊名利的文人
王安石除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之外,亦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改革家,其在宋神宗期间推行的变法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只是最后因为守旧派极力打压而导致变法失败。虽然王安石从离世到如今已有将近一...……更多
趣谈古代奇葩事
...。此后便形成了抢状元的惯例,神宗看上一个状元,结果王安石抢先一步将女儿嫁给了状元郎。二、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喜好美色,尤以与儿媳乱伦为乐,为了方便自己,讲儿子们一个个都派到边关地区。他的儿子也不以为耻,...……更多
王安石科举第一,宋仁宗亲自阅卷后为何大怒
...,变法者也不乏有聪明人,他们深谙急流勇退的道理,而王安石便是其中之一。想要在朝廷中推行变法,必须得得到当朝皇帝的支持,王安石想要变法,必须也得有足够强大的后盾,只是在很长的时间里,王安石没有遇到支持他...……更多
王安石:被误解的宰相,功过如何评说?
...公改革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使齐桓公早早称霸。然而王安石也辅助宋神宗改革,却被老百姓骂成“奸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提起王安石,很多人脑海中冒出一个问题:“他不是一个诗人吗?”王安石的确是一个诗人,他...……更多
王安石科考省试成绩第一名,因四个字与状元失之交臂
1042年,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省试成绩是甲一第一名,但因文章中的四个字却与状元失之交臂。省试结束后,仁宗皇帝要殿试宣唱,于是拿来试卷御览,第一名就是王安石。但是,当仁宗看到“孺子其朋”四个字时,不由得皱...……更多
王曾: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却淡泊名利
...仁宗时期,名人如范仲淹、苏轼、苏辙、包拯、欧阳修、王安石等耀眼夺目,而王曾的名字相对较少为人熟知。然而,他却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名相,其谥号为“文正”,是文人做官梦寐以求的殊荣。王曾的父亲曾梦到孔子,...……更多
他身居高职,一心为国为民,为何却被辱骂至今?
...切从实际出发”,书本的知识都是死的。作为一代文豪,王安石是个名垂千古的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除了是会写文章文学家,他还是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当然王安石还是一个哲学家,他人虽然生在北宋,但其...……更多
王安石:超越时代的改革者与思想家
...切从实际出发”,书本的知识都是死的。作为一代文豪,王安石是个名垂千古的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除了是会写文章文学家,他还是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当然王安石还是一个哲学家,他人虽然生在北宋,但其...……更多
聊聊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
...一位善于相面的河北道士贾众,认为曾公亮的脊骨像龙,王安石的眼睛像龙。按照相术的观点,人如果能得到龙的一个特征,都能位极人臣。恋慕禄位据《宋史》记载,曾公亮为人端重沉厚,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更多
此人连中三元,回乡时百姓敲锣打鼓欢迎,他却绕道而行
...能想到很多,比如范仲淹、苏轼、苏辙、包拯、欧阳修、王安石等等。但是提起王曾这个名字,许多人就不太熟悉了。但他却是北宋名相,去世后的谥号,还是文人做官都梦寐以求的“文正”。至于王曾为何中了状元还要绕道而...……更多
...曾布;例如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二程”之一的程颐;例如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北宋改革家吕惠卿;忠奸难辨的大政治家章惇;还有那位为北宋时期收复两千里失地的名将王韶。有人统计,这一榜,至少出现8位文学大家和9位宰相...……更多
北宋有哪5位大臣,去世后被追谥为“文忠”
...千古文章四大家”中。欧阳修平生喜好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等都受到他的提携和栽培,对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文纡徐委曲,明白易晓,擅长抒情,说理畅达,影响了宋朝一代的文风。此外,欧阳...……更多
盘点历史上出名的灯谜和对联
...许多关于元宵节的趣事,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20岁的时候赴京赶考,于元宵节时路过某个地方,就一边赶路一边观赏灯会。说来也是缘分,那么多的灯,...……更多
...为了说明治人对治法的重要性,一些状元在对策里都举了王安石与王守仁的例子。如道光二年(1822年)状元戴兰芬在对策中谈到保甲制度时说:“自古诘奸之法,保甲为善。然王守仁行之于明,而民恃以安;王安石行之于宋,...……更多
王安石主持变法得到宋神宗的支持,为何却被罢相两次被免职?
...轻的宋神宗决心要进行改革。于是在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让他负责变法事宜,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就此开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王安石先后两次被免去职务,最后甚至退休在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这一年,周敦颐的两位弟子也来到了京城汴梁,这一年,王安石还在地方做一个小小的官吏,这一年,嘉佑二年科举开考。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届科举梦之队: 主考官:欧阳修不用多介绍,文坛领袖,宋...……更多
王安石道出宋朝现状,看宋神宗如何应对?
上文书讲到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了一句话,直接把整个宋朝的形势给讲了出来,也证明了此次变法必然会走向失败。那么问题的关键来了,王安石究竟对宋神宗说了什么?以王安石当时臣子的地位,他又敢对宋神宗做什么吗?让...……更多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走向了失败
...临不改不行的危机。于是在这个背景下,宋神宗开始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宋神宗希望王安石的变法,能改变北宋的统治危机。但最终,王安石变法还是以失败而告终。那么,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个人认为:1、时间窗口问题...……更多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后宫成最大阻力
公元1069年,宋神宗再一次把王安石召集京城,并且任命为参知政事。王安石的此次到来主要负责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变法。宋神宗和王安石走在了一起,民间百姓高兴,朝中臣子高兴,就连后宫当中的嫔妃也都高兴万分。...……更多
聊聊饱受争议的章惇
...不例外,他步入仕途的头10年可谓是处处受憋,直到遇到王安石,他的仕途才开始顺了起来。章惇支持王安石变法当时北宋积弊日深,国势日颓,已经到了不变革就只能等亡国的地步了。宋神宗和王安石君臣二人同心同德,携手...……更多
宋神宗励精图治,为何不仅没能拯救北宋
...变现状。在变法过程中他发展了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王安石。很多人只知道王安石是一个诗人,却不知道王安石在宋朝也是位高权重的大官。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因此他和宋神宗一拍即合,宋神宗也给予王安石重任,把推...……更多
宋神宗罢废新法,为何又听信吕惠卿恢复新法?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非常坎坷,不但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扰,也经历了多次波折,整个过程异常艰难。尤其是在郑侠借用熙宁六年的北方大旱上书《流民图》后,熙宁变法遭受第一次重创,几乎到了被罢废的边缘。当时...……更多
王安石为何逼司马光写了19年的书?
司马光和王安石就是一对冤家,但是这两位可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争斗,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方针。私底下,其实他们还是很好的朋友。王安石是个改革派,一看就是留洋回来的洋学生,看什么旧的东西都不爽。而司马光则...……更多
王安石的学生郑侠,为何上书宋神宗反对老师变法?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这场变法也对宋朝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溯整个变法的过程,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得不提。那便是王安石的学生郑侠上书宋神宗反对变法,而是用《流民图》描绘了...……更多
宋神宗与王安石寻求变法改革,为何失败了
相信这首诗大家都在初中课本中读到过,王安石在大家的印象中应该是一位文质彬彬,充满了艺术气息的读书人,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是一位著名改革家,也是\"靖康之难\"的始作俑者,这不禁让人们匪夷...……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先敬罗衣后敬人,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以貌取人,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物依旧无法避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吾以言取人
2024-06-29 09:47: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