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乌塌菜、奶白菜、油菜……
滁州盆栽蔬菜端上南京人餐桌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毛琪
《舌尖上的中国1》分集导演胡博曾说: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得想办法种点菜。即便是住进了现代化的小区,不少老百姓依然会利用院子或阳台,种上几棵属于自己的蔬菜,既带来几分田园情趣,又满足了健康饮食需求。一时间,盆栽蔬菜时兴起来。
每天500多盆发往南京
一雷惊蛰始,三月春耕忙。位于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汪郢村的盆盆鲜家庭农场,也是一片热火朝天。大棚里,工人正忙着管理培育菜苗;大棚外,运输工人将一盆盆蔬菜搬上车,准备发往外地市场。
跟着农场负责人郭瑞照的脚步,记者走进温室大棚,只见各色叶子菜种在白色的长方形塑料盆里,整齐排列着。“春天气候好,最适合育苗,最近我们每天的育苗数量在1500盆左右。”郭瑞照介绍道,“目前种了20来种叶子菜,比如上海青、乌塌菜、奶白菜、油菜等。”
记者了解到,该农场盆栽蔬菜销售主要覆盖周边方圆150公里区域,包括南京、芜湖、马鞍山等地。“最近是淡季,我们每天往南京送大概300盆蔬菜。到了夏天,市面上蔬菜少,就是我们的销售旺季,每天送到南京的盆栽蔬菜能达到500多盆。这些蔬菜里,南京人偏爱豌豆苗。”郭瑞照笑着说。
保质保量催生固定价格制
盆盆鲜家庭农场所在的汪郢村是传统农业大村,家家户户都是种菜种粮的好把式。回想当年,郭瑞照与另一名合伙人联系汪郢村,提出要在当地发展盆栽蔬菜。“说实话当时心里没底。”汪郢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殷正香坦言道,“这边的土壤和气候环境适不适合种盆栽蔬菜,销售渠道能不能打通,村里都没有经验。”
殷正香心中的不安和疑虑,被一车又一车运来的黑土逐渐打消。“我后来才知道,他们两位合伙人从事农业多年,在种植盆栽蔬菜方面也有着自己的门道,下足了功夫。”殷正香说。
记者查询发现,与盆盆鲜家庭农场选用黑土不同,不少企业的盆栽蔬菜采用无土栽培模式。对此,郭瑞照解释道:“每家企业的技术不同。我们用的是塑料盆,所以土壤的透气性一定要好。综合各方面考虑,选择了北方黑土。”
此外,不用化肥、不打农药,只用农家肥;运输车辆需做好保温工作;28天就上市,超过一定期限需销毁或另作他用……严格的管养模式,让盆栽蔬菜具备了高品质,也保证了它的销售渠道——高端酒店。殷正香还特别说道:“普通蔬菜的价格是浮动的,而我们这里卖给高端酒店的盆栽蔬菜都是固定价格,保质又保量。”
继续扩大规模,向C端迈进
从2018年落地滁州至今,盆盆鲜家庭农场从最初的40亩发展到80亩,前期大量投入也终于从去年开始看到了回报。目前,该农场盆栽蔬菜的年产量在60万盆左右,渐渐显露出供不应求的趋势,计划在南谯区乌衣镇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对于为何继续选择南谯区乌衣镇,“因为离南京近。”郭瑞照说,“盆盆鲜在全国一共有9个基地。建在乌衣镇的这个基地,主要就是辐射南京都市圈。”
除了扩大种植规模,南谯区也将推动盆栽蔬菜的销售群体从B端餐饮向C端家庭拓展,如针对学生和家长开展农耕主题研学,满足孩子好奇心、增长农耕知识的同时,让盆栽蔬菜直接走进千家万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9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