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秋时期的儒商之祖端木子贡,经商之道十分出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9 21:34:00 来源:戏说三国

端木赐字子贡,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鲜有人知道中国的第一位首富就是他,“陶公事业,端木生涯”中后半句的端木就是指他。在《左传》及《史记》中,对于端木子贡的功绩均有详尽记载,除了他高明的政治远见之外,他的经商之道也十分出众,但是却很容易遭到人们的忽略。

孔门弟子

子贡出生于官商世家,在还没有拜入孔子门下的时候,就经常从事于商贾活动,他的经商之道更是影响深远,毫无争议的是儒商之始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记载说:子贡一直利用低买高卖的方式在两个国家之间经商,孔门数十位高徒之中,就属他最为富有。子贡乘坐四匹马拉的车子,携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访问各个诸侯,所到之处,国君与他之间都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

春秋时期的儒商之祖端木子贡,经商之道十分出众

子贡经商最大的本事就是臆测推想。孔子也夸赞说子贡每猜必中,若是子贡出生在现代,也可以成为最杰出的人物。据说吴国大军准备远征齐国的前夕,子贡就猜测为了保证将士们能够顺利远征齐国,吴王夫差必然会强征丝棉御寒之物。

这样就会造成吴国丝棉紧缺,百姓们为了抵御寒冷,而丝棉又货源稀少,其价格自然会急剧攀升。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安排数十个人携带财物,分组到各地去大量采购丝棉,然后再用车马迅速将这批丝绵运往吴国。这时饱受寒冷的吴国百姓们,很快就将丝棉抢购一空,数倍的利润让子贡大发了一笔战争财。

后世的大多人都觉得孔子说子贡“亿则屡中”是在不满子贡的经商行为,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孔子说:“如果钱财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就算是最下等的工作,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合于道,就不要去追求。”

劝鲁从卫

在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业战争,在靠近齐鲁边境的地方建立了很多卖鞋和衣服的商店,齐君接着号令全国臣民都要身穿绨料衣,脚蹬麻编鞋,并通过多种途径,向鲁国散布消息说:“所有来齐国贩卖绨料和麻鞋的,全都可以领取奖赏”。

齐国这一举动很快在鲁国产生了影响,大量农民改种粮为种麻养蚕。其中一部分农民纷纷进入城市中从事手工业。可还不到两年,齐国突然向全国宣告,禁止再穿绨料做的衣服和麻鞋,并且关闭齐鲁间的关口,不再同鲁国进行商业往来。

春秋时期的儒商之祖端木子贡,经商之道十分出众

这一下可让鲁国的百姓们遭到了大难,那些种麻养蚕的农民,生产绨、麻品的手工业者纷纷无路可走,一些商人囤积的众多衣服鞋子更是难以售卖。不少人因此就想离开齐国到越国去谋求生路。这时子贡就劝阻说道:“如果去往越国,更是难以谋得生路。”

这些遭难的人便问为什么。子贡于是解释说:“绨是厚料绸子,而越国人没有穿这种料子的习惯,麻鞋则更是难以卖出去,他们平常都是喜欢光着脚的。你们想要解决卖不出去货物的问题,去不需要这些的国家不是更加难吗?”

子贡又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说:“你们可以选择去卫国,卫鲁两国之间的习俗又差不多,为何非要去越国呢?”这些人在去了卫国之后果然有所发展。

子贡赎人

子贡在经商时牢记孔子的教诲,他既奉行“贫而乐,富而好礼”,且又“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经常散发家财来救济贫困的百姓。与别的商人不同,子贡经商坚持仁义的原则,追求德业的结果。

在《吕氏春秋》中又记载有“子贡赎人”的故事。当时鲁国的法律有这么一条规定,如果见到鲁国人在其他国家沦为了奴隶,其他人出钱把他们赎出来之后,可以到鲁国报销这笔赎金。而子贡恰巧就碰到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将其赎了出来之后,他认为做好事不应当求取回报,因此拒收了鲁国补偿给他垫付赎金的钱财。

春秋时期的儒商之祖端木子贡,经商之道十分出众

孔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苛责子贡说:“你这样的做法有很大的问题,你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那么从今往后,那些不是很富裕的人得不到补偿,就不愿意再替身为奴隶的同胞们赎身了。你收取鲁国给你的补偿,这并不会让你帮助别人的行为贬值;但是你如果不拿鲁国给你的补偿,就是在无形中破坏了那条补偿赎金的好法律。”

“子贡赎人”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悖论,在道德和伦理的矛盾之间,人们到底该如何选择,与之相对的还有“子贡拯溺”收下了一头牛,得到了孔子的赞赏。但是对于端木子贡来说,凭着经商能够做到和王侯分庭抗礼,就已非常值得人们尊敬了。

虽然子贡是两千多年前的人物,在如今这个时代,他的知名度远远没有马化腾、马云、王健林这些富豪们高,但是纵观中国历史,很难再找出第二个能够同他相媲美的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23: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子贡:春秋时期的商业巨擘与政治智囊,孔子的得力弟子
...贡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十二哲人之一。他是魏国人。他姓端木,名慈。子贡是他的名字。他比孔子小31岁,出生于公元前520年。这一年,东周爆发军事叛乱,太子周天子恐惧而死。真正到了孔
2024-05-02 15:31:00
儒商始祖子贡的经商之道,被孔子欣赏,让司马迁点赞
...车队主人,就是我们本期故事的主人公,子贡,子贡复姓端木名赐生于魏国,他在后世最出名的其实不是经商,而是他是一名孔子的门生,而且是一名出了名的孔子的门生,子贡是非常出色的孔林十
2023-01-27 14:58:00
比干从财神到文曲,中国民间信仰的演变
...其他四方财神,分别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管仲、鲁国的端木赐、战国时期魏国曲梁县令李诡祖和魏国商人白圭。其中,管仲主东南、端木赐主西南、李诡祖主东北、白圭主西北。诸位财神,生前多
2023-12-15 05:17:00
古代商业奇才:子贡、范蠡与吕不韦的传奇故事
...之外,在其它领域也成就颇高。一、子贡生意场上推崇“端木遗风”,指的是做生意要讲究端木赐留下的诚信经商的品质。端木赐就是子贡,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子贡不仅在学业
2023-12-21 22:14:00
比干被奉为财神,为何说他更愿意做文曲
...,被视为武财神。此外,还有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鲁国端木慈、战国时魏国曲梁县令李贵祖、还有魏国商人白贵。其中,管仲掌管东南,端木掌管西南,李鬼掌管东北,白鬼掌管西北。你们很多财
2024-04-22 10:06:00
让孔子头痛的“坏学生”宰予,何以跻身“十哲”
...教书办学,此后十年间,孔子的弟子越来越多,如颜回、端木赐、冉雍、冉求等著名弟子都在这期间加入孔门。当然也包括“坏学生”宰予,而他给人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在上课时间睡大觉。《论语·
2024-05-28 14:26:00
卫国:周朝最长寿的诸侯国
...门生,分别是子贡和子路,都是孔门十哲之一。子贡就是端木赐,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是当时的大富翁,被后世称为中华儒商第一人,有些地方将他奉若财神。子路就是仲由,是弟子中侍奉孔
2024-03-10 01:45:00
端木真的就像别人嘴里说的那么不堪吗
端木蕻良没有抛弃萧红,因为萧红当时与其它男子有了私情于是气愤之下离开,虽然过了一段时间又返回萧红的身边却被其它人所不容,再加上骆宾基的误导最后令端木蕻良成为一个“负心汉”。端木并
2023-02-12 16:11:00
受伤爱豆演员劈腿了?黄杨钿甜父亲被调查?宋亚轩撩网红美女?牛骏峰没戏拍?姨太问答
...一下评论啊,真相帝往往就隐藏在其中!受伤的爱豆演员端木确实很可惜,明明是一副妥妥的大爆小生相,可偏偏就在拍戏的时候出了意外,毁容的同时也毁掉了大好的事业。那段低谷时期,对端木
2025-05-22 22: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