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教学与研究第344期)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01 15: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周学芳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就目前而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课堂教学基本停留于我教你唱的层面上,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这种过于简单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很难培养,不能有效发挥音乐课程中美育和德育功能。作为小学教师而言,要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建立乐感。因此,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注重学生音乐感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为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

小学音乐课本的乐曲欣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因为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如果一次教得太多,学生往往难以消化,很有可能在听了一段音乐之后,没有新的知识或者情感体验,而表达自身情感更是无从谈起,久而久之就会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产生厌烦甚至恐惧的情绪,甚至发自内心排斥音乐课。因此,教师在教学生歌唱或欣赏作品之前,教师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训练内容应从节奏、视唱、识谱、曲调甚至乐器的介绍、音乐史的讲解等方面着手,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使学生在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欣赏音乐作品和音乐知识。

二、通过动作绘画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主要是通过学习音乐内容而形成的情感共鸣。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知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旋律的美妙,以此来促进乐感的形成。因而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动作绘画的方式巧妙地引入到教学中来,用具体而形象的动作代替抽象的音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将音乐之美用动作绘画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深化学生的音乐体验,这将大大优化音乐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动作绘画的方式能够对音乐有个更为深刻的感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当教学《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因为歌词很简单,通俗易懂,旋律也比较轻快,因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在对歌曲进行欣赏教学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通过绘画的方式使歌曲的内容表现出来,为了激发他们感受音乐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欣赏音乐的美,如此学生就能透过音乐作品感受到春天的美景,从而使学生对春天充满喜爱与渴望之情。

三、利用歌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乐感

学唱歌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有很多音乐教育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歌曲,艺术性比较强,准确把握歌曲的整体风格、表现手法和音乐形象有助于学生乐感的形成。比如节奏和旋律的重复,装饰和变声的运用,力度和速度的变化,都可以成为培养乐感的重点,教师应当对这些歌曲中的关键词有个准确的把握,并以此来设计出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手、眼、耳、脑等不同的器官得到协调,使学生的愉悦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受到音乐的熏陶。

比如在教授《我爱银河》一曲时,教师首先,为学生播放了这首歌曲的录音,用《我爱银河》优美的旋律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与歌曲形成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教师带领学生从细微处着手,对歌曲的连音、延音、低音等元素进行挖掘,并且采用灵活的方法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对这些音乐元素的表现意义进行分析,从而对音乐表情有个更加深刻的认知,感受《我爱银河》这首音乐作品那优美、婉转的旋律美,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热情、明朗的情绪;然后,抓住歌曲的旋律动机和节奏型或旋律走向,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然摆动,并在音乐中进行联想和想象,如此一来,学生的乐感自然就会得到培养。

四、利用打击乐器演奏,培养学生的乐感体验

怎样让他们把这些课堂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也当成自己心爱的“玩具”并有效地利用起来呢?应该抓住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让他们通过探究这些“玩具”的节奏变化,尝试着创造音乐。就打击乐器的教学而言,首先应该掌握每一种打击乐器发声特点和演奏的方法。对学生而言,在对每一种乐器的接触和熟悉过程,也是学生逐渐形成乐感的过程。

比如,在教学《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在伴奏之前,教师应该先为学生普及关于双响筒这一打击乐器的一些常识,让他们了解双响筒的结构、发声技巧及演奏技艺。等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练习双响筒并为歌曲伴奏,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操作乐器培养自身的乐感。通过这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不仅演绎出了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也培养了学生们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还让他们在玩中体验到学的乐趣,从而真正的培养了学生的乐感。

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情境教学法在各科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音乐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感受音乐,使音乐教学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如此一来,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就可以在良好的情境中被激活,促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中,主动地对音乐中的内容进行体会和领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优化音乐学习的效果。

比如在《苗岭的早晨》的教学中,这首乐曲是小提琴独奏,将苗岭早晨的美景用优美的小提琴旋律表现出来,赞美了苗岭人们的幸福生活,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了苗岭的美好景色,在乐曲的渲染下,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系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生在观看苗岭美景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音乐所塑造的美妙意境,这对学生乐感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六、加强音乐欣赏,做好课堂引导

欣赏音乐是培养乐感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应通过选择合适的欣赏曲目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欣赏音乐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参加音乐会,尽管学生难以亲身体验音乐会的现场演奏,但是多听音乐录音、多看音乐视频也能够实现乐感的提升。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如你喜欢这首乐曲吗?原因是什么?这首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是优美抒情或是忧伤低沉还是轻松活泼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鼓励,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就要予以肯定和表演,即便学生出现错误也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和指责,而是应当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其进行耐心的指导,让学生树立起学习音乐的信心。

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各种音乐知识,为学生乐感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动作绘画、创设情境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乐感,并且鼓励学生多欣赏音乐作品,做好课堂引导工作,使学生的乐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17:46: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对小学语文老师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通过数年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好中国古典诗词课,不仅要在教案上、课堂上用足气力,还要注重在课本之外下工夫。北宋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
2023-10-24 10:14:00
...天真、活泼,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并能科学、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
2023-12-27 00:39:00
...课堂体态律动教学作出了重大突破,打破了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的知识框架,因而体态律动和音乐课堂进行融合,音乐老师需要更高水平的专业要求。音乐老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
2023-11-01 09:34:00
本文转自:丽江日报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作者:杨兴媛在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教师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促进学生学习课本中的音乐知识,还要根据课程标准的
2023-03-15 09:33:00
...也就是说,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不仅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性的培养也要并重,只有同时注重基础知识和学习积极性、兴趣性的培养,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
2023-08-09 15:09:00
...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其更好地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而对于音乐能力尚可、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为其设定中等难度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深入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的前提下,
2023-05-31 09:14:00
...雨看来,配乐读课文的感觉很奇妙,仿佛身临其境。通过音乐教学,程佳佳看到了孩子们对生活的向往。“课堂的收获是双向的,我带给学生新鲜有趣的知识和音乐感受,他们则把真诚、细腻的情感
2024-05-31 02:14:00
同心同德,开拓创新——阳光小学开展艺体大教研活动
...行。本次活动由窦伟主任主持。首先是侯真真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狮王进行曲》。这节课在动物狂欢节的情境中开启。通过教师引导,体验管弦乐的魅力。《狮王进行曲》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
2024-03-23 10:19:00
...考内容。从文化发展角度看,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既是丰富声乐教学内容、强化声乐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践行“传承弘扬传统音乐文化”职责使命的现实需要,对教师音乐文
2023-11-26 05:2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