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圣人孔子求仕路多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1 13:54:00 来源:戏说三国

圣人孔子求仕路多艰

孔子有圣人的圣德,好学不倦,孜孜以求。但官运并不大好。

孔子母亲去世后,他听说季氏举行宴会招待名士,他着孝装去赴宴,被阳虎挡在了外面,理由是:你不是名士。

孔子家境贫寒而且社会地位不高,到成年以后,曾经在季氏的门下做管理仓库的小负责人,但做的很出色。出纳钱粮公平准确;还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头目,牧场蕃息兴盛。所以又升迁为管理基本建设的司空。这段时间,他所做的是季孙氏的家臣。

这以后他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向各诸侯国推销自己的儒学思想,但是屡屡受挫。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和卫国被驱逐,在陈国和蔡国还遭到了不明真相的百姓的围困,只好又返回了鲁国。

圣人孔子求仕路多艰

回到鲁国后孔子专心研究学问,二十八岁那年听说老子德高识深就想去拜访,当时还是鲁昭公在位,鲁侯还专为他派了一辆车,两匹马,一个童仆,他就驾着车带着童仆和学生南宫敬叔到周去学礼。老子当时在周做图书馆兼档案馆馆长,两人在一起虽然见解并不都一致,但互相交流互相启发都很有收益。临别回国时老子送行说:我听说富贵的人临别赠送财物,品德高尚的人临别赠送言辞。我不是富贵的人,就说几句话做为我们的临别赠言吧: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的威胁,因为他好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见识广博的人常常遭受困厄而危及自身,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的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要忘掉自己一心去想父母,做臣子的要忘掉自己一心去想君王。(“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而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己有。”)孔子从周回来之后,继续边研学边教学,从而学识更深,名望更高,弟子更多。

圣人孔子求仕路多艰

鲁昭公二十年的时候,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景公慕名拜见孔子并向他提了个问题说:从前秦国地辟国小,但秦穆公却能拓疆图强称霸一方,他靠的是什么?孔子回答说:秦国虽然小而偏僻,但他的志向远大,施政措施得当,君主有了志向,再有能人去治政,国家就能强盛。秦用五张羊皮换回了百里奚,用他做相国治国治政,再加上君主的贤明,秦就强大了。所以秦的强大靠的就是君明臣贤,光有君主的大志还不成,还要任用和相信有德行有能力的贤才来治政。景公听了这番话很高兴地走了。

孔子三十五岁时,“三桓”攻打鲁昭公,昭公跑到了齐国,因为鲁国内乱,孔子也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接触景公。在齐国和乐官研讨起了音乐,尤其听到《韶乐》就学了起来,废寝忘食,孜孜以求,专心致志以至于三个月的时间里竟然尝不出肉的滋味。

圣人孔子求仕路多艰

景公召见孔子问他应该如何施政,孔子说:施政之要在健全礼制,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各尽自己的职守和操行。景公高兴了,说你说的对,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即使我的国家有再多的粮食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我很难吃到它。

又有一天景公问孔子施政的原则。孔子说施政的原则最重要的是量入为出,节省财力。景公几次见面对孔子都很满意,就打算把尼溪的田地封给孔子。晏婴阻止说:儒家的学者能说会道,圆滑,不能也不懂用法来约束自己和他人,高傲地自以为是,为臣则难以驾驭;重视丧礼而极尽哀情,追求厚葬甚至不惜破产,不能让这种说教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只是为了获得官禄,这种人治理不好国家。自从大贤圣君相继辞世以后,周王室也日益衰微,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孔子过分地讲究仪表服饰,制定和推行繁杂的礼仪,这些繁文缛节难以成事却易于坏事,君王要教育百姓,恐怕这一套不是什么好办法。这以后齐景公再见到孔子,就不再和他谈论礼仪方面的事了。

圣人孔子求仕路多艰

齐景公虽然没重用孔子,但很尊重他,也真心想把他留在齐国。怕他不安心就和他做了一次挽留性谈话。对孔子说:给你季氏那样高的待遇我做不到,但我可以给你鲁国的上卿季氏和下卿孟孙氏之间的待遇。如果你觉得合适,可以留在齐国。孔子就留了下来。但这个待遇遭到了齐国大夫的妒嫉,有人就策划要谋害孔子,孔子知道了这事就去向齐景公辞行,景公说:我老了,不能再任用你了。孔子就又回到了鲁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孔子的前半生,同样是非常精彩的,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看一看
最近在重读《史记孔子世家》,所以今天想跟各位朋友聊聊孔子的故事。一般咱们对孔子的了解,主要都是孔子周游列国,著书立说,教学生等等,这些主要是发生在孔子五十岁以后的事。但圣人就是圣
2024-06-16 17:04:00
阳虎乱鲁:季氏家臣的权谋风云
...战争不是只有胜利,于是阳虎开始调整执政方向。此时的孔子刚回到鲁国,他在投奔鲁昭公不成之后,在齐国高家担任过一段时间官职。后来又被齐景公面试,虽然因为晏子阻挠没能在齐国当官,但
2024-03-07 06:13:00
揭秘孔子仕途之路:从委吏到鲁国投奔鲁昭公,后返鲁被鲁定公重用
孔子早就有走仕途实现自己抱负的想法,不过最开始孔子只是作为季孙家的家臣,被任命为委吏,负责管理仓库。由于孔子有自己的信念,与上级玩不到一起。孔子知道自己仕途没有前景,最终辞职下海
2024-03-11 06:24:00
孔子周游列国:一场因祭肉缺失而引发的旅程
孔子在五十五岁的时候,带着一干弟子从鲁国出发,游历了十多个国家。这便是孔子周游列国的事迹,大家对于孔子周游列国的事迹或多或少的都听说过,但你知道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吗?其实并不是为
2023-11-23 17:34:00
路人形容孔子为“丧家犬”,是什么原因?
...发生内乱,鲁昭公大败,狼狈逃亡至齐国。同年,35岁的孔子也来到了齐国。除了迫于鲁国局势动荡之外,孔子更是想借助齐国施展抱负,实现政治理想。《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仕齐“为高
2023-05-01 18:56:00
孔子政治仕途的开启
...色面前保持不动如山的品质是十分艰难的,就连儒家圣人孔子曾经都说过:一个人对于美色的追求就像吃饭一样的正常,若是真的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我们又怎么好去指责这些贪恋美色的人呢?然
2023-12-22 05:53:00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公元前496年,孔子五十六岁,正在游说列国的途中,当走到一个叫做匡城的地方时,他坐在车上,指着城墙对驾车的弟子颜刻说:“以前我来这个城市的时候,是从城墙的那个缺口处进去的。”孔子
2024-01-12 06:31:00
子贡:春秋时期的商业巨擘与政治智囊,孔子的得力弟子
...民生哲学,都在这个庞大人物的俯视之下。这个人物就是孔子。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同时,还需要团队运作?或者甚至是受商业影响力驱动?圣人自然没有影响力,而是需要外力
2024-05-02 15:31:00
孔子的偶像是哪四个人
...是圣人,譬如周公。但是,从上古的圣人偶像中很难判断孔子的价值取向,所以,只能从他的当代偶像说起。从《论语》中得知,孔子的当代偶像是四个人,一个是齐桓公的宰相管子,一个是齐国宰
2023-03-19 12: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