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绿色焦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22 05:4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绿色焦点)

图①:上海市普陀区,人们在百禧公园篮球场打球。

刘宇扬摄

图②: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一处公园景色。

孟德龙摄(人民视觉)

图③: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地连村风光秀美。

粟勇主摄(人民视觉)

图④:河北白洋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郑 前摄

编者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村庄更加宜居宜业,城市公园绿地增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家园,让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举措。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访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乡村及社区,采访多位基层干部群众,讲述新时代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动人故事。让我们持之以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勠力同心共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大张庄村

“白洋淀的美景回来了”

本报记者 张腾扬

冬日白洋淀,冰面一望无际,淀边金黄色的芦苇随风摇曳,在澄澈蓝天映照下,风景怡人。

已搬到城里居住的张洁回到白洋淀边上的老家——安新县大张庄村。看到淀中景色,忍不住跑上冰面滑一滑。冰是透明的,透过冰层能看见水底的绿水草。张洁感叹道:“这是藻苲,水质较好,藻苲才能生长。水清了,白洋淀的美景回来了!”

冰面上,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映入眼帘,成百上千只野鸭等候鸟起起落落,蹁跹飞翔。

“这是鸪丁鸟!”张洁指着飞过的鸟儿说,淀区冬天有大片水域没有冻结,成为候鸟过冬的栖息地。

张洁的老家在湖北,1990年,20岁的张洁跟着母亲来到大张庄村,“趴在船头,可以看到水中鲫鱼、黑鱼来回游,空气中有扑鼻而来的荷花香。”

“这里人好、环境美,我就嫁到了白洋淀边上。”张洁捂着嘴笑。

然而后来,村子周边羽绒服厂、造纸厂越来越多,工厂废水、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淀里。渐渐地,白洋淀水质变差。2010年前后,水体开始散发出恶臭。“在屋里都能闻到腥臭味。”张洁说。

转机发生在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后,污染严重的造纸厂、羽绒服厂被关停,下水管道修到村里,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都排到污水处理厂。

外源截污,严控增量污染;内源治理,消除存量污染;调水补水,重现碧波荡漾;生态修复,恢复生态系统……河北省和雄安新区系统推进白洋淀流域的治理和修复,不断织密白洋淀保护网。监测数据显示,白洋淀淀区水质明显改善。

“水质变好了,更多的人会来旅游。”前几年,随着白洋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脑子活络的张洁带着一家人搬进了城区,用空出来的淀边住房经营农家乐。

“白洋淀夏天的时候更美!”张洁说,“撑船入淀,嫩绿的芦苇摇曳,鲜艳的荷花飘香,映衬着碧波清水。向空中撒一些小鱼,成群的鸟儿会飞过来吃。”旅游旺季,周边村民在淀区开船,当司机、导游、服务员,吃上“生态饭”。

天气转凉、游客变少后,张洁就组织乡亲们回到容东、容西等回迁小区,从事种树绿化、保安、物业、保洁等工作,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有钱挣。

“水质好了、环境美了,我们和子孙后代都会受益呢!”张洁笑容满面。

山西省高平市北城街街道许庄村

“清洁取暖,干净又省心”

本报记者 刘鑫焱 乔 栋

快过年了,山西省高平市北城街街道许庄村,家家户户把红红的灯笼挂在门前。修葺一新的广场上,村民们正忙着排练将在正月里表演的“跑旱船”节目。

村民王秋菊早已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贴上了红色贴花。搭了玻璃顶棚的院子里,花儿开得正艳。

屋里很温暖。“现在煤改气了,清洁取暖,干净又省心!”王秋菊说,“以前快转冷的时候就得把过冬煤准备好,一个冬天怎么也得用好几吨煤。煤取暖锅炉烧了后,隔一段时间就得去看看炉子熄没熄,还得往里添煤球。”

那时,王秋菊家的煤取暖锅炉就在客厅中央。有时锅炉烟囱堵塞了,风一刮,烟气就从炉子缝隙散发出来,需要赶紧开窗通风,疏通烟囱。

煤改气政策实施后,王秋菊家积极响应。2020年,许庄村331户人家全部完成了煤改气清洁取暖改造。“政府每年都有补贴,冬天再也不用大早上起来跑进跑出添煤,并且设定一个温度,屋里就能保持恒温。”王秋菊说。

她打开手里的民用天然气使用证,上面记载着每笔购买天然气的开支。几天前,她刚充值了500元,“加上去年补贴的300立方米气,够用到过完正月!”

许庄村村支书马艾红说:“一开始,村民们觉得用气取暖成本高。后来看到,国家对每户给予4000元的一次性设备补贴,还有取暖补贴,做饭、洗澡都能用,慢慢地,大家都觉得很好用。”

“前几年冬天,骑车从村里去单位,出门时脸洗得干干净净,到了单位脸上就是一层灰,得重新洗脸。”王秋菊的女儿王广萍回忆说,那时道路两旁全是黑煤面,空气里飘浮着灰蒙蒙的粉尘。而现在,蓝天逐渐成为常态。

北城街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松虎介绍,目前,北城街街道已完成2833户煤改气改造,累计发放补贴1300多万元。

2022年,高平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8天,同比增加20天;重污染天数仅1天。山西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1,5年累计改善幅度达31.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4.4%,比2017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2017年减少了86.8%。

高平有着过年吃“十大碗”的习俗,王秋菊用煤气灶炸肉丸,香味四溢,“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美!”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

“社区生活越来越方便”

本报记者 田 泓

早晨,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居民金岭照例走进百禧公园。在公园下层的农贸摊位买完菜后,她又走上公园上层的步道,边散步边看风景。

周边水网绿地让人心旷神怡,给附近的老旧小区增添勃勃生机。在曹杨新村居住了30多年的金阿姨感慨道:“社区生活越来越方便。”

百禧公园的前身是货运铁路线,总长约800米,后来变身为铁路农贸市场和综合市场,曾被称为上海最长的菜市场。2019年,铁路市场在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被拆除。2020年,普陀区决定将铁路市场改造为城市公园。

铁路市场地形狭长,长度不到1公里,平均宽度15米,最窄处只有10米,并且还“嵌套”在11个小区和1个学校之间。百禧公园项目设计师刘宇扬说,要兼顾公园的公共性和民居的私密性,这个空间很难按常规布局。

最终,设计团队决定借鉴国外高线公园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立体设计增加活动空间和景观。百禧公园被设计为上中下3层:上层是高线步道,中层为地面层,建设篮球场、休闲驿站,下层用作展厅。

为了不干扰周边居民,高线步道被限定在离地3.8米的高度。取消地下停车场,将所有空间腾让给市民游客休闲。原有的农贸市场相关业态继续以零散租赁摊位形式存在,满足周边居民需求。公园的一些空间被“留白”,等待日后与社区成员共同开发。“‘留白’处可以是艺廊、平价买手店、艺术家工坊,也可以是咖啡厅、社区活动室等等。”刘宇扬说。

百禧公园建成后,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并与周边的桃浦河、曹杨公园、枣阳公园、兰溪青年公园、曹杨环浜步道等水网绿地一起,共同串联起区域生态网络,大大提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每天,附近居民在百禧公园中层休闲长廊锻炼,下班、放学的人们从上层高线步道穿行而过,欣赏艺术遮阳棚、曹杨的美丽景色。夜晚,还可以去附近曹杨环浜河边慢行步道欣赏夜景。当地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

“绿水青山带来了生态红利”

本报记者 潘少军

“记忆中的江南水乡美景又回来了!”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一家民宿里,正忙碌着的村民陆莹华感慨道。现在的万马村稻香、鱼肥、水清、景美,有小桥流水的别致,也有游人如织的喧闹……

过去,万马村的环境让人头疼。村中原有大片低洼荒地、16条内河和五六十个鱼塘。由于工业废水、渔业尾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体水质普遍降到了五类甚至劣五类。由于水质太差等因素,承包鱼塘难以赚钱,陆莹华不得不外出打工。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万马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污染较重的企业被关停,几十个鱼塘退渔后建成一个大湖,形成草青、花盛、水绿的美景,200多亩低洼地改造成鸭稻共作田。

村民们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的生态环境能让人生活得舒心、健康,同时也是发展经济的根基。万马村探索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10年来,万马村不断发展壮大农文旅项目,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万马村成为当地有名的“后花园村”,每年吸引约50万名游客来旅游。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每年300多万元提高到去年的1000万元左右,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前年的2万多元提高到去年的4万多元。

“未来,万马村还打算与附近兴建的国家级生态科技园区对接,吸引园区科研人员入驻村里的农文旅综合体平台,形成生态产业发展大平台。”洛社镇党委书记吴虹娟表示。

除了在民宿工作的收入,村里每个月给陆莹华分红近2000元。“绿水青山带来了生态红利,村里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了。”陆莹华高兴地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22日 06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2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教师多次与男生开房,家长发现孩子越来越瘦,直言:他才17岁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民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是其应当遵循的准则。然而,江苏出现了一位女教师,与本班学生发生恋爱甚至多次开房,颠覆了公众对教师的认知。这位名
2023-07-24 11:53:00
张洁雯:在“没事找事”中寻获成就感
...我们足够优秀。现在这个时代,优秀的、成功的女性真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大。”如今在中山大学,像张洁雯这样优秀的女性体育老师不少,比如奥运冠军罗微、焦刘洋、杨伊琳等,也有越来越
2023-03-08 07:06:00
天津杀妻案主犯,被宣判死刑时,双腿一软差点瘫在法庭上
...以为他是什么痴情好男人呢。可小洁的父母听着,心里却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小洁从小就喜欢玩水,水性好得很,怎么可能会在酒店泳池里溺水呢?这说不通啊!还有张轶凡说话的时候,总是眼神飘
2024-06-21 10:09:00
10年为300多位失独老人“安家”
...不到聊到孩子。有了亲情家园,老人之间互相体谅,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话题,就像他们彼此称呼的那样,在亲情家园里,他们就像“家人”一样。成立10年来,亲情家园陆续组建了陪护队、艺术
2022-12-14 07:39:00
...倍。过去这些金融科技主要运用于普惠金融领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型科技公司不断加入绿色金融领域,推动绿色金融场景应用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快速成长。”10月26日,在《金融科技推动
2023-10-31 10:07:00
...得到人、问得了事、收得到回复,找张洁说心里话的群众越来越多。“我自己本职工作跟代表履职大部分重合在一起。基层代表最接近百姓的柴米油盐,能够最了解百姓的酸甜苦辣,带来原汁原味的
2024-01-21 06:21:00
满身包!中国游客在泰国被马蜂连蛰10分钟 衣服有上百根毒针
...工作人员取下杀虫剂向空中喷洒,但效果并不明显,马蜂越来越多。”张洁说,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行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在蜂群中被蛰了10分钟左右,终于到达可以下降到地面的绳索处,提
2023-02-14 11:40:00
...读者的需求、意见,进行更换。“多读书不仅让我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学会了多维度思考问题,还能帮我消解负面情绪,使我拥有更开放、积极的心态。”学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后,拓展了张洁的阅
2023-05-09 10:06:00
不环保不买单,这届年轻人开始绿色消费了 | 焦点分析
...整个行业减排的重要责任。在这股绿色可持续风潮之下,越来越多的品牌都在主动变“绿”。当代年轻人,不环保不买单凯度2022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显示,全球57%的消费者认为资源废弃对
2023-09-02 09:1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西部协作】情系教育!广州市南沙区开展爱心捐赠,助力紫云县教育发展
10月10日,在地处麻山腹地的紫云自治县宗地镇民族小学,秋日的暖阳倾洒在学校的玻璃窗上熠熠生辉;教室内,孩子们坐着摆放整齐的崭新课桌椅
2025-10-13 21:32:00
青春华章|让青春同时代同频共振
青春是人生最滚烫的篇章,更是时代最激昂的旋律。它从不缺少厚重的注脚,从燕山下扎根乡土的“拼命书记”,到沙漠中传递知识的支教群体
2025-10-13 21:40:00
10月13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福州市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主题活动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举办。
2025-10-13 22:03: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开展便民活动,让数字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鲁网10月13日讯近日,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在茌平区安居康城、阁三里等多个社区持续开展“移动爱家,服务到家”便民服务进小区活动
2025-10-13 22:04:00
2025年10月9日,山西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正式迈过1000列大关。这列从大同铁路物流中心驶向莫斯科的班列,载着55个集装箱的白色家电
2025-10-13 22:07: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圆满完成国潮美食嘉年华通信保障工作
鲁网10月13日讯近日,2025年第二届国潮美食嘉年华在临清东宛园举行。活动融合国风文化与地方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场打卡
2025-10-13 22:07:00
“上车即入院”!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5G赋能“鲁云急救”平台
鲁网10月13日讯近日,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联合多家医院共同打造的“鲁云急救”综合救治平台正式启用。该项目依托5G技术,对救护车进行信息化
2025-10-13 22:08:00
“海旺杯”无棣县第39届钓鱼比赛成功举行
10月8日上午,国庆假期期间,无棣县第39届钓鱼比赛在无棣城西钓场成功举行,来自全县各单位、镇街的近百名钓鱼爱好者参加了比赛
2025-10-13 22:11:00
持续阴雨告一段落 滨州迎来晴好天气
云开雨歇,阳光重现。连日来笼罩在滨州的连绵秋雨终于按下“暂停键”。从“双节”假期开始就几乎天天“打卡”的秋雨,让滨州人民体验了一把“江南梅雨”的滋味
2025-10-13 22:12:00
据央视网10月12日消息,当前全国秋粮收获过半。丰收是粮农一年最关键的时刻,今年9月底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2025-10-13 22:12:00
高标准引领高品质住宅建设丨中青建安集团“好房子”建设标准发布
9月27日,中青建安集团正式发布《中青建安集团“好房子”建设标准体系》,标志着集团公司在推动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2025-10-13 22:12:00
定陶区滨河街道|姚庄社区开展“墨香浸邻里”经典共读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董潇通讯员 贾蒙然为深入推进文化社区建设,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书香社区氛围,10月12日
2025-10-13 22:13:00
雨里抢收、预赔解困!菏泽人保财险让玉米保险有温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时海彬时值秋粮收获关键阶段,菏泽遭遇多年罕见持续阴雨天气,局部农田积水,秋粮收获受阻、霉变风险上升
2025-10-13 22:13:00
滨州退役军人思想政治辅导员走进市实验学校寄语新时代少先队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金秋十月,队旗飘扬。10月13日上午,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滨州市中小学退役军人思想政治辅导员崔建国应邀参加市实验学校2025年秋季入队仪式
2025-10-13 22:14:00
东亚装饰获评首届山东省优秀诚信企业——诚信经营铸就行业标杆
近日,在首届山东省建筑企业诚信建设峰会上,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长期以来在诚信经营、合规管理及品质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2025-10-13 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