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雍正帝:勤勉改革与骂名的背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5 22:32:00 来源:戏说三国

雍正一直以来都是影视剧的素材人物,关于其弑父夺权和滥杀功臣的故事也是经久不衰,以至于他往往是作为小说或者影视剧的主角登台的。随着各种演义对雍正帝的描述,我们见识了这位勤勤恳恳的皇帝在即位十三年内光批奏折就写了一千万字,相当于平均每天两千多字。不光如此,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吏治改革,首次实行改土归流,而且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税收方面实行摊丁入亩等政策。

雍正帝:勤勉改革与骂名的背后

雍正皇帝被称为勤勉皇帝,他避免了“胡虏无百年之运”,得到了国外学者的一致称赞:要是没有雍正,大清早亡了。即便如此,雍正帝在民间也留下了几个污点,导致骂名不断。那么他做了哪些坏事呢?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雍正帝:勤勉改革与骂名的背后

第一件事是追讨国库亏空。由于康熙年间,国家富裕,滋生了不少官吏的腐败,中央和地方官员多次擅自挪用国库公款,导致雍正年间,国库亏空!在加上康熙帝曾经承诺百姓,永不加税,使得国家财政窘迫不已,雍正帝意识到了明朝的灭亡就是国家财政出了问题,所以他下定决心追查官员们的欠款。并且严令要求补齐三年内的所有亏空,为了达到目的,他对自己的宗亲都进行了严查。郡王们为了还钱竟将家中的珍贵器物变卖,雍正帝为此抄了许多家,杀了不少人,因此落得个滥杀功臣的名誉。

雍正帝:勤勉改革与骂名的背后

第二件事是一体纳粮制度的实施。雍正之前,读书人和官员都是免征税收的。因为士大夫辅佐王朝,才能使得江山永固。但是,雍正帝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在减少百姓税收的前提下保持国库收入,就把矛头指向了士大夫官员们,这样的政策在历史上绝对是头一次实行。此举也严厉的打击了一些顽劣士族和地方豪强,当然这项政策也惹怒了不少读书人。

雍正帝:勤勉改革与骂名的背后

还有一件事就是大兴文字狱。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雍正帝通过这种方式压制了汉族文人,而且他性格易猜忌,常常会觉得这些读书人们要存心陷害诋毁他,所以不止一次的大开杀戒,这样尽管使得百姓们不会再有过激的言论,但也在百姓心里留下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形象。他这样的做法得罪的是千万百姓大众和读书人。所以落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是十分差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5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雍正皇帝要江山垂千古,就不怕身后骂名滚滚来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选拔出一个最勤劳的皇帝,除了雍正,肯定没有第二个入选的。雍正只做了十三年的皇帝,所干的事情,却比做了三十年皇帝的人还要多。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常常加班熬夜。每
2023-11-17 10:42:00
康乾盛世背后的雍正:一个被忽视的承上启下者
...帝的英明盖世,却忽视了在他们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雍正皇帝。虽然雍正王朝在康乾两朝的耀眼光芒下,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但可以说没有雍正皇帝,便没有“康乾盛世”。而雍正在自己临终之
2023-11-21 05:11:00
雍正皇帝:康乾盛世背后的关键人物
...后世称作圣明的君王,其中创造了“康乾盛世”的康熙、雍正与乾隆皇帝算是最为知名,不过康熙与乾隆两人都被称作是“千古一帝”,而夹在中间的雍正在知名度上就多少有些不如,但其实康乾盛
2023-11-01 07:44:00
雍正皇帝的悲哀:子嗣稀少与兄弟反目
...、高瞻远瞩的皇四子胤禛最终夺得皇位,继位为帝,是为雍正皇帝。公元1678年出生的胤禛于公元1722年登基,并于公元1735年驾崩于圆明园,在位13年,享年58岁。一、母子关系
2023-12-12 14:30:00
雍正即位后革延续清朝盛世,为何却一直被骂?
在清朝12位皇帝中,雍正的在位时间并不算长,尤其和他爹康熙、儿子乾隆比起来。因此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清朝的盛世似乎与雍正没多大关系,甚至连“康雍乾盛世”,都被人们简称为“康乾
2023-06-11 10:59:00
为什么说只有雍正算是清朝的明君
...统封建王朝,传十一帝,享国276年。其中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比较有名的清朝皇帝,在位期间更是将清朝推举到了鼎盛状态,可为何只有雍正才算得上清朝的明君?其一,实际上明清
2023-06-11 10:03:00
康熙遗诏揭秘:雍正的继位与权力斗争的背后
...让康熙帝犹豫不决。那为何最终却选择了四阿哥胤禛呢?雍正皇帝首先不算嫡长子,而且当时的名气更没有八阿哥大,武功方面也没有十四阿哥出色。所以最终雍正继位,也是让很多人颇有微词。更
2023-09-08 22:05:00
雍正偷偷处死一人,乾隆因此稳坐60年江山,自己却受百姓指责
雍正皇帝在清朝历史上向来是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的铁腕手段和果断决策,让清朝在他执政期间步入稳定,为继承者乾隆铺就了数十年盛世的基础。然而,世人不知道的是,这位冷静而强硬的皇帝竟然
2024-11-03 09:31:00
弘时之死与雍正有何关系
...世”是清朝发展鼎盛时期。这段繁荣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
2023-06-14 15: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