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耳朵进水 操作不当会伤身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29 15:1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耳朵进水了,于是想尽办法把水甩出来,但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耳朵闷塞、听力下降,部分人还会出现中耳炎。下面是很多人常用的耳朵“排水”方法,需谨慎使用。

单腿蹦跳法。很多人想依靠重力和蹦跳产生的冲击力让水从外耳道流出,但人的外耳道结构并非笔直通道,而是呈S形,单腿蹦跳的方法不仅无法将水完全排出,还容易引发跌倒,尤其是老年人,后果十分严重。

棉签吸水法。外耳道积水往往在耳道深处,与鼓膜相邻,用棉签掏耳以吸干耳道积水,可能因操作不慎擦伤外耳道及损伤鼓膜,造成外耳道出血、耳道急性炎症,甚至鼓膜穿孔;如果耳道还有较多耵聍,用棉签吸水会将耵聍推入耳道深部,加重耳朵闷塞感,引发听力下降。

自然风干法。此方法相对安全,但外耳道直径相对狭窄,想令其自然风干,需花费较长时间,让外耳道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或真菌。

当耳朵进水,正确的处理方法如下:

第一步:提耳。手指捏住耳廓的上部,轻轻向后上方提拉。

第二步:侧头。保持提拉耳朵的同时,头向患侧倾斜,让外耳道朝向地面。这时借助液体自身的重力,静静等待片刻让其自然流出。这时可用小棉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干。还可以在侧头时,通过打哈欠或嚼口香糖活动下巴,将水排出。

如果尝试上述办法,耳塞感仍存在,可以尝试使用过氧化氢滴耳液,但前提是没有耳部感染或鼓膜穿孔。如果滴耳液后还是无法改善,可能是外耳道存在过量耵聍。这是因为耳道进水后,耵聍遇水膨胀,水无法流出,特别是油性耵聍的人,此时可能会引发耳道堵塞,出现耳闷加重,建议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还有部分患者耳朵进水后出现耳痛及听力下降,需排除外耳道炎及鼓膜穿孔情况,也应及时就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耳朵被耳屎堵塞了怎么办?
...咽喉科主治医师为周女士进行耳镜检查后,发现周女士左外耳道内堵满耵聍(耳屎),清理耵聍后患者左耳闭塞感症状消失,自觉听力恢复正常。我们外耳道内为什么会有耳屎?耳屎堵塞了会有哪些
2024-05-10 09:17:00
...掏耳朵……但耳鼻喉科医生提醒大家,耳屎又称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油脂,它并非一无是处, 没事别老掏耳朵,掏耳不当还能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文/杜晶艳(北京朝阳医院医生)【案例
2023-09-05 16:45:00
正常人不需要刻意“掏耳朵”
...。耳屎不是“屎”,有预防作用耳屎,也叫耵聍,是人体外耳道皮肤的正常分泌物,主要由耵聍腺、皮脂腺、汗腺等腺体产生的油性物质,以及耳道上皮的脱落细胞、灰尘、细菌等混合而成。耳屎的
2024-04-11 03:02:00
耳朵越掏越聋?
...?让我们来看看医生怎么说。1、什么是耳屎?耳屎本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中耵聍腺的分泌物,是一种黄色或棕色的黏液状物质,具有保持耳道的湿润和清洁、黏附灰尘及昆虫、防止细菌和真菌感染
2024-01-31 07:39:00
耳朵痒,总忍不住想掏,成都民生福音耳鼻喉医院告诉您:不行!
...出现越掏越多,越掏越痒,另外用棉签掏耳还可能导致,外耳道浅处耵聍被送至外耳道深处,遮挡鼓膜,导致耳闷、听力下降,合并感染时出现耳痛。02、耳道/鼓膜的损伤耳道和鼓膜都非常“娇
2024-01-25 16:15:00
危险!千万别再用小拇指掏耳朵了!
...采耳师们利用工具,如鹅毛棒、铗子、震子、马尾等清除外耳道内的耳垢时,会对外耳道内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继而,感觉神经末梢会把这种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人体最性感的器官——大脑
2023-06-19 12:43:00
护理科普活动周 | 蟑螂、瓜子、发夹……各式各样的耳朵异物咋处理?
...颈外科 宋彩霞、郝欣平、肖克珍、刘永玲编辑 | 李冬梅外耳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成年、儿童都会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因外耳道异物就诊的患者也很常见,那怎样去避免外耳道异
2023-10-11 14:48:00
异物跑到耳朵内怎么办?成都民生耳鼻喉医院教你外耳道异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神,宝贝们的耳朵就变成了“小仓库”,令人头疼不已!外耳道异物是什么?外耳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疾病,多见于儿童。小孩子在玩耍时,喜欢将小物品塞入耳内;成人多为挖耳或外伤时
2023-10-23 09:25:00
守护你的听力,畅享美好“声”活
...小碎片样,能自行脱落;也有的会糊成油性耵聍。耵聍对外耳道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我们的耳道具有很强的自洁能力,不需要天天清理它,过度清理会导致耳道受损,可能引发耳道感染。但过
2024-03-21 03:2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