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如何正确挑选调味料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30 14: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货架上,酱油、蚝油、鸡精、盐、醋琳琅满目——

如何正确挑选调味料

如何正确挑选调味料

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几乎大家天天都在吃。

那么,有没有简单、好记、好用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挑选出健康、美味、安全的调味品呢?

挑选调味料的4大原则

多选天然调味品

天然调味品,简单来说就是以天然食材为原料,制作出来的调味品。比如,用高粱、麸皮酿造的醋,用大豆、小麦酿造的酱油。

配制调味品,则是指以天然调味品为主要用料,添加各类用于调味、增色、营养强化等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制成的调味品。比如用冰醋酸和水配制出的酸味调味汁(配制醋)。或者用50%以上的酿造酱油,添加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酱油调味汁(配制酱油)等。

天然调味品比起配制调味品来说,往往滋味更香醇,而且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更丰富。因此建议大家优选天然调味品。但这不意味着配制调味品就有害,只要是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合格产品,都不会对健康有危害。

有些朋友担心不小心买错产品,买到配制醋、配制酱油,其实大可不必。

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原本作为配制食醋、配制酱油标准的商业标准SB/T-10337-2012(配制食醋)、SB/T 10336-2012 (配制酱油)已经废止,酱油和食醋生产企业不得再生产销售标示为“配制酱油”“配制食醋”的产品。配制醋、配制酱油已经按照国标GB31644-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的标准,作为“复合调味料”来进行管理了。

这意味着,如今您能在市面上买到的写着食醋和酱油的产品,都是酿造食醋、酿造酱油。

选择配料表种类单一的调味品

单一调味品,可以理解为只包含一种味型的调味品,如盐、醋、酱油、味精等。复合调味品则是指用两种或以上调味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相应工艺加工制成的可呈液态、半固态或固态的产品。如蚝油、鸡精、调味料酒、酸性调味液产品等。

之所以不建议大家用太多复合调味品,一方面是基于前述提到的天然调味品和配制调味品的区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复合调味品中含盐量、含糖量并不低,却往往因为“隐形”而被人们忽略。但合格的复合调味品本身的安全性没有问题,只需注意最好不要叠加使用即可。

在使用了单一调味品后又叠加使用复合调味品,摄入量大时就更不利于控制血压、血糖的稳定。比如,炒菜时已经放了盐,还放鸡精、蚝油、生抽等。殊不知,鸡精中有大约30%的食盐,蚝油和生抽的含盐量也在10%以上。

按照不同调味品的品质指标选

不同的调味品,人们对其“优秀”的衡量标准不同。比如酱油,重在一个“鲜美提味”,我们在选择时就要看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含量越高,味道越浓郁鲜美;醋,重在酸香,我们在选择时就要注意看总酸度这个指标,总酸度高的酸香味更浓。

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选低盐、低糖产品

现代人普遍受三高、四高的威胁,因此即便是用量小的调味品,也建议大家尽量选低盐、低糖的产品。这时,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无论哪种调味品,其配料表中的各种成分都是按照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排第一位的,就是最主要成分。而营养成分表中更详细地给出了盐、糖的含量。

注意: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就代表添加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的总量,通常调味品中就仅指添加糖量(蚝油中有少量淀粉)。“钠”代表食盐的含量,钠和食盐的换算公式为1克钠=2.54克盐。

还有一个冷知识:不仅酱油、蚝油、鸡精、味精、各种酱中含有钠,就连醋里都有钠。

接下来,我们来盘一盘,各种调味品如何快速“择优录取”。

这5种调味料这样挑

盐没有什么味型的变化,所以选择上以健康为目标。

如果家人有高血压,或者平时吃盐多、想要控制高盐饮食带来的健康风险,推荐大家选择低钠盐。

普通家庭推荐大家优选加碘盐。这是因为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沿海地区因为吃海鲜较多,碘摄入量比内陆略高,但仍存在不足),人们每天摄入碘并没有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碘参考摄入量,120 ug/d。

看总酸度,总酸度越高,风味物质越多,营养价值通常也越高。而且由于酸度高,抑菌性强,就没必要用较多的盐和防腐剂。总酸度要达到3.50%以上才算合格,山西老陈醋的总酸度超过了6%。

看原料。酿造醋可以用高粱、大麦、糯米、籼米、麸皮等粮食,也可以用葡萄、苹果等水果,还可以用酒来酿造白醋。不同的原料决定了其香型和味觉体验不同。

粮食醋通常酸味更浓郁醇厚,比如山西老陈醋;米醋相对清爽;水果醋带有果香和甘甜;白醋则滋味相对寡淡,香气不足。具体选哪种,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偏好来。

烹饪需求。有些美食需要特定的醋来制作。比如拌凉菜通常要用白醋,不染色,更爽口。

如果单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山西老陈醋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总酸度高、含盐量低;而且由于酿造时间长,其中氨基酸态氮(鲜味)、黄酮类物质(有抗氧化作用)的含量也更高。

酱油

分级

在酱油的挑选上,国家已经提前帮我们做好了功课,我们只需要“抄作业”就行了。国标GB 18186-2000规定,根据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同,将酱油分为特级、一级(≥0.70%)、二级(≥0.55%)、三级≥0.40%)。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8%,滋味也最鲜美。

含盐量

酱油也含盐。为健康考虑,我们应当尽量选择钠含量更低的酱油。大家可以在特级酱油中对比,选择钠含量更低的那种。有些酱油上有减盐、薄盐的字样,也可以优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酱油营养成分表中分量可能不同,在比较钠含量时应该先换算成相同的量。例如,某特级酱油营养成分表标注为“每10毫升中含量”,另一种特级酱油营养成分表标注为“每15毫升中含量”,在对比时就需要先换算。

蚝油

蚝汁含量

蚝油的主要原料就是蚝汁,而蚝汁自带鲜味。因此蚝汁含量越高,蚝油味道越鲜。一些产品会特别标注蚝汁含量。如果没有标注,可以看看配料表,蚝汁若排在第一位,代表蚝汁是含量最高的成分。

含盐、含糖量

为了味道更鲜美丰富,蚝油中还含有盐和少量糖等。如果需要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那就尽量选含盐、含糖较低的产品。或者在使用蚝油烹饪时,减少食盐的用量。

要注意,由于蚝油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保存不当很容易变质。建议大家按照说明,将开封后的蚝油放入冰箱冷藏。

鸡精或味精、菌菇粉等增鲜调味品

不少朋友喜欢用鸡精、味精、菌菇粉等来提鲜增味。选择这类产品,注意2个指标。

主要增鲜物的含量

具体来说,由于鸡精、菌菇粉中通常都含有其他一些用于调味、增鲜的调味品或食品添加剂。所以,如果购买鸡精,可以选鸡粉、鸡肉在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如果购买菌菇粉,就选择菌菇等配料靠前的。这样我们至少能买得“物有所值”,是真的在为这些有鲜味的食材买单。

含盐量

这类产品中含盐量往往不低,用它们时不仅要注意减少食盐的用量,还要挑选含盐量更低的产品。方法依然是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在此不再赘述。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3个味精相关的小知识:

①味精的成分谷氨酸钠,并不是什么化学合成物,而是各种肉类、海鲜、菌菇中都含有的谷氨酸和盐结合后的产物。

②鸡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鸡精并不比味精更健康。

③味精导致脱发、癌症等都没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可以认为是谣言。

(来源:科普中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医生提醒:血糖高的人,与蚝油有关吗?这3种调味品,少碰3种高钾菜!
...我们应该防止摄入鸡精这种调味品,鸡精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固然能够增加食物的口感微风味,但却躲藏着许多安康风险。鸡精中含有大量的钠,过量的钠摄入会招致体内水分滞留,增加心脏和
2024-04-02 10:17:00
调味料也能影响血糖?快来看看!
...的稳定血糖的重要环节。除了合理的饮食习惯,正确选择调味料也能帮助控制血糖。在本文中,我将与您分享几种调味料对血糖的影响,赶快记下来吧!哪些调料对血糖有有利影响#01肉桂肉桂是
2023-08-29 10:33:00
癌细胞喜欢的“调味品”,鸡精、酱油都在列?这3种确实应少用
在日常烹饪食物过程中需要加入调味料,否则原本寡淡无味的食物很难吸引人的味蕾。不过,在调味料的选择上要谨慎点,并非所有调味料都安全。有的人还说鸡精,味精或者酱油不宜经常使用,否则会
2024-11-04 09:02:00
中国癌症高发,是蚝油惹的祸吗?医生:这3种调味品,别再滥用
...只要到正规商超购买,就不用太担心安全问题。但要注意调味料中可能存在隐形盐,避免因为使用调料而导致盐摄入过量。而厨房中要避免的调料应是变质花生酱、鱼露和土榨油,当然,高端食材往
2024-12-09 22:53:00
餐桌上的致癌物有哪些
...有害物质,长期食用都可能增加致癌风险。要是有食物、调味料能“永葆青春”,那才该担心里面加了多少添加剂!因此蚝油开盖后,比较合理的储存方式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并尽量在3个月内用
2023-06-27 15:16:00
蚝油不是万能提鲜油,切记“5不能”,做错了坏得快,做菜也难吃
...可口。蚝油不宜置于高温环境中保存。蚝油是一种常用的调味料,由蚝(即牡蛎)提炼而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在高温下容易受到破坏,导致蚝油的营养
2024-05-14 13:33:00
蚝油“加热”会致癌?不妨了解下真相
...辣调料、醋、糖等调味品混合使用因为这些辛辣和糖醋等调味料本身气味就比较重,会掩盖蚝油的鲜味,同时还会存在蚝油独特的风味摄入,调味品过多也不是什么好事。③食用蚝油要适量蚝油是含
2022-12-12 11:55:00
继成为鲜味剂的酱油之后,增鲜新产品“松茸鲜”来自大自然的鲜味
...,也许并无明显差异。但海滨地区的厨师们有一个特别的调味料:海肠粉,能够显著增强菜肴的鲜美。海肠经过晾晒后磨成粉,撒在出锅前,便能吸引鲜味前来。据说,许多沿海地区至今仍然延续着
2024-05-18 10:43:00
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和蚝油有关?蚝油真的致癌吗?牢记3个注意
...“蚝油的秘密:不仅仅是调味品”蚝油,这种深受喜爱的调味料,源自中国广东,历史悠久。最初,蚝油是通过慢火熬煮新鲜牡蛎肉制成的,保留了牡蛎的鲜味和营养。传统蚝油制作讲究,需经过挑
2024-05-28 17: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吃进去的东西,什么时候排出来更好?原来肠道运输时间这么重要
同样吃一顿饭,为什么有的人排泄快,有的人排泄很慢?哪种更利于身体健康呢?这就不得不说说“肠道运输时间”了,那么,这个时间又是什么
2025-10-09 18:15:00
科普 | 菏泽市妇幼保健院:无症状≠无风险,胃肠镜筛查不可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孟祥超“没感觉、不难受,干嘛要做胃肠镜?”“听说胃肠镜很难受,想想就害怕...”“等有症状了再说吧
2025-10-09 13:13:00
2025年褪黑素十大品牌综合评测:科学助眠与神经修复产品排名与深度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群比例正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快速入睡”的短期解决方案
2025-10-09 10:28:00
科学抗衰新纪元!2025年度十大NAD+补充产品推荐与选购指南
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衰老不再被视为一个模糊、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而是可以在细胞和分子层面被认知、测量并干预的生物学现象
2025-10-09 10:30:00
双节赖氨酸热销款闭眼入,孩子长高增高挑食选它
家长群里常能看到 “花几百块买的儿童赖氨酸,孩子吃半年没长高还喊胃不舒服” 的吐槽。市面上儿童赖氨酸品牌超 150 个
2025-10-09 10:31:00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