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2 06:31: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496年,孔子五十六岁,正在游说列国的途中,当走到一个叫做匡城的地方时,他坐在车上,指着城墙对驾车的弟子颜刻说:“以前我来这个城市的时候,是从城墙的那个缺口处进去的。”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孔子被困

说者虽无心,听者却有意。孔子刚说完这句话,立刻就被人包围了起来。所有的人都义愤填膺,呼喊着要杀掉他们,报仇雪恨。孔子一行数人被困在匡城整整五天,后来派人向卫国的宁武子求助,才得以脱离险境。

原来,阳虎曾经带兵攻打过匡城,对这里的人进行了残害,匡城的人都十分痛恨阳虎,必欲杀之而后快。大家听了孔子刚才说的话,又见二人容貌十分地相似,都把他当成了鲁国的阳虎,才闹出这一次误会。

这个阳虎,也是鲁国人,是鲁国三桓之一季桓子的家臣,与孔子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他不仅经常与孔子为敌,连相貌也长得与其极为相似,可谓是孔子的宿敌。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阳虎

年轻时,阳虎就曾经欺辱过孔子。

公元前535年,孔子十七岁,因为母亲在这一年去世了,正在守孝。鲁国季氏为了招揽人才,在家里举行宴会招待各路士人。孔子也去参加宴会,走到门口却被阳虎拦住了。

阳虎嫌弃孔子的私生子身份,又见他身穿孝服,不让其进门,还嘲讽说:“我们宴请的是士族,你还不够资格。”

孔子的父亲名叫叔梁纥,是鲁国的陬邑大夫,也是一名将军,与狄虒弥和秦堇父合称为“鲁国三虎将”。但孔子是叔梁纥与颜氏的私生子,且出生后不久,父亲便去世了,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才在好心人帮助下,将母亲葬入家族墓地。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春秋时期的士族形象

由此可以推断,孔子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父亲的多少帮助,直到此时,才刚刚获得家族的承认,有了贵族士人的身份。

孔子跟随母亲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小就志于学问,连小时候玩游戏都是模仿祭祀的礼仪,长大后更是博学多艺。

首先,孔子是个博学多识的人。

有一年,孔子住在陈国。突然许多鹰隼从天上掉下来,落到陈国的宫城里面,身上还都带着一种石制的箭头。陈国也是无人知道这种箭头的来历,来请教孔子。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陈国派人请教孔子

孔子说:“这种箭是肃慎部族的。以前周武王灭商之后,周边各蛮夷部落都来朝贡,献上自己的特产,其中肃慎族贡献的就是这种带石制箭头的弓箭。周武王为了表示对异姓诸侯的亲近,把这些远方的贡品分赠给各个封国,陈国获赠的就是肃慎族进贡的弓箭。”

陈国君主立即派人去收藏贡品的仓库查找,果然在角落里找到了一样的弓箭。

其次,孔子是一个音乐达人。

孔子在齐国的时候,听到《韶》乐后觉得曲子非常好,便跟着乐官学习演奏,一连三个月,竟然痴迷到连吃饭都分辨不出肉味来了。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孔子学琴

他在卫国跟随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数十天,专心练习一首琴曲,竟然达到与作者神意相通的境界,连师襄子都拜服不已。

再次,孔子还是一个懂兵法谋略的人。

虽然孔子曾欺骗卫国孔文子,说自己不会排兵布阵,但他的弟子冉求却在鲁国做将军,并能带兵打败齐国。况且孔子在鲁国做官时,也曾亲自指挥申句须、乐颀击败季氏的叛乱,救出被围的鲁国国君。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孔子也是文武双全的人

因此,阳虎不让孔子参加季氏的宴会,既是他仗势欺人,也有一点点故意为难这位新晋士族的成分。

中年时,阳虎擅权,孔子被迫辞官隐仕

公元前504年,孔子四十八岁,因看不惯阳虎擅权的行为,隐居不仕,专心研究《诗》、《书》、《礼》、《乐》等典籍,并招收了很多弟子。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孔子教学

阳虎作为季氏的家臣,不仅软禁了季桓子,还依仗季氏在鲁国的权势掌控了鲁国的国政,可谓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此时的阳虎,是有任用孔子之心的,还专门派人送去礼物。但孔子却不愿意与其同流合污,特意选择了一个阳虎不在家的日子去回拜,以回避相见。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阳虎叛乱

公元前507年,阳虎叛乱失败,逃往齐国,后来又逃往晋国,尽心辅佐赵鞅。而孔子也在鲁国做了一段时间的司寇之后,因为与主政者意见不合,挂冠而去。

有人说,孔子虽口称仁义,但心里却十分热衷做官。

孔子带领弟子在各诸侯国间不断游说,在卫国时拜见国君的宠姬南子,甚至还有两次计划接受叛臣邀请的经历。连他的弟子都有多次看不下去了,跟他当面理论,急得孔子对天发誓:“如果我做了不对的事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孔子见南子

其实,孔子四处求官,并非是为了自己的锦衣玉食,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对于那些与自己为政理念不同的诸侯,他也是宁可受困也不愿去做官的。

他听说赵简子杀了窦鸣犊和舜华,便在黄河边停住了西行的脚步,说:“君子讳伤其类也。”然后转头回来。

卫国孔文子想让他帮忙打仗,孔子推说不懂军事,赶紧离开卫国,说:“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

孔子与阳虎的故事,因容貌与人相似差一点被困而死

大成至圣先师

有一天,孔子一行遇到两位隐士在耕地,就让子路去问路。隐士说:“现在礼崩乐坏,你们到处奔波也改变不了现在天下大乱的局势,还不如跟我们一起隐世呢。”

孔子说:“人不能与鸟兽同群,等到天下太平的时候,我也就不用为了改变世道操心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09:46: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孔子单独会见南子,引起弟子不满,孔子为何指天发誓
公元前494年,周游列国的孔子第二次来到卫国,这一次,孔子单独会见了一个女人,这个人就是卫灵公的宠妾南子。孔子一生为了政治理想奔走,他周游列国的途中,弟子们也是紧紧跟随,悉心相伴
2024-06-11 10:59:00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
2023-04-16 21:15:00
路人形容孔子为“丧家犬”,是什么原因?
...发生内乱,鲁昭公大败,狼狈逃亡至齐国。同年,35岁的孔子也来到了齐国。除了迫于鲁国局势动荡之外,孔子更是想借助齐国施展抱负,实现政治理想。《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仕齐“为高
2023-05-01 18:56:00
孔子弟子子路:至孝之人却遭悲惨结局
说到中国的教育史,离不开一个人——孔子。他不仅开创儒学,还创造性地兴办私学,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读书学习,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这些学生也得到了后世的敬重。孔子这么多学生
2024-03-14 06:03:00
孔子会见南子,被后世误解两千年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开创者,是几千年来公认的千古圣人,孔子身世坎坷,他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周朝初年,商朝的贵族和后裔作乱,后来被镇压之后,周公将商纣王的
2023-04-19 16:21:00
聊聊被孔子又损又爱的古代外交之王
...的塔列朗,他就是春秋末期的端木子贡,出身于儒家大师孔子的门下。子贡的外交经历当中,最为精彩的就是,为保住鲁国不被齐国侵略,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将齐国侵略军引向了强大的吴国,为
2024-04-11 21:06:00
子路提拔子羔引争议,孔子怒斥‘误人子弟’
...了鲁国季氏宰,位高权重,想要提拔学弟子羔当费县令。孔子听后大骂道:“你个竖子,想误人子弟啊!”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孔子不看好的学生,却成了当官最久、活得最长寿的好官。子路只比
2024-04-10 19:52:00
春秋时期的儒商之祖端木子贡,经商之道十分出众
...们的忽略。孔门弟子子贡出生于官商世家,在还没有拜入孔子门下的时候,就经常从事于商贾活动,他的经商之道更是影响深远,毫无争议的是儒商之始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记载说:子贡
2023-01-09 21:34:00
孔子最宠爱的弟子不是子路?探究子路的性格与命运
孔子最宠爱的弟子不是子路。子路是个性格孤标傲岸的人,这是不符合孔子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要求的。子路是个质胜文则野的人。子路出身于穷人家庭,从小就经常吃野菜充饥。后来,子路年买的父
2023-10-27 07: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