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年,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须臾一瞬,但对于一家医院的成长来说,也能收获累累硕果。
6年,在葛均波院长的带领下,日照心医将当地泛血管类疾病治疗的领域完善,完成一家医院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综的华丽蜕变。每一位心医人不仅用硬核的技术突破手术“禁区”,也用温柔的守护激励一个个迷茫的心灵,赢得患者、同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一组组数据都是最好的明证。成功开展了万余例手术,其中多项为山东省首例创新手术,CMI值(收治疾病的疑难危重程度)在山东省内领先,日照本地心血管患者外出就医率,从2018年的超过40%已降低至20%以下,外地患者就诊占比已经超过15%,医疗服务半径辐射至近20个省份、80余个地市......
如今,日照心医用精益求精的诊疗技术守护每一颗心脏的健康跳动,让有温度的医疗温暖每位患者的心。
创新技术实现多项“首例”
瞄准医学前沿,以创新的医疗技术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带来最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是心医人的初心,也是推动医院前行发展的动力。
不久前,由心内科第二主诊解新星主任领衔的起搏与电生理团队成功为一位房颤患者完成山东省首例脉冲电场消融手术(PFA),并取得满意的即刻手术预后。
74岁的刘爷爷(化名)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症状,曾于外院就诊时动态心电图提示持续性心房颤动,长期口服药物难以控制。并频繁出现心慌、胸闷、严重时出现晕厥症状。刘爷爷赶紧来到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心电生理门诊就诊。
解新星主任带领起搏与电生理团队采用三维系统介导下的脉冲电场消融系统为刘爷爷实施脉冲电场消融手术,在手术指定位置通过消融导管发放脉冲进行消融,术中可见放电后肺静脉电位即刻消失,患者无明显痛感,不仅消融时间大大缩短,也无毗邻组织的损伤,提高了安全性,术后刘爷爷心律恢复并维持了窦性心律,房颤未再发作。
“该术式系上市后省内首次开展,脉冲电场消融术进一步提高了房颤导管消融的效率和安全性,为房颤导管消融提供了新选择,将为更多房颤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解新星主任说道。
日照市首例左束支区域心脏起搏器、日照市首例左心耳封堵术、山东省首例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术(LOT-CRTD)、山东省首例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CCM+ICD)一站式手术、山东省首例脉冲电场消融手术(PFA)……作为山东省内最大的以心脑血管及泛血管疾病为学科特色的综合性诊疗机构,日照心医以技术创新引领学科发展,每年开展数十项临床诊疗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区域内专业领域的多项空白,已发展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疑难重症泛血管疾病的诊疗基地。
医院致力于以微创理念为患者提供最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代表心血管诊疗最前沿的心脏瓣膜介入治疗领域全面开花,开展的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经心尖二尖瓣生物瓣膜植入术等多项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医院整合优势学科资源,集多学科力量为患者带来最佳诊疗方案,常态化开展主动脉夹层手术等高难度复杂手术,彰显在危急重症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硬核救治能力。
集多学科优势一天完成两例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
在日照心医,每一天都上演着生命的守护战。近日,在一天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与时间赛跑,急诊为2名凶险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成功“拆弹”,挽救患者岌岌可危的心脏。
72岁的方奶奶(化名)突发胸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行CT检查时怀疑主动脉夹层,医生建议紧急转入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治疗,入院时,方奶奶已经出现休克和意识丧失,急诊行胸痛三联CTA+头颈CTA提示主动脉夹层A型(Stanford A型),并且已经撕裂到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当即判:“病情重,风险高,要尽快手术!”
“未经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48小时内的死亡率高达50%,每隔1小时死亡率增加1%,因此被称为‘血管炸弹’。然而,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和死亡率远远高于年轻人,是‘老年人的手术禁区’,对手术团队、麻醉团队和重症监护团队更是重大的考验。”心外科学科带头人、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秀辉解释道。
心外科立即组织麻醉科、体外循环科、重症医学中心、手术室等科室针对方奶奶的病情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并开通绿色通道,紧急为患者急诊行升主动脉置换+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
心外科团队密切配合,历经7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虽然是高龄,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方奶奶闯过一道道险关,术后3天从重症监护室(ICU)转至普通病房,两周后,顺利康复出院。
刚刚抢救完方奶奶,64岁的患者王阿姨(化名)被送到了急诊科,同样查出患有A型主动脉夹层。刚刚结束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团队还未来得及休整,第二场“生命之战”战鼓已经打响。
心外科团队再次集结在无影灯下,麻醉、插管、消毒、铺巾……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每一针缝合都精益求精。团队成员通力协作,8个小时后成功完成手术。
目前,医院正不断丰富综合性诊疗服务,在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同时,更以“心医速度”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急性心梗患者抵达医院到开通血管,DtoB时间仅为19分钟;脑梗死患者在15分钟内开通生命通道;创伤患者.30分钟内及时手术救治……日照心医用专业与速度挽救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用专业与速度守护健康
在今年,急诊科接到车祸出诊通知,一辆面包车翻车致8人受伤。急诊科启动应急预案,由骨科/创伤中心、脑科中心、重症医学中心、影像科等多学科组成的急救团队第一时间到达急诊医学科抢救室待命,力争以最快速度、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
救护车第一时间抵达事故现场,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对危重患者进行伤口处理、监测心电并输液。回院途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伤情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将患者伤情实时报告给医务科,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并开启“双绕行”极速抢救模式,大大缩短抢救时间。
医护人员分组有序展开救援工作,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完善查体、陪同患者进行CT等相关检查,同时对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积极与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床位,协助办理住院手续等,在医务人员的通力协作下,8名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置,急诊科快速响应、组织有序,短时间内全院上下联动、多学科协作,极大提升了救治速度,有效降低患者伤亡率和致残率。
身处半山,心有高峰。成为华东乃至全国心血管医疗中心之一,中国心血管专业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摇篮的目标迈进!真正成为患者放心托付生命的地方。这是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的愿景。
前路漫漫亦灿灿,追光而行,未来更可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张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