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有龙抬头呢?龙抬头究竟指的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3 13: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虽然我国现在用的是公历,但过传统节日的时候,以及进行农业耕种的时候,还是以农历时间为根据。而农历中,就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习俗,比如最为盛大的春节,一般是从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了,而后的小年二十三要祭灶神,又要在除夕的时候祭拜先祖,还要守岁以及收压岁钱等等,一直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

而过完春节之后,后面节日还有很多,比如紧跟着元宵节之后的,就是二月二,而二月二在从农历上来讲,是龙抬头的时期,因此从传统习俗上来讲,就如同春节一样,也是有讲究和忌讳的,“龙抬头”节日里最重要的就是要记住“三要三不要”。只有遵循了这六种习俗与传统,才算是尊重传统文化,才会迎来好运。那么,“三要三不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何为“龙抬头”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的一些节日基本上是根据节气来的,而有些则立于节气之外,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是一个时期,那么为何又说是龙抬头呢?龙抬头究竟又指的是什么?

其实,龙抬头主要跟古时人们地天象崇拜和星辰的运行有密切关系。众所周知,龙在我国文化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我们会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外国人在说到代表中国的图腾的时候,首先也会想到龙。龙在中华文化里,存在了几千年。

在几千年的古代,人们创造的神话文化中,龙生活在大海之中,具有行云布雨的能力,而古代的社会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主要看天吃饭,人人都希望该下雨的季节能够下雨,需要天晴的季节能够放晴。而这种迫切的希望使得人们开始祈求掌管天气的神,而龙又是司掌天晴下雨的神,于是慢慢的,人们就开始向龙祈福。

了解了人们为何会向龙祈福之后,就要了解为何要在二月二这一天祈福。但在了解之前,需要知道龙抬头的意思。在二十八星宿中,“龙”是东方苍龙七宿的星象。每年的仲春时节,“龙角星”就从东方上升,于是就有了“龙抬头”的说法。

而之所以要在二月二龙抬头的季节里祈福,是因为二月二的仲春季节,龙抬起了头,意味着结束了潜伏的状态,开始在地表活动,即崭露头角,而龙具有行云布雨的能力,因此它的抬头,意味着大地开始下春雨。而春雨初下,就是生发之象,世间的一切万物在阳气初发、雨水增大的季节,就开始积极生长,农事耕种由此开始。

而事稼穑的农人们为了接下来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秋天能够欧五谷丰登,于是就开始在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祈福,祈求未来能够纳祥转运。不过,既然是转运祈福,获得祥瑞,因此在祈福之上还是有讲究的,主要是“三要三不要”。

三要三不要

第一要就是要吃龙食,以获得好运。而龙食在北方,主要是指以面为主要材料的食物,比如吃龙须面,“龙须面”长又顺,因此人们认为吃了之后,会有顺顺利利、顺心如意的好运。除了龙须面,还有吃馄饨“龙眼”、饺子式样的“龙耳”,以及龙鳞等等。

第二要就是使耕牛。耕牛的意思很简单,在现在的一些山区也可以见到,农人们耕种土地,就要使用耕牛来犁地。二月二之后,万物开始准备生发,气温也开始回升,是开始农业播种的好时节。而要进行播种,那就势必要使用耕牛进行松土犁地,所以使用耕牛就是一年开始农业的好时节,因为这个时候降春雨,利春播。

第三要就是剃龙头。剃龙头当然不是指的给龙剃头发,而是人们在二月二这一天剃头发。为何要选择在这一天剃头呢?因为在正月里,人们是不剃头的,有忌讳。而经过正月之后,已经满一月了,从生理角度来讲,也是要剃头的。除此之外,人们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有鸿运当头、福星高照的好运。

三要之后,就是三不要。第一个不要做的事情是不要碎碎嘴。碎碎嘴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一直叨叨说不停。从生活常识来讲,一个人时常唠唠叨叨不停,也会惹人生厌。而在二月二这天,人们更是有讲究,不要多说话。因为唠叨就是多说,多说就多错,比如一时口误说了不吉利的话,自然是不好的。

而第二个不要就是不要碰井口。因为在过去的人们看来,若是打水的时候过于粗心大意,桶碰到了井口,就会碰到“龙头”,是非常不好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龙头”关系着自己一年的鸿运,若是碰上了,就会把自己的好运气碰掉。再者就是这一天龙要出来活动,打水碰到龙头,可能惊扰龙的行动,进而招致旱灾。

第三个不要是不要动针线。因为针之类的东西比较尖锐,容易伤到“龙眼”。“龙眼”是龙身上的器官,若是这一天“伤”到龙眼,很有可能会惹得龙生气,而龙生气自然是非常不好的,容易给自己招致灾祸。不进行祈福,或许不会给自己招致好运,但动了针线,还给自己招来了坏运,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这么做的。所以就要在生活中忌讳了。

结语

一般来说,正月里都是比较寒冷的,而大多数时候,立春都是紧跟在正月的末尾的,或者直接在正月,比如2023年就是在公历的二月份才立春的。立春始,万物生发。二月二也是如此,在龙抬头之后,万物都结束了冬藏潜伏的状态,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因此大地是属于万物生物生发的状态。

而这万物生发的季节是一年的开始,因此更要特别注意。因此,为了接下来的一年在各方面都有收获,人们就会祈求风调雨顺,就会注重做三样时期,避免做另外三要事情,以此拥有好运。所以说,龙抬头的文化习俗是美好的,它寄托了人们对生活和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发扬和保护这样的文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15: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方土地作物生长茂盛。龙头节是一年耕种的开始,所以人们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希望这一年五谷丰饶、平平安安。2.吃龙食二月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北
2024-03-12 10:23:00
100秒看龙腾巴渝 | 涪陵庆龙节:舞龙飞天迎春耕
...仓满,小仓流!”“二月二”是一年春耕开始的日子,被人们称为“耕春节”“农事节”。连二村每年都在“二月二”这个日子举办“庆龙节”。庆龙节庆三天,从二月初一到初三,分别进行接龙、
2024-02-13 08:30:00
二月二龙抬头 贵阳石龙村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师团队推出了“龙抬头套餐”,“龙须面”“龙头饼”“龙眼汤圆”等吸引了不少村民和游客排队光顾。村民自发参与,民俗焕发新活力,活动现场,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
2025-03-03 00:51:00
6种常见的龙食做法,记得吃一些,沾沾龙气,一年都有好福气
...水增多,阳气生发,万物盎然,忙碌的春耕也要开始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纳祥转运。这天在饮食上也大有讲究,食材多以龙为名,被称之为“龙食”,分享6种常见的龙食做法,记得吃一些,沾
2024-03-28 11:27:00
...月二龙抬头”,从今天起京城老字号餐厅陆续推出龙胆、龙眼、龙耳等各色美食,供市民选购。护国寺小吃起源店经理张猛介绍,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护国寺小吃起源店的龙胆将提前三天销售,“最
2023-02-18 08:53:00
二月二龙抬头,来河北这些地方逛龙头、沾喜气!
...高照”之意。同时,还有彩妆摊位和盘头摊位,在技艺达人们的手中,必将让您焕然一新。(三)跃龙门 占鳌头1.启蒙开笔地点:海边爱我中华碑主要内容:“开笔礼”在古代被看作人生三个
2024-03-09 08:02:00
...(新乡市)每到农历“二月二”,我就不由得想起儿时老人们所讲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小山村,有个忤逆不孝的儿媳妇,对婆婆不是白眼瞪,就是黑眼瞅,残茶剩饭叫
2023-02-25 12:03:00
二月二龙抬头,要吃3样“龙饭”,做1件“龙事”,人旺财旺日子
...为一年开个好彩头。吃4种“龙饭”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人们为了纳吉,好多吃食取跟“龙”相关的名字。一,吃炒米饭-食龙子一粒粒的米饭,形如龙子,所以人们把吃米饭叫做“食龙子”,寓意
2024-04-11 11:12:00
水浒传:梁山好汉下馆子,动辄几斤牛肉,真事还是吹牛?
...众多的肉类中,牛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即便到了现在,牛肉依然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备受推崇。所以,尽管古代法律严格禁止宰杀耕牛,但并不意味着吃牛肉就完全
2024-10-20 10: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