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瑞铭)近日,在新平县水塘镇南达村上海新村小组的村口广场,十多个村民趁着晴好天气,自发栽种绿植、美化环境。“多栽些花草树木,看着漂亮,住着也舒服。”村民邓乔龙介绍。
走进村子,只见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连着各家各户,道路两旁一棵棵芒果树、榕树、香樟树、芭蕉树生机勃勃,与花圃里紫红的三角梅相映成趣。
“以前可没现在好在,村民经济收入以生猪养殖为主,因没有进行人畜分离、雨污分流,导致环境脏乱差,粪污乱排、空气污浊、苍蝇乱飞,2021年还因养殖废水污染河流被举报过。”南达村党总支书记杜有昌介绍,上海新村小组为2002年“8·14”洪涝地质灾害后建设的搬迁点,由水塘镇南达村新房子、大田、麻栗树3个小组搬迁组成,常住搬迁户185户。因搬迁后远离原有耕地,难以发展种植业,群众便自发发展生猪养殖。近几年,户均养殖规模约20头。生猪养殖成为支柱产业的同时,也存在养殖污水乱排乱放、污染环境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水塘镇高度重视,在深入调研、充分征询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实施了上海新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项目建设前期,镇、村两级共召开专题会议10次、群众会议16次,摸排生猪养殖户129户,挨家挨户发放养殖污染整治宣传单,制定“一户一策”整改方案,督促生猪养殖户完善堆粪间、沉淀池、干湿分离机等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在项目实施中,建设治污设施,强化过程管控。其中,政府筹资154万元铺设了污水收集主管,建设了化粪池、氧化塘、垃圾房、粪渣堆放场;村民自发筹资60万元建设了污水收集沉淀池,铺设了排污支管。
“项目建成后,污水实现了就地处理,而养殖产生的粪渣则在村子3公里外的堆放场集中处理成有机肥,最后运到柑橘地里施用,改善了土壤质量,还提高了柑橘品质。”杜有昌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