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崇文抑武是宋代的国策,但毕竟太祖赵匡胤也是以武得天下,通过征战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诸政权割据局面,此后又屡屡与辽、西夏、金等政权作战。因此,宋代虽然说不上是名将辈出的王朝,然屈指数来,称得上名将的也不在少数,如杨家将、狄青、岳飞、韩世忠等。
如果要将宋代的名将作一个排名的话,上面这些耳熟能详的人都无法排在第一,在《宋史》中,把“第一良将”的头衔授给了宋初大将曹彬,评论他说:“君子谓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曹)彬为宋良将第一”。
由此可见,宋代对良将的定义是有一个很高的标准的。夺关斩将,叱咤风云,威震敌胆,固然是武将本色,但“君子”认为这是勇将、悍将、猛将而已;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进退于三军之中为国之干城,但也还不是“君子”口中的良将。所谓的“良将”,是指君王把国家之军权全部托付于他,而他却还是高枕而卧的将军,如唐代的郭子仪。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据说他幼年时便不同凡响。长大后气质淳厚,后汉乾祐年间,曹彬成为德军牙将,节度使武行德便对左右侍卫称誉他:“此远大之器,非是庸常之辈也。”因周太祖郭威的贵妃张氏是曹彬的姨母,所以曹彬在后周初年隶属柴荣帐下,随从守卫澶州。
此后,曹彬历任河中督监、潼关督监、晋州兵马等职,都以处处谨慎,执礼恭敬而得善誉。当时赵匡胤执掌殿前禁军,声势显赫,官场中人争相攀附,曹彬虽然与赵匡胤是旧交,但他却认为这种做法颇为不齿,所以不是公事从不登门造访,平日里也很少与赵匡胤接触。
后来,赵匡胤称帝后,有一次问曹彬:“我过去经常欲亲近汝,汝为何疏远我?”曹彬回答:“臣为周室近亲,又官任天子近臣,理当靖恭守位,犹恐获得过失,怎敢妄有交结之举?”赵匡胤认可了曹彬的回答,不久升他为客省使,领军驻扎河东地区,因颇有战功,后改左神武将军,兼枢密承旨。
乾德二年(964年)冬,宋军伐蜀,曹彬被任命为归州路行前军都监,与刘光义一起率军从东路进攻四川,连克川东诸城。在这次征战后蜀的过程中,诸将大多肆意掠夺民财,只有曹彬一人空手而回,宋太祖对他更为刮目相看。
开宝七年(974年),曹彬率宋军进攻南唐,在出征之前,太祖曾对曹彬许诺:“待到擒获李煜,当拜卿为使相。”灭南唐后,副帅潘美预祝曹彬荣升,不料曹彬却说:“此次南行,仰仗天威,一遵庙谟,乃能成功,吾有何功耶,何况使相极品之官乎?”
潘美不解,曹彬这才解释说:“太原还未扫平耳!”不久,太祖在接见南征将帅时果然说道:“本欲授卿使相,然北汉刘继元还未降,姑且稍待。”潘美听后不禁看了曹彬一眼偷笑,太祖发觉后即询问原因,潘美不敢隐瞒,就把此前两人的对话说了,太祖听后亦大笑,就特赏曹彬钱二十万。
曹彬很看得开,回家看着一大堆钱说:“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钱耳。”但不久,太祖还是拜曹彬为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以赏其功。直到宋太宗即位,才加曹彬为同平章事之职。
此后,宋太宗发兵进攻北汉,此战虽然顺利,但紧接着进攻燕京时却被辽军打得惨败而归。到雍熙三年(986年)初时,经过几年精心准备的宋太祖亲自指挥,三十万宋军兵分三路,曹彬为东路主帅。在优势的宋军面前,辽军集中兵力坚守燕京,不与宋军正面决战。
当时,天气逐渐炎热,宋东路军人困马乏,粮草已尽,在涿州呆了半个月后,不得已南撤。辽军追击,在涿州西南的岐沟打败宋军。曹彬败退易州扎营,损失惨重。东路军既败,中、西两路宋军也急忙退军,勇将杨业在这次作战中遇到辽军伏击,力竭被擒,不屈而死。
对于此次战败,很多人都将原因归咎于曹彬指挥失误。但从曹彬领兵打仗的一生来看,不敢想象如此谨慎之人,竟然在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中,一反常态,多次出错。因此,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原来宋太宗原先是让东路军执行缓进的作战计划,但他看到中、西两路兵马进展速度很快,因此按捺不住乐观情绪,让曹彬率军快速北上接应,打算一举攻下燕京。此后,太宗又几次更改命令,使得宋军进退失据,被以逸待劳的辽军击败。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那从处罚曹彬的态度上也可清楚得知。当时所有大臣都认为曹彬该行“军法”,即斩首。但宋太宗不予采纳,而是给曹彬并不算重的贬官处罚,其他将领也是依次处罚。刚过了一年,曹彬又被起用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由此可见,曹彬是替宋太宗背了黑锅,而宋太宗也投李报桃,对曹彬也未加处罚。
宋真宗即位后,曹彬官复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数月后,再拜枢密使。咸平二年,曹彬去世,享年69岁,朝廷赠官中书令,追封济眼郡王,谥“武惠”。
从曹彬的经历可以看出,他身为周太祖的亲戚,逐渐获得宋太祖的信任,此后又被生性猜疑的宋太宗重用,他所依仗的就是“能保功名,守法度”这两点。由此可见,曹彬确实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武将,因此称他为宋代“第一良将”倒也不为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9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