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闲侃“二月二龙抬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5 12: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乡日报

陈德亮(新乡市)

每到农历“二月二”,我就不由得想起儿时老人们所讲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小山村,有个忤逆不孝的儿媳妇,对婆婆不是白眼瞪,就是黑眼瞅,残茶剩饭叫她吃,脏活累活叫她干。而她自己却游手好闲,在家闷得慌了就出门到处打听蜚语,编织流言。

有一天,她婆婆病了想吃肉包子,儿子听了就跑到集上买来几个,可刚一进门,就被媳妇一把夺走了。她把肉馅掰开吃了后,就到阴沟里挖点臭污泥,裹在包子里给婆婆吃,婆婆用嘴一咬,大嘴恶心,五脏六腑几乎全倒出来,这媳妇见了还恶狠狠地说:“叫你再吃肉包子!”

话说这年“二月二”,这媳妇闲着无事又去外面瞎游闲逛。突然间,阴云密布,狂风大作,继而电闪雷鸣,她赶紧往家跑。刚跑到半路,瓢泼大雨就下了起来,她迅速躲到一棵大树下避雨。只听一声震天的霹雳,那棵大树被雷电削去了半截,她也当场被“击”死了。人们看到后,都说是龙王爷派龙抓走了这个忤逆不孝的女人,是对忤逆不孝人的警告、震慑,于是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忤逆媳妇发了愁”的劝善戒恶故事。

不过,还听老人们说,待中秋节一过,雷公、电母就回天上去了,龙王爷也睡了,这时,凡不孝顺公婆的儿媳妇就又胆大起来,对公婆变本加厉地虐待、刻薄,所以,就又有了“八月十五收了雷,忤逆媳妇还怕谁”的说法。

其实,这“龙抓忤逆媳妇”的故事只是传说而已。究竟是从哪朝哪代说起的,故事的真实性、可信度又有多大,却没人去考察询问过。因这“雷击事件”确实是顺民心得民意的,所以,即便是假,也但愿是真。

事实上,在文明和谐的当今社会,类似这样忤逆不孝的儿媳妇确实是很少很少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到处开展的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教育,是各级媒体经常举办的评选“好媳妇”等活动。退一步来说,即使还有个别“不孝”之人,也绝不可能因“八月十五收了雷”就“忤逆媳妇还怕谁”了。因我们毕竟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是一个健全的法制社会,即便“八月十五”真的把雷“收了”,可“法制”是啥时也不会“收了”的。任何不敬、不孝的“忤逆”者,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受到良心的责备和众人的谴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5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明婆婆是自杀,为什么儿媳妇要主动说自己是凶手
...轻,婆婆还是被吵醒了,她马上明白了自己的致命失误,儿媳妇肯定已经看到了情夫的鞋子,自己和情夫的关系败露了! (由于奸情败露,婆婆一时想不开便上吊自杀)这要在现代其实算不得什
2024-05-15 13:22:00
我准备一桌菜,饿着肚子等儿子回来吃饭,他却跑去孝敬丈母娘
...盛的年夜饭,可儿子媳妇说要带着亲家两口子和我,以及儿媳妇的姐姐一家去三亚过年。我这个人不喜欢旅游,也不怎么喜欢热闹,另外我觉得他们都是成双成对的,就我是一个人,还得单独开一个
2024-04-26 06:35:00
婆婆生病住院,我一天三趟送饭被骂不孝,我怒:我月子吃啥你吃啥
...再如何瞧不起我,一个是他们的亲孙子,一个是他们的亲儿媳妇,再怎么样也不会亏待。在我半信半疑之间,老公一锤定音,说我的月子就交给他妈妈来照顾,让我妈回自己家。04婆婆照顾的第一
2024-05-28 10:09:00
婆婆80万给小叔买房,病后我拒照顾!你给弟媳买房带娃,她照顾
...她沟通,告诉她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疼爱,可婆婆却指责我不孝,不懂得尊重长辈。那一刻,我彻底心寒了。没过多久,婆婆的身体突然垮了下来,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家中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2024-04-19 11:14:00
90万拆迁款全给小叔,婆婆最后拿3万来找我求养老,我骂不要脸
...表达对婆婆偏心的不满,婆媳关系愈发紧张。婆婆指责我不孝,我则嘲讽她当年的慷慨与现在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双方争执不休,家庭氛围持续紧张。多年后,婆婆已经年老体弱,昔日的风采早已
2024-04-19 11:12:00
婆婆住院我伺候,弟媳空手探望被夸孝顺,出院后我把婆婆送去享福
...满足,总是探头探脑追问我,她大儿子什么时候来?还说儿媳妇始终不如亲闺女贴心细心。对于婆婆的诸多抱怨,我都强迫自己隐忍了下来。因为我知道,一旦我发怒,婆婆又势必会告状到老公那里
2024-05-29 06:48:00
婆婆先爱媳妇,媳妇才会反过来尊重婆婆
...婆婆说话的吗?什么叫我们不吃饭啊?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儿媳妇,你不做饭还有理了啊?不会做饭,还不会学吗?我要你这个儿媳妇,可不是为了伺候你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再老实的人
2023-07-03 11:15:00
家里亲戚都指责我不孝顺,只因婆婆生病住院我从未露面
...还包括姻亲的公婆、岳父母等,因此在发生婆媳矛盾时,儿媳妇往往有理说不清。有句话是:“婆婆不好,只有儿媳妇知道。但儿媳妇不好,全村人都知道。”这句话也很好理解,儿媳妇受了委屈甚
2024-02-27 10:44:00
用平凡坚守汇聚家庭大爱——记西善花苑社区里的“好婆媳”事迹
...,与江苏本地人的王巧玲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同,为给儿媳妇更细致的照顾,她专门打电话给王巧玲在老家的妈妈,仔细询问当地的习惯及王巧玲自己的习惯,请教专业的孕妇餐的老师,私下反复
2023-12-02 21: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