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海南省种子总站征集“海南好米”品种
...种成果、海南好米、特专型水稻……为做好今年下半年在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集中组织开展水稻品种田间种植展示评价,海南省种子总站、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公开征集参展品种。海南省种子总站拟于2023年下半年...……更多
杂交水稻育种需千挑万选
...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分子育种研究室主任龙武华等农业科学家正探索的课题。“杂交水稻实现高产的同时,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也要不断优化。既要让人更吃饱,吃的好,还要吃的健康。”龙武华在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陈...……更多
...熟的作物产量低,生育期长的作物产量高。不久前,中国科学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的研究中发现的水稻高产基因OsDREB1C打破了这个矛盾,可以打破农业生产“高产不早熟,早熟不高产”的传统,让水稻实现既高产又早...……更多
建院30年,这里为何能成为科技大师荟萃之地?
...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院士,授予终身荣誉。1994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工程院。当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同时...……更多
风吹稻浪 禾下乘凉
...居颐园举行,社会各界群众手捧水稻花束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生追求梦想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因为粮食短缺,中国曾经落后于人、受制于人。亲眼目睹过饥饿惨状的袁隆平,许下了自己一生追求的“梦想”。1973年10月...……更多
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
...种创新圆桌会)、生物育种产业化、种业服务、种业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等5场综合型专题报告会,以及种业新型创新体系暨企科合作专题报告会、未来农业产融对话等2场未来型专题报告会。大会同期设置室内展览和田间品种展...……更多
...予我们特殊使命的水稻专家,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朱仁山。他一大早从外地赶回基地,指导浸种、催芽、春播作业,忙得不亦乐乎。3年前,受罗田县“教授回乡”计划招引,朱仁山回乡建制种基地...……更多
最好的缅怀,是精神传承
...权威束缚,坚持实事求是,是从事原始性创新工作所需的科学家精神。袁隆平的这种精神,给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指引。袁隆平还有着不怕输的倔强。他独创的两系杂交水稻技术,在研发之初就遭遇到制种大面积失败...……更多
海南三亚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 【海南三亚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财联社12月31日电,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平均亩产546.7公斤。加上第一季、第二季平均...……更多
施甸县“三引三建”振兴种业
...科学院首席专家、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番兴明研究员为施甸种业发展顾问,赴施甸开展座谈交流、现场调研、繁育研究、田间课堂等协同活动10次,建优育强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目前,全县共有农业综合...……更多
寻找新质生产力 | 智慧南繁CRO育种新模式 不来海南一样可育种
...,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多家企业签约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探路智慧南繁,推进种业CRO育种新模式,助力南繁硅谷建设,三亚走出一条育种新路。三亚市天涯区海南绿一品南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制种基地,采用...……更多
苏联当年进行“人猿杂交”实验,招募了5位女性,后来结果是什么
...呢?实验持续失败开展人猿杂交实验的是苏联科学家叫伊万诺夫,他的父亲是很重视教育的,所以从小到大,都在为其寻求最好的教育,甚至还让他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深造完成之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开...……更多
科研“后浪”站C位丨种子的秘密
...…早期,韶也把能用到的诱变手段试了个遍,往返长沙、三亚等地测试,几年时间里筛选了30多万株水稻材料,但进展并不明显。“当时也想过发几篇文章、搞几个专利,让自己能得到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韶也说,...……更多
果然有种丨海南盐碱地接连闻稻花香 为全国耐盐水稻推广奠定基础
...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更多
海南榴莲今年总产量有望达到250吨
...种为金枕、干尧、猫山王等。”1月6日,在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经济作物论坛上,省农科院院长黄正恩透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榴莲鲜果进口国,我国是全球进口榴莲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榴莲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2018...……更多
“京粳香8号”在三亚首种成功
...种植。”测产专家组组长、海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效宁介绍。“京粳香8号”的进一步示范推广,不仅将丰富海南优质稻米品种资源,而且填补海南优质粳稻种植空白,对于促进海南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积极...……更多
追赶太阳的候鸟
...加快杂交水稻繁育进程,1975年,湘东制种人也来到海南三亚,踏上了杂交水稻南繁制种的风雨征程。与印象里椰风碧涛的悠闲海岛生活不同,早期的南繁生活远比想象中艰苦。“住过猪舍、牛棚,周围蚊子多、蛇蝎多,白天顶...……更多
校园科技馆里感受中国创新力量
...方舟的事迹,张怡宁心潮澎湃。“孙家栋爷爷是我敬佩的科学家!”六年级学生龙笑雨也娓娓道来,“他是‘两弹一星’元勋,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在我国自主研发的100多颗卫星中,由他担任技术负责人...……更多
...科技创新网络、科技创新驱动效应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将在三亚举行。30余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话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种业科技合作等。那么,本届大会有哪些亮点呢?30余位国内外院士...……更多
...入上的“定制化”需求?1月6日,在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围绕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功能稻米发展方向等话题同台“论稻”,分享水稻育种最...……更多
朱有勇院士团队新项目落地腾冲
...旱种”项目已落地腾冲。近日,该项目已正式在腾冲启迪科学家小镇启迪农场启动。2021年,杂交稻山地旱种技术在云岭大地多点开花,在昆明、普洱、西双版纳、临沧、文山、大理等州市示范推广种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省农...……更多
果然有种|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米杂交 历时9年繁育出“南香丝禾”获DNA“身份证”
...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更多
程攀:硕士毕业回农村,独守稻田12年育出新品种
...指导年轻人。“周天理老先生和袁隆平、朱英国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这是我坚持干育种的原因。”程攀说。2021年3月,海南南繁基地,一个历经5年选育的两系不育系稻种,因一场急性稻瘟病,让程攀和同事们...……更多
国内外农业专家齐聚三亚 共探科技引领全球粮食系统转型
...术是推动能源粮食体系转型的核心。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科学家Ismahane Elouafi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战略框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要实现这一转型,需要利用包括创新、数据和科学等一系列加速器。比如基因编辑和AI技术...……更多
聚焦良种繁育把脉“甜蜜事业”
...记者 李梦楠糖业事关国计民生。1月6日,在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经济作物论坛上,福建农林大学甘蔗所所长、中国热科院甘蔗中心主任阙友雄以《热带作物甘蔗生物育种》为题,同与会嘉宾就甘蔗育种的产业问题和科学问题...……更多
...院所。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研究所,基因组所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科研人员学以致用,把科研论文转化到祖国大地上。短短9年时间,基因组所就从3人筹备小组发展成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2岁的千人研究队伍,其中14人入选...……更多
东方魔稻,从建宁走向世界
...开辟制种基地。2023年6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领衔的“罗利军节水抗旱稻工作室”在建宁揭牌。“5月播种,8月收割,制种的每个环节,罗教授团队都会给予我们专业指导,带领我们攻克了节水抗旱稻制...……更多
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
...员授粉,观察籽粒长势。1月5日,在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上,他给与会者作了题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和杂交玉米高产品种选育》的演讲。回到育种基地,他又到地里走了一圈才回宿舍休息。这次大会上,与会专家提...……更多
做一粒有梦想的种子——山师附小1年级10班举行纪念袁隆平逝世三周年主题班会
...在开学典礼上,同学们收到了袁隆平爷爷的回信。为了向科学家致敬,传承优良的班风,山师附小一年级10班在袁隆平逝世三周年之际组织了这次活动。希望同学们做一粒有梦想的种子,“种”下种子,让梦想生根发芽,向阳而...……更多
三亚:育出好种子
2月23日,在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棉花育种专家赵国忠在观察棉花的长势。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育种基地,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育种人因为一个共同的愿景——“育出好种子”,从祖国各地来...……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本报记者 贾丽娜近日,家住海东市平安区鸿凯小区的李女士向平安街道湟中路社区反映,自从鸿凯小区隔壁的海峰地下停车场开放后
2024-06-12 01:14:00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心之所向 救死扶伤——记开封好人陈春英全媒体记者刘延超全媒体记者刘延超从医30余年,陈春英始终把救死扶伤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
2024-06-12 01:14:00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马燕报道 近日,民盟河南省委会、民盟开封市委会走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黄丝带帮教”活动
2024-06-12 01:14:00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路遇车祸东坝头镇网格员及时出手相助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鲁杰 实习生赵文清 通讯员王方鹏报道 记者从兰考县东坝头镇了解到
2024-06-12 01:14:00
本文转自:郴州日报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谢韬)“白蚁不仅成群结队地飞来,还能通过门缝钻入店内。”近日
2024-06-12 01:16:00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幼童吃消食片卡气管120调度员电话中指导急救本报讯(记者 张毅伟)“怎么办?怎么办 ?我娃上不来气
2024-06-12 01:17:00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本报记者 陈志敬 通讯员 段喜宁巍巍秦岭山下,滔滔渭水河畔,钟灵毓秀的华州,孕育出一群优秀的儿女。郑桓公在这里建立古郑国
2024-06-12 01:32:00
华侨游客脑溢血 长乐旅行社千里驰援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华侨游客脑溢血长乐旅行社千里驰援多亏处置及时,病人转危为安郑思曦(左)受获救者委托,向携程长乐区会堂路营业部送上锦旗
2024-06-12 01:35:00
本文转自:今晚报本报讯(记者李倩)近日,津南区行政复议机关受理了一起行政处罚类复议案件。该案系市民林某在小区遛狗时未牵绳
2024-06-12 01:56:00
本文转自:今晚报红桥区十三段社区白翼志愿服务队奉献真情青年志愿者 辖区服务队红桥区十三段社区活跃着这样一支志愿服务队,队员相对年轻
2024-06-12 01:56:00
本文转自:今晚报本报讯(记者张家民 通讯员李红飞)近日,一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七旬老人独自离家来到滨海西站乘车,天津铁路公安处滨海西站派出所民警发现后及时联系到老人家属
2024-06-12 01:56:00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林楠特近年来,预付式消费成为一种热门消费方式,但也引发了不少纠纷。为正确审理相关民事纠纷案件,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2024-06-12 01:56:00
电箱锈蚀倒路边
本文转自:今晚报镜头说事电箱锈蚀倒路边市民高女士反映,河西区大沽南路吉盛路天桥下人行道上,一米多高的金属电箱锈蚀严重,根部折断倾斜,倚靠在护栏上,有碍观瞻。本报记者 刘波文并摄
2024-06-12 01:58:00
分道线混乱 驾驶人蒙圈
本文转自:今晚报紫金山路部分路段分道线混乱 驾驶人蒙圈编辑同志:我向贵报和《政民零距离》栏目反映,河西区紫金山路上,道路施划的分道线特别混乱
2024-06-12 01:58:00
本文转自:今晚报途中发生争执 乘客被赶下车T3出行对司机做出永久封禁处理编辑同志:6月1日9时左右,我父亲和我姐姐带着我女儿打了一辆T3出行的车
2024-06-12 0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