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第一批去寺庙减脂的人,胖了11斤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7 10:53:00 来源:缘之心

文/刘三金

编辑/章鱼

作为办公室的老饕,老G堪称美食风向标。当大家问现在哪家餐厅比较火时,只见他淡定地吐出了两个字:

寺庙。

每逢初一十五,老G必定会雷打不动地去一趟寺庙。以前去寺庙是为了烧香,现在是为了吃斋。

〓 来源:小红书用户@骨头辣子

用他的话说,爱上斋饭就像呼吸一样简单,只要吃上一次就再也念念不忘。爱上寺庙素斋的不止老G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去寺庙吃斋正在成为最新的潮流风向。

寺庙变食堂,斋饭成爆款。

谁能想到,当各路餐厅还在绞尽脑汁搞菜单、卷营销时,平平无奇的斋饭竟悄悄成了最火的顶流美食。

斋饭的火爆程度,甚至到了网红店都望尘莫及的地步。

寺庙,成了网红「减脂餐厅」?

众所周知,爆火的第一征兆就是排队。

斋堂门口的队伍,有时比打卡景点还壮观。

明明还没到饭点,但斋堂门口的年轻人就开始大排长队,甚至绕出院子一大圈。

〓 来源:小红书@momo16

有些寺庙把斋堂建在半山腰,要爬好一段台阶才能到达。

工作日坐地铁一定要搭乘电梯,坚决拒绝步梯的打工人,一到周末就全变了。为了这口吃的,乐呵呵爬完半座山还一点儿不喘。

〓 来源:小红书用户@才子

经常打卡网红餐厅的朋友都知道,斋饭火到这个程度,想吃得顺利不得不提前做点功课。

为此,网友们还总结了专门的斋饭攻略。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开饭前必须到场,晚一步好菜就可能被抢光。

排队取饭之前最好用包占座,因为人比较多所以要做好接受和陌生人拼桌的打算。

另外,寺庙禁止浪费。

多拿意味着吃撑,可以少量多次添饭,吃完也要自己收拾好餐盘。

〓 来源:小红书@我在普陀山不踩雷

看到这里,你或许依然觉得寺庙只是寺庙,不是餐厅。别急,让我们来看看寺庙餐厅化的实锤:

几乎每家寺庙都有自己的“招牌菜”。

其中最出圈的,当数龙华寺的素面。

在某社交媒体,搜索“龙华寺”三个字,第一个联想词条就是素面,至少有上万网友发笔记记录过龙华寺的素面。

15块钱一碗,先吃后付。汤头清鲜,浇头包含豆皮、木耳、香菇、面筋,十分实在。

有人天天打卡当作工作餐,从此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没吃上的人干脆自己在家复刻,怎么也得尝上一口才算过瘾。

天天念叨着无肉不欢的打工人,一到寺庙却像老鼠掉进了米缸,在蔬菜和碳水的包围下吃得饱嗝连连。

从杭州回来,有朋友最念念不忘的不是西湖,而是法喜寺那碗斋饭。

“想专门为了它再去一趟。”

还有人在线求寺庙做斋饭的师傅开个社交账号。

“没别的意思,就是真心想学。”

〓 来源:小红书@郝清松啊

初尝寺庙素斋的人,最大的感受或许就是:

没想到素菜也能做得这么好吃。

也许是斋饭的味道实在太过突出,很多人吃着吃着就开始琢磨:

斋饭到底用的什么调味?

白菜能炒出亮晶晶的油光,吃起来清爽又带劲,连自家用猪油爆炒都比不过。

当然,好吃还不是寺庙斋饭出圈的唯一原因,更关键的因素是:

便宜。

大多数寺庙的斋堂都是免费开放的,斋堂门口摆着的功德箱也无人看管,全凭香客随心给钱;

即便明码标价要求付费的斋堂,一顿斋饭的价格也就8块、10块,且完全自助,量大管饱。

网友@Ann去了贵阳的弘福寺后,感叹十块钱吃出了豪华自助餐的体验——凉菜十几个,热菜六七个,汤三四种,连主食都有米饭和面条两种选择。

〓 来源:小红书@Ann

一些寺庙还专门开了素食餐厅,几十块就能吃到堪比星级酒店的自助,菜式讲究,价格友好,性价比拉满。

〓 来源:小红书@momo团子

有的寺庙还要求吃完自己洗碗。

光盘行动叠加亲手劳动,一顿斋饭吃下来,不光管饱,还顺手把“自律”和“节制”实现了,怎么看都不亏。

吃完饭后可以爬爬山、烧个香,碰上时间合适还能听一场经,吃饭这事儿搞着搞着就变成了一日游。

第一批靠吃斋减肥的中年人

胖了11斤

美味和素食的搭配,让被亚健康缠身的打工人找到了养生的平衡点。

抱着吃减脂餐的心情来到寺庙,对着素斋毫无负担地大快朵颐。吃完以后,摸着滚圆的肚子,满足地感慨:

到了寺庙,小鸟胃也会变成大胃王。

〓 来源:小红书@骨头辣子

但经常活着的朋友都知道,人生的常态就是事与愿违。

有人只是去庙里连吃两天斋饭,却胖了两斤。

有人禅修三天,心静了,身也沉了——直接涨重五斤。

〓 来源:小红书@好奇阳仔

也有做义工的朋友,在寺庙待了三个月,体重稳步上升得和三餐一样规矩,回去时整整胖了十几斤。

吃斋最出人意料的地方在于:

每顿都觉得自己没吃多少,但站上体重秤那一刻,才意识到不对劲。

“不过是两个馒头几口菜,哪比得上大鱼大肉,怎么就胖了呢? ”

就连爱吃纯素自助餐的朋友也没能“幸免”,吃着吃着就多了十一斤肉。

〓 来源:小红书@Louise猫🐱(ID:101640615)

体重的变化往往有迹可循,最先变的,通常是饭量。

吃斋之前,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饭量有多大。

“刚到寺庙那几天,一碗菜就够,吃了一星期后,不添一碗根本不踏实。”

〓 来源:云峰寺花艺师义工,小红书@宗离

有人刚进庙时吃饭斯斯文文,没几天直接端着碗去锅边添饭了,姿势十分娴熟。

以前死活不碰的菜,到了寺庙照吃不误,甚至觉得意外地香。怪不得有人感慨:

寺庙,治好了我的挑食。

虽然上文都在回答一个问题:明明吃的都是菜叶子,怎么还是变胖了?

但吃得多显然不是一个严谨的回答。

回到素斋本身,因为没有荤腥撑场,要做得好吃往往得靠油来提味。

油量一上去,热量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而且少了蛋白质(肉类)带来的饱腹感,身体会下意识去找碳水填补空缺。

但碳水消化迅速,吃得越多,反而越容易陷入反复进食的循环。

更别提斋饭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能浪费。

稍不注意就容易吃撑。

发现大量斋饭爱好者变胖的案例后,我把目光转向办公室的老G。

看着老G敲电脑时佝偻的背和重叠的双下巴,我把对他是否变胖的疑问咽了下去,非常直白地抛出了我的问题:

“你开始吃斋后,胖了几斤?”

老G把脸转向我,没有说话,翻了个白眼。我想,他骂得很脏🚬。

斋饭,成了打工人的解药?

没食堂的打工人,苦吃饭久矣。

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好好吃饭变得越来越奢侈。

外卖软件上的美食看起来图文并茂、热气腾腾,送到手却可能是蔫掉的青菜、泡软的面条,或者混成一团、分不清食材的饭盒套餐,叫人根本难以下咽。

更别提那些藏身大楼隔间里的幽灵外卖——没有店面、没有招牌,有的只是脏乱的后厨与不堪入目的卫生状况。

稍微让人省心一点的正规餐厅外卖呢?

有倒是有,但价格也直线上升:以北京为例,三十元是标配,想味道好一点,没个四五十很难解决问题。

去店里吃堂食,时间成本高昂不说,碰到预制菜的概率也不低。

许多店虽号称现点现炒,实际端上桌的却很可能是批量生产的料理包。

吃饭,这件本应是日常生活中简单而愉悦的事情,如今却在种种困扰下,演变成一种令人疲惫的消耗。

就在日常饮食越来越失控的时候,斋饭带来了久违的确定感。

它没有太多的套路,只是简单纯粹的好吃。

热腾腾的米饭,几样当季新鲜蔬菜,真材实料,吃得踏实。

没有堆叠味道的复杂调料,也没有让人警惕的工业香精,每一口都是那种吃得出食物本味的“老实饭”。

〓 来源:云峰寺花艺师义工,小红书@宗离

再加上寺庙井然有序的氛围和山林间的安静气息,很多人在吃斋饭时,意外收获了一种内心的松弛和平静。

当越来越多人奔着斋饭而来,寺庙本身也在悄悄进化。

从素食自助到下午茶、咖啡、奶茶,再到讲究包装与口味的糕点和伴手礼,都成为寺庙美食的一部分。

各地寺庙至少有一家“慈杯咖啡”,成为网红打卡点;

上海龙华寺把糕点和传统素食都做出了名堂,卖相口味不输热门老字号。

杭州法净寺、灵隐寺的素月饼名声早就传到寺庙之外。

造型别致,口感绵密,哪怕不吃素的人也要排队买上几盒送人或自留。

甚至成都文殊院还开设了公益“禅食课程”,教授茶食。

寺庙里已经悄然延展成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

吃饭喝茶、挑选伴手礼,甚至手作学习,在这里全都成了可能。

在这个讲究效率、衡量回报的时代,斋饭似乎与高级感沾不上边,却出人意料地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心头好。而人们之所以肯为斋饭买单,是因为:

太久没遇到一顿没有落差感的饭了。

于是,当一口热饭一碟蔬菜,带着久违的本味出现时,反而令人动容。

那是一种久违的安心,一种被好好对待的感觉。

而吃饭这件事,或许本来就该这么简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周末短出家,打工人最好的医美
...各家的疯狂会员日上山修行,年轻人的最新休息区周末的寺庙里到底藏着多少被生活压得灰头土脸的年轻人?有大厂在逃员工,成天被困在OKR里,卷生卷死卷到抑郁,也没力气说走就走去奔赴诗
2023-05-19 12:00:00
5元免费续的斋饭,被打工人吃成新荣记平替
...工人转而投向原来看不上的食堂: 从大学、国企单位到寺庙,端着餐盘排队等师傅打饭,“仿佛回到了我还不是毒妇的时候”。 “吃食堂”重新流行,是打工人对预制快餐的集体反抗。但写字楼
2025-04-24 14:51:00
中国最“纯”的寺庙,不收门票,2块钱吃一顿斋饭,却有一个要求
...佛教,你将结束世俗的过去。如今也是越来越多的人会到寺庙里参观。但是商业化的加重,许多寺庙都是需要门票的,而且想吃斋饭也必须付费。然而,只要他们是真正虔诚的拜佛者,他们就不会关
2024-10-18 10:36:00
双桂素食丨梁平引领素食新风尚 一道“烧鹅”惊艳全场
...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今天我们吃到的菜品跟寺庙里的斋饭比起来口感更丰富、口味更加清淡,非常适合养生。”问起今天最令他惊艳的一道菜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松露素烧鹅
2023-08-05 09:38:00
夜雨丨周丁力:在山间吃素斋
...缙云山间由数个山头围成的景区。此地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寺庙,坐落在一座小山峰的半山腰上。寺庙墙黄瓦青,檐飞门开,据说庙里有10来位僧人。节假日里人来人往的,寺中斋饭就渐渐地出了名
2023-10-12 11:22:00
在道观「打工」一天,我看见了年轻人的搞钱焦虑
...天。功德+1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火神庙,它跟我去过的其他寺庙有很大不同。庙外就是什刹海,二十米开外就有一群老头老太太在跳舞、打太极。在庙前站立,门匾不高,不需要仰长脖子就能望到顶
2023-05-01 10:37:00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嘴,身上的肉肉就会一天比一天多。他们不胖谁胖?但是寺庙里的僧侣忌食荤腥,他们都不吃肉,为何却个个肥头大耳?如果只是个别僧侣出现这种情况,那可能只是偶然,但现实是不少的僧侣都出
2024-11-22 14:28:00
全国寺庙,都快被挤挤挤挤挤爆了
...再佛系, 菩萨也得跟着加班加点处理愿望,一切只因“寺庙游”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预订寺庙景区门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近50%。
2023-03-14 13:10:00
襄阳襄城开展清明节前消防宣传培训活动
...重点对僧房的用火用电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另外,针对寺庙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灭火器、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电器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规定、水源供给是否充足、应急照明和疏散指
2024-04-03 22: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在日常消费中,你是否曾因“康帅傅”而误认为是“康师傅”、“冰城蜜雪”与“蜜雪冰城”傻傻分不清?这些看似滑稽的“山寨”行为
2025-11-20 10:55:00
用魔法打败魔法!她的婚礼让亲友都懵圈丨e路声花③
大河网讯 “总是要等受骗以后,才后悔当初为何不听劝。总是要等到钱没以后,才知道今年的一年又白干……”当这段改编自《童年》的旋律响起
2025-11-20 10:55:00
聚焦十五运|来,看十五运田径“流量王”!
11月19日晚上的广东奥体中心人流如织,如此之高的上座率无他,只因为有女子200米和女子百米栏决赛。“我们就是来看小孩姐陈妤颉和吴艳妮的
2025-11-20 10:39:00
黄河岸边谱新章!中原歌剧周研讨会为艺术扎根河南“出实招”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当歌剧经典撞上中原烟火,当高雅艺术牵手本土文脉,会擦出怎样的火花?11月19日,中原歌剧周系列演出活动艺术研讨会在河南艺术中心举行
2025-11-20 09:22:00
“成都女子家门口被害案”今日开庭,被害人母亲将带着女儿照片出庭见证
大皖新闻讯 11月20日上午9时30分,“成都女子家门口被害案”将在成都中院一审开庭审理。被害人母亲王女士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20 07:56:00
目前太原市已进入流感流行季,流感呈高发态势,以H3N2亚型为主,学校作为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的场所,流感病毒易传播扩散。11月19日
2025-11-20 07:25:00
京津冀家庭装修家电维修乱象调查 周末装修噪声扰民何时休
图片来源:法治网“周六早上7点,电钻声准时响起,6个月大的孩子一听见就哭,怎么哄都没用。”近日,河北某小区业主周女士抱着孩子
2025-11-19 14:12:00
河钢矿业柏泉铁矿被罚:放行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驶出其经营场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信用中国(河北承德)行政处罚信息栏获悉,11月6日,河钢矿业旗下的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承德柏泉铁矿(下称“河钢矿业柏泉铁矿”)收到罚单
2025-11-19 14:14:00
邯郸一男子称帮邻家孩子维权过程中被控妨害作证,获国家赔偿后因同样罪名入狱
2013年开始,回到邯郸市曲周县老家的王曙光帮助邻居家孩子维权,后来他被指控犯有妨害作证罪。案件被指定由邱县人民法院管辖
2025-11-19 14:17:00
从文旅名城到大国工厂 洛阳“智造”再出圈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11月18日,“大国重器 蓄势中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洛阳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为期两天,由河南省委网信办指导
2025-11-19 14:27:00
大皖新闻讯 如今,手机点外卖解决三餐已成为大众日常。但如果在外卖食品中发现了“异物”,该如何维权?记者11月19日从安徽固镇法院获悉
2025-11-19 14:36:00
鲁网11月18日讯(记者 杨勇 通讯员 费振凯)近日,邮储银行阳谷县支行收到了一份饱含深情的谢意——家住阳谷县某乡镇的李女士专程送来一面写有“优质服务暖人心
2025-11-19 14:51:00
监控拍下1岁宝宝沙发跌落呛咳瞬间!儿内科医生呼吁:3岁以内孩子务必远离它!
鲁网11月19日讯近日,1岁娃安安(化名)不慎跌落沙发,一声受惊的倒吸气让口中小小的花生直接呛进气管,险些酿成悲剧,所幸通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气道异物救治绿色通道得到及时救治
2025-11-19 15:25:00
《三峡飞歌》:首部以文学之笔系统记录新时代长江生态变迁的山河志
鲁网11月19日讯近日,由湖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三峡飞歌》正式出版。这部由著名作家叶梅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以“三峡女儿”的独特视角
2025-11-19 15:25:00
鲁网11月19日讯“这份温暖令人动容!如此远道专程赶来,如此高效办妥业务,你们真正将老人的需求放在心上!”近日,在欢城镇102岁张奶奶家中
2025-11-19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