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岑巩县
跻身全国水稻制种产业第一梯队
技术员在岑巩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查看水稻育苗生长情况。 杨启志 摄(贵州图片库发)
岑巩县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国家级制种基地奖补县”,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2022年,岑巩实现制种规模3.55万亩、产量780万公斤的“双突破”,跻身全国水稻制种产业第一梯队。
做足“土地”文章。岑巩县通过人大立法,设立水稻制种基地保护区,对土地资源进行集中代管分配,促进制种基地集中连片发展。今年以来,全县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3.74万亩,形成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种子生产基地6个。
做足“人才”文章。聘请中国工程院胡培松院士为全县种业发展顾问,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深化与省水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育种联合攻关。同时强化培训指导和技术服务,全县有高级农艺师18人、一线农艺师60人、制种农民技术员295人、“土专家”85人。
做足“共建”文章。坚持走“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之路,引进广西兆和种业公司共同成立贵州兆丰种业公司,推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制种全产业链发展,破解了过去几十年的“代制”问题。
做足“增收”文章。通过提高收购单价、推行接茬轮作等措施,每年给群众带来经营性、财产性和务工性收入超过1.6亿元。同时,建立健全水稻制种产业的保险机制,每年各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制种产业保险约370万元,消除了企业和农户的“后顾之忧”。
做足“带动”文章。打造县内“一核两翼”水稻制种产业基地,带动县内11个乡镇(街道)共同发展。同时,推动以岑巩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的镇远、三穗、天柱、玉屏、江口、松桃6个县发展水稻制种2万亩以上,努力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2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