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初夏时节,走进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盖力亩村,村民们正忙着在房前屋后的林下种蒜。近年来,科尔沁区大力推行“小庭院、大经济”模式,着力激活庭院闲置土地,加快庭院改造工作,多方位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力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为落实因地制宜搞发展的主体思路,近年来,科尔沁区围绕“庭院+特色种植”“庭院+特色养殖”方向,出台了相关优惠扶持政策,采取多种奖励方式,积极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引导村民开展庭院蔬菜种植及蚯蚓、白鹅、基础母猪、肉牛、肉羊等养殖,形成大群体、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科尔沁区庆和镇积极推进庭院林果产业种养结合,绿色种植,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让农户在庭院内实现“房前屋后、足不出户、增收致富”。永和屯村程淑清种植锦绣海棠时,坚持不打农药施用农家肥,并在果树林里散养了白鹅和小笨鸡,用林间养殖代替药物除草。如今,锦绣海棠果已经成为程淑清家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庆和镇锦绣海棠种植达到5000亩,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实现了“小庭院”“大产业”。
因地制宜打造“庭院经济”新模式,是科尔沁区“小庭院”变“大经济”的有效做法。围绕“庭院+特色养殖”特色发展思路,如今,丰田镇窑营子村全村共有300多农户搞起了肉牛养殖,肉牛存栏近7300头。该村通过合理规划庭院生活区与养殖区,选择适合庭院养殖的特色品种,推动庭院养殖融入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外引内联、组建联合体等形式,窑营子村基础母牛养殖业实现了升级、提质、增效;通过激励引导与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村民创新养殖模式,引进优良品种,扩大养殖规模;采取订单养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养殖模式,引导村民将散养牛进一步向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转变。2023年,窑营子村养殖业人均收入14500元。
科尔沁区围绕“宜林则林、宜菜则菜、宜牧则牧、宜禽则禽”的总体方针,多方位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振兴工作呈现明显向好的局面。(郭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