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家将祖孙三代都是名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1 08:05: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杨业(?~986年),原名重贵,麟州新秦(今陕西省神木县)人。北宋名将。杨延昭之父,杨文广祖父。

杨业从小善于骑马射箭。杨业自幼追随北汉世祖刘崇,刘崇赐姓名为刘继业。后成为保卫指挥使,因为骁勇善战出名。经多次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每次都能取胜,国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无敌”。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亲征北汉,宋军包围太原,杨业率突骑数百袭击宋军,被宋将党进所败,杨业在北汉援兵的帮助下逃回太原城中,免于被俘。之后又率兵突围,但坠马受伤,再次退入城中。不久辽国援兵到来,宋军撤退。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征讨北汉,北汉皇帝刘继元决定投降,杨业扔据城苦战。宋太宗听说过杨业的名气,让刘继元劝降杨业。刘继业派亲信劝降,杨业北面再拜,痛哭流涕,解甲投降,谒见太宗。太宗非常高兴,加以慰抚,恢复他的本姓杨氏,并将其名改为单名“业”。回朝以后,宋太宗考虑到杨业对边境的战事很有经验,派杨业任代州知州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辽景宗发兵十万攻雁门。杨业领数千骑兵绕到雁门关以北,往南突袭辽军,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是为雁门关之战。杨业因此被提升为云州观察使,兼领郑州、代州。自此,杨业在辽军中声威大震,契丹人但凡见到杨业旗号,即刻逃遁。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以潘美任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主将,王侁为监军、刘文裕为护军。各路大军接连攻下了云、应、寰、朔四州,因为东路军在岐沟关溃败,契丹军乘胜西进复占寰州,杨业奉命与潘美掩护四州民众南撤。杨业力主避敌锋锐,分兵诱其向东,设伏阻扼契丹军南下,保障民众转移。监军王侁不听,强令杨业到朔州迎战契丹军。杨业知此战必败,临行前约潘美在陈家谷口接应。不久主帅潘美听说杨业战败,立即带兵后退。

杨业奋力交战到傍晚,来到陈家谷口。发现没有援军,十分悲恸,继续率领部下士兵奋力作战,身上受了十多处伤,士兵都快死光了,杨业依然亲手杀了数百名辽军。之后中了辽将耶律奚低之箭,落马被俘。杨业二子杨延玉也战死。杨业被俘后坚决不降,绝食三天而死。时为雍熙三年(986年)七月十二日。耶律斜轸割下杨业的脑袋,献给辽廷。杨业英勇事迹被传为佳话,不仅宋朝,辽朝也在密云古北口修建杨无敌庙,以祀奠杨业。

宋太宗听说以后,非常悲痛惋惜,随后下诏表彰杨业忠烈。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而大将军潘美降职三级,监军王侁、刘文裕都被免官流放。

二、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业之子,杨文广之父。

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太平兴国年间,杨业领兵进攻应、朔二州时,杨延昭担任该军的先锋,奋战于朔州城下,被乱箭射穿手臂,却越战越勇,终于攻下朔州。杨业去世后,杨延昭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咸平二年(999年)冬,辽军骚扰边疆,杨延昭当时守遂城。辽国萧太后亲自指挥攻城,宋军人人自危,杨延昭召集城中丁壮,给予兵器盔甲守护城墙。当时天气寒冷,杨延昭命人取水泼洒城墙,水全结成了冰,坚硬光滑,敌人不能爬上来。辽军于是瓦解退去。杨延昭以战功升任莫州刺史。

当时宋真宗驻军大名,傅潜握重兵停留在中山。杨延昭与杨嗣多次请求去作战,傅潜都不答应。等到傅潜获罪,宋真宗召杨延昭,杨延昭对皇帝询问的边疆要务对答如流,宋真宗十分高兴,说:“杨延昭有他父亲的遗风。”宋真宗仍令杨延昭守边疆。咸平三年(1000年)冬,辽军南下入侵宋境,杨延昭把精兵埋伏在羊山西边,从北面乘敌不备袭击辽军,边战边退。等退到西山,伏兵发起攻击,辽军大败,俘虏辽军将领。

咸平五年(1002年),辽军进攻保州,杨延昭与杨嗣率领宋军前往救援,宋军尚未摆成阵列,就被辽军袭击,宋军损失较多,朝廷命李继宣、王汀代还,将要治他们的罪。宋真宗说:“杨嗣这些人向来以勇猛闻名,将来可获得他们的效力。”随即宽宥了他们。咸平六年(1003年)夏,辽军又进攻望都,李继宣逗留不敢上前,获罪被削去官职。朝廷又起用杨延昭任都巡检使。当时正谋划秋天御敌的策略,宋真宗诏令杨延嗣和杨延昭分条列出利弊上奏,又调杨延昭任宁边军部署。

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诏令增加杨延昭的军队达到一万人,用以保护屯田。之后杨延昭率兵直抵辽境,攻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俘获敌人甚多。景德二年(1005年),朝廷追叙杨延昭守边御敌的功劳,升任他为保州防御使,不久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他在边防二十余年,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杨延昭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称为杨六郎。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杨延昭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三、杨文广(999~1074年),字仲容,麟州新秦县(今陕西省神木市杨家城)人。北宋名将,杨业之孙、杨延昭之子。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子。继承了父亲的官位。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陕西南部张海率饥民起义,转战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和湖北西北部等地,杨文广出征讨伐。杨文广以军功升任殿直。之后范仲淹被贬,出任邠州知州,和杨文广有过交谈,对他的军事才能感到惊奇,将他置于麾下。皇祐四年(1052年),狄青征讨盘踞邕州(今广西南宁市)的蛮族首领侬智高的叛乱。狄青挑选杨文广被调任广西钤辖。治平年间,朝廷评议各地将领,杨文广因为有功劳升任兴州(今陕西略阳)防御使、秦凤路副都总管。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陕西经略使韩琦韩琦派杨文广前往离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西北修筑筚篥城,保护西北边境的居民,防范西夏的入侵。由于先前宋军修建城堡,西夏人都会出兵破毁。于是杨文广采取声东击西策略,扬言要到某地修建城堡,西夏军队前去破坏,杨文广即率部急奔筚篥,全面部署防务,次日清晨,西夏军赶到筚篥。然而见到宋军防守严密,无法推进,只好退兵,杨文广立即派兵遣将出击追杀西夏军,西夏兵大败,宋军杀获甚众。经此一击,西夏后来不敢再捣乱。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杨文广改任河北边防,任定州路(今河北定州市)副都总管。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沉寂了大约三十年辽宋边境又起争端。杨文广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审批和回复,杨文广就于同年十一月病逝,享年七十五岁,被朝廷追赠为同州观察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宋末年杨家将为什么没有出来抗金?
北宋末年,杨家将为什么没有抗金?因为到了北宋末年,已经没有“杨家将”了。北宋建立于960年,灭亡于1127年,享国167年。按照二十五年一代人来计算,大概是六到七代了。从皇帝来说
2023-01-26 21:26:00
咱们了解的七郎八虎、杨门女将这些形象真的存在吗
...、杨门女将这些形象真的存在吗?众所周知、老少皆知的杨家将故事发生在人地灵的晋阳大地。杨家将须眉女性,五代英烈,满门豪气。他们喋血少疆场、捐躯报国的感人事迹,千百年来众口...
2022-12-12 11:15:00
真实历史上存在杨家将吗,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杨家将》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听的一部评书,里面的人物至今还有印象,比如金刀令公杨继业、佘老太君、七郎八虎、四郎探母、五郎出家、六郎杨延昭、还有穆桂英、杨文广、杨排风等人物,他们保家
2023-07-02 11:04:00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在何方?
说起杨家将,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评书小说中,都对杨家将有所描述。但是,在北宋灭亡之时,杨家因何未出来保当时的宋朝?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讲述了杨家
2024-10-21 10:48:00
北宋五大武将世家,除了杨家将,、还有哪四家?
...家,他们几乎与北宋共存亡。当然在这五大武将世家中,杨家将是名气最大的一家,那么除了杨家将,还有哪四大世家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1、曹家将曹家将的第一代是有北宋开国第一名
2023-02-03 20:13:00
他是一代开国名将,却因杨家将被民间骂得最得,被历史抹黑千年
他是一代开国名将,却因杨家将被民间骂的最惨,被历史抹黑千年!中国历史悠久,史籍繁多。除了正史,还有好多历史演义、评书等。很多历史故事也是通过评书这一有效形式,在民间得以流传开来。
2024-10-16 13:16:00
杨文广在《杨家将演义》的故事中,应该是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子;而在正史《宋史》的记载中,杨文广却是杨延昭(即杨六郎)的第三个儿子。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官职为殿直(即有名而不
2023-08-22 10:55:00
杨家将三代之后再也没有出过名将,其实是大势所趋
杨家将的名声,想必众人皆知。他们的故事如今依旧被人所传颂,比如戏曲小说影视。杨家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七子去,六子归”。然而在真实历史上,杨家三代过后,就没有出过名将,这是为何
2023-01-02 14:00:00
杨令公的悲剧,谁应该负责?
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杨家将忠君爱国的故事,他们的事迹可谓是代代相传、家喻户晓。特别是两狼滩血战,杨令公被围,杨七郎突围求救,却被潘仁美射死,而杨令公则不愿被俘,撞死于李陵碑前。这故
2023-02-04 20: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