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
去贵州之前,就有人说去了一定要尝尝折耳根。我听说过折耳根,但没见过,更没吃过,所以心里便有了惦记。
我和妹妹下了飞机后就到了晚餐时间,急于体验当地特色,想吃酸汤鱼,于是选了一家火锅店,当我看见菜单上的凉拌折耳根时,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对服务员说:“要这个要这个。”
这道小菜不一会儿就端了上来,火柴杆粗细的白色折耳根切成寸段,搭配上深绿色酸菜,红色小米辣、辣椒油,芝麻点缀,精致的摆盘,色彩斑斓,令人垂涎欲,我迫不及待地夹一根折耳根放入口中。
折耳根这名字听上去多可爱啊,让我联想到俏皮的小猫咪,然而当我吃上一口后,一股难以形容的腥臭味儿瞬间充斥口腔,苦涩交织,所有不好的味道一股脑地涌来,随着咀嚼不断,这无法形容的味道在嘴里无边漫延着,说不出来的感觉。我问妹妹:你说这是什么味儿?妹妹寻思半天也没说出来,以一句“是让人流泪的味道”来形容,我俩笑出了声。
红汤酸汤鱼端上来了,锅底食材丰富,我注意到汤底中潜藏的折耳根。服务员细心地指导如何调配蘸水,并强调需稍加折耳根以增添风味。
这道菜的灵魂似乎就隐藏在这不起眼的折耳根中,使其焕发出贵州风味的独特魅力。尽管折耳根味道奇特,我却情不自禁地一次次夹起它,居然还欲罢不能了,这种感觉太怪了。我笑着对妹妹说:“这折耳根,真是个丑男,但是太有魅力了!”
折耳根别名鱼腥草,诨名“食物的终点”,鱼腥草似乎更配得上它的味道,对于不喜欢它的人,“食物的终点”,就是“无限接近死亡”的过程吧,有诗云:“疑似食物尽头处,细品犹如生死间。”
有人形象地形容过它的味道:如果想体验其味,可以去河边捞点小鱼,回家洗一下,别去鱼鳞,别丢掉内脏,趁小鱼还活着直接送嘴里开嚼,这味儿能吃得你怀疑人生。
“倒是不必吐出来,但也没必要咽下去,完全没必要吃进去。”这句话直接把折耳根上升到哲学高度,折耳根在嘴里打转转:到底是让我去往哪里?
一生爱美食的汪曾祺先生,也在《五味》中直呼自己受不了折耳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儿,实在招架不了。我的同事小周回老家云南探亲,发了一组家庭美食照片,那盘折耳根炒腊肉,醒目地占据C位。
我走过的地方不算多,似乎每一个地区都有一些令外地人无法理解和接受的“美食”,比如北京的豆汁、安徽名菜臭鳜鱼、广西的酸笋,虽令外地人侧目,但在本地人眼中,它们是一等美味,好像一个人的“纹身”,是刻在骨子里的味蕾记忆。只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之蜜糖,我之砒霜,折耳根这“人类的顶级味道”我知晓了,如果有机会,还想再吃一次。
夏学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