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袁崇焕不死清朝就入主不了中原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4 15: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首先,明代亡于李自成,不是清,袁崇焕死亡十四年,清代依旧只在关外,所以如果不是吴三桂投降,清代很难打进关内,和袁崇焕是否活着没有关系。

袁崇焕不死清朝就入主不了中原吗

崇祯面临的是个一人厦将倾独木难支的局面,内忧外患的现实。不杀袁崇焕,袁崇焕能抗多久?是个未知数!袁崇焕能独挡一面,而围剿李自成的孙传庭潼关一战把李自成差点灭了,使李自成大伤元气。而袁崇焕经历多次与清军的交战,并没有使清军受到严重的损伤,所以说,崇祯陷入两面挤压,结果是自己的大军越打越少,国库耗空,反观清军和农民起义军却越打越多,所以说杀不杀袁崇焕都支撑不久了。

其次,即使袁崇焕活着,在明代内有党争,财源耗竭,兵失将亡的情况下,想保住明代凭袁崇焕一人之力是独木难支。光防御清代就已左支右绌,更不用提镇压农民起义。除非孙承宗、毛文龙等都在,能有大量兵源财源供给,否则明代灭亡是迟早的事。

还有人在争论袁崇焕是不是军阀,这就很胡说了。如果袁崇焕是军阀,那就应该像左良玉一样拥兵自重,任凭清军进攻关内绕道进攻北京,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地盘就行。崇祯皇帝也就能杀死或者逼死袁崇焕、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这些忠臣,那些不听话的骄兵悍将,他都没办法。

换成左良玉,北京危机他最多做做样子救援,自己必然万军保护留在辽东,崇祯皇帝能奈他何?真以为来几个钦差就可以拿下真正的军阀?钦差要么被收买,不能被收买就被意外身亡,崇祯皇帝真有胆量逼迫那些拥兵自重的军阀?这种欺软怕硬的皇帝,才是明代灭亡的首恶。不停换内阁大学生,不停换兵部尚书,就像一家公司总是换总经理换业务部经理,还能不垮?可敬的袁督师,让我想起元代宰相脱脱,不是脱脱太听话,手握百万元军必然消灭张士诚,哪里有元代很快灭亡?

忠臣误国,就误在太听话,选择忠于昏君,而不是选择忠于江山社稷。

袁崇焕威名远播,宁远城之役炮石击伤努尔哈赤,追踪导致其在回师途中身亡。最终以两万明军干趴下十几万八旗兵。后来皇太极继位,一看这明显干不过袁崇焕,就使用了离间之计,最终使得袁崇焕被押到菜市口,准备凌迟处死。

1630年9月22日,京城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倾城而出,去围观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当时刑场上的画面,令人惨不忍睹!袁崇焕竟然被刽子手活活凌迟了3000多刀。据说,每割下袁崇焕的一块肉,都会遭到数万人的哄抢、生吃。之后他的身体还被剖肠破肚,连内脏都被挖出来,被围观的群众撕咬,更有甚者,有人还将他的骨头,用刀斧砸得粉碎……

凌迟处死,是古代最惨无人性的刑罚。被处以此刑的人,就相当于被“千刀万剐”了一样,残忍至极。据史料记载,在明代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制定了极为严苛的《大明律》。据说,在凌迟处罚中,最恐怖的割法就是3543刀,而袁崇焕就是以这种方式被处死的。

就这样袁崇焕被一片一片的生吃了,可怜这一代忠臣!但最可怜的是那些老百姓,他们不分舆论真假,道听途说,不辨真伪,无形之间充当了杀害袁崇焕的刽子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崇俭麾下名将很多,张献忠陷入绝地
...孙传庭,让他们尽快消灭已经元气大伤,几乎陷入绝地的李自成。崇祯爱面子,不想承担议和的责任,战斗还是议和,他犹豫不定,导致卢象升阵亡。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起兵,罗汝才率数千
2023-08-22 06:20:00
盘点崇祯时期,农民起义军头目投降明朝的知名将领
...忠、罗汝才都被明朝成功招安过。包括两任闯王高迎祥、李自成也有过在车厢峡投降的经历。不过,这些明朝眼中的巨宼们,所谓的投降,或被招安全是虚假的,只是形势不利时的骗局。他们注定跟
2023-03-08 18:38:00
崇祯如果迁都,是不是就能救大明?
...军给予明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例如弘光元年大败于满清的李自成,仍然能轻松把左良玉赶出湖北。钱粮上就更不用说了,朝廷穷得连守京师的钱都拿不出来。这其实也是崇祯一朝,流民军抚而复叛的
2024-11-01 10:43:00
南明何腾蛟为什么被后人诟病
...性比较大。在此时,遇到了事关南明生死的一次抉择——李自成的农民军残部请求加入明军抗击清军。李自成的农民军可是逼死了崇祯,和明朝不共戴天,弘光朝就在弘光帝的指挥下对农民军采取绝
2024-04-25 10:33:00
崇祯一朝的名臣良将很多,为何打不过清军和农民军?
...崇祯十一年之前,崇祯麾下无论是孙传庭还是杨嗣昌吊打李自成。杀的李自成只有十八骑。但五年之后,李自成就逼得崇祯上吊了。随即不到两个月,多尔衮入京,公元1644年,当时华夏大地崇
2023-06-16 10:09:00
明末时期将才济济,为何不敌清军与农民军?
...题将无法解释。比如说,为什么崇祯十一年时孙传庭吊打李自成,到了崇祯十六年反而被李自成吊打。其实,明末的财政问题已经十分紧张了,根本喂不饱将士。那么,明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2023-12-29 05:06:00
为何仅仅存在一年的弘光政权的知名度很高
明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作为统一全国性的大明政权不复存在。接着吴三桂与清军合兵一处,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的农民军,清军攻入北京,此
2024-05-08 18:45:00
...年(1638年)二月,洪承畴与孙传庭联手在潼关南原伏击李自成。此役,李自成惨败,仅率少数亲信逃入商洛山。追随者有说七骑,有说十四骑,有说十七骑、十八骑的,纷纭不一。但有一点可
2024-07-23 17:39:00
...兵救崇祯,当时吴三桂也没有去,而且,左良玉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左良玉的蠢,在于他的窝里斗。崇祯死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弘光政权,史称南明。开局非常稳,江北四镇严防死
2024-06-10 21: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