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当一名肿瘤学医生开始写书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20 01: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当一名肿瘤学医生开始写书

专访王兴:通过文字与患者建立信任感

当一名肿瘤学医生开始写书

当一名肿瘤学医生开始写书

王兴是一名医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肿瘤学专业,他先后在北大肿瘤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担任主治医师。2015年,因为岳母患癌,一向被病人视为“主治医生”的王兴,成为了一名病人家属。

在陪伴家人求医问诊的过程中,身为医生的他,第一次深刻意识到突然降临的“病难”会对一个家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有的家庭会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开始走向四分五裂,有的家庭却因为疾病重新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病人家属可能随时要扮演一个“演员”,在家人面前装得淡然又很勇敢,跑到外面去哭。

在这之后,王兴有感而发,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出发点,撰写出《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一书。他在书中给照顾病人的家属留下一句话,让不少读者印象深刻:“你要成为太阳,才能照亮你的月亮。”

时隔两年,从医学“跨界”来的王兴又一次推出新作《医生,你在想什么》。开篇他首先从两个误会说起。

第一个误会,是人对疾病的误会:世界上是否存在一种神奇的药物或者一种巧妙的手术,可以帮助病人“一键恢复原厂设置”?王兴想通过这本书告诉读者,医学不是万能的,甚至在很多时候。它是无力的。与疾病的斗争以及和解,可能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程。

而第二个误会,缘于人对医生的误会:疫情期间,我们慢慢了解到,医疗服务就是一种公共资源。所以医生走进门诊,更多的职责是“筛查”,快速判断病人有病没病,该吃药还是该做手术……但是当事情发生到自己身上时,病人面对医生总是希望主治大夫能够给自己“好好看看”“慢慢看看”。

《医生,到底在想什么》出版后,王兴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专访。

他表示,不愿意在新书里说教,更无意站在空中楼阁对医生和病人的行为指手画脚。他想通过这本书重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重建大众思维与医学思维之间的联系与过渡,“(帮助病人)寻找到‘有效的医疗’,而不是昂贵的医疗、浪费的医疗和伪善的医疗。”

起点:当一名肿瘤学医生开始写作

《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出版前,作为作者的王兴特意跟出版社说“要少印”:先定个5000份出去,不要滞销。当时,他只觉得,这本书缺少医学类的“硬科普”知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受众。

结果却是相反,《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或者可以说,它是一本“破圈”之作,打破了医疗科普与人文社科之间的界限,即使到了今天,出版时间跨越两年,还是有不少读者在书评区追加评论。

王兴在开篇引入了一段书信往来,写信人是一名癌症病人的女儿,收件人是王兴。断断续续的6封书信,王兴陪伴这名癌症患者家属走过了“恐惧”“痛苦”、最终回归“理性”的全过程,而这其实是他的职业日常。

记者:很好奇您是怎么从医生岗位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王兴:我说得比较随意一点,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因为要生存,不是赚钱的那种“生存”,是我在科里面总要找点事情做。后来,很随意地写点科普文章,编发到网上,偶尔写几篇,但是在好大夫的反响还不错,也有很多病人因为看了文章找过来。

小时候读书多,对于我们这种小大夫来说,觉得能写本书,很有趣。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写到现在。

记者: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不想把《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定位成医学科普书,更想把它称为一本人文社科类书籍,为什么会这样说?

王兴:当时出版社联系我,是想做一本家属能够用的书,所以我们还跟出版社定下方案叫“病人家属100问”,这样的标题一看它就不会滞销。在我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可能是最稳妥的方案。

但是后面我们没有这样做,因为我实在不想做一本教别人做事的书。没法教,因为怎么教都不一定是对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关系、艺术在里面,我能给的是一种参考,来自于医生和家属视角的参考。

想通了后,我们就想做一本“陪伴之书”,陪伴癌症患者家属,从他们刚得知家人患癌的消息到确诊的过程,当中的核心逻辑就是“病人家属要先把自己照顾好,你才能照顾好别人。”

继续:通过文字与患者建立起信任感

因为王兴的写作,很多病人通过他的文字找到了“对症”的医生,也经常有人会直接找到他所在的科室,希望他能从某些角度,给予自己更合适的治疗手段。

文字,让他和患者建立起深度的信任感。“当一个医生和一个患者在完全不认识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至少几分钟或者几小时的时间,才能建立基本的信任,但是写书可能会让这个过程提前。”王兴说。

记者:您在书中写着这么一段话:“医生是有温度的理性,不需要自己成为一部百科全书,而是要具有宏观的认识和对疾病、人文、宗教全面的理解”。这是不是可以视为您的从业观?

王兴:算是一个比较及时性的感受,我把它写成了文字。

记者:写作对您的影响是什么?

王兴:对于医疗人来说,病人的信任其实是最有价值的。患者愿意相信,会让我们之后的沟通顺畅很多。在这一点上,写作的确是能够给职业医生带来好处。

但是,我必须承认,不管在任何地方,写多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未见得是个好处。两本书里提到的一些内容,比如说红包问题、过度医疗问题,是有一点点风险的。

但我为什么去写书,而不是去做一个视频,就是因为书还有它的一点好处,相对来说,它可以表达得更加全面。

我猜,您看完这本书之后,应该不会认为我是在“揭黑”。应该会感受到,这本书是希望医生和患者互相理解,打通所谓的信息差,让我们能够更了解彼此的思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06:46:4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知道医生想什么,看病就能不着急
...作者是沪漂的医生王兴。他是土生土长北京人,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毕业,毕业后任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后离开北京到上海发展,在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读博士后,再转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
2023-08-02 10:44:00
新辅助放化疗,精确击杀癌细胞
...了解,济南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成立于1994年,是国家放射肿瘤学及肿瘤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山东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美肿瘤免疫治疗国际合作研究中
2023-04-26 05:05:00
杏林传承录|三代人的努力,将中国骨肿瘤学科带到了世界最前沿
...。几代骨科人在骨肿瘤领域的接续克难攻坚,将中国的骨肿瘤学科带到了全世界的最前沿,成为全球同行学习的标杆。做手术追求完美,不断战胜“不可能”65岁,很多人已在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
2023-09-11 10:02:00
川肿名医张国楠:用妙手仁心让“半边天”重现光彩
...不断提升自己,科室已有多名年轻医生在国内与省内妇科肿瘤学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张国楠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辐射力,连续举办6届妇科肿瘤学天府论坛,推动并帮助四川省以及
2023-06-29 17:30:00
“学雷锋标兵”林丽珠:深耕临床30余载,将中医治肿瘤发扬光大
...获得更多人文关怀与战胜疾病的信心。扎根科研,将中医肿瘤学发扬光大“今年有什么新年愿望?”“除了继续做好工作,我今年希望自己手头上的‘十四五攻关科研’项目全都能顺利完成。”林丽
2024-03-21 21:46:00
肿瘤学汤院士:癌症是内乱,不能消灭,别轻易开刀
...别它是遗传的还是环境生活方式导致的。研究癌症50年,肿瘤学汤院士:癌症是内乱,不能消灭,别轻易开刀92岁的汤钊猷是中国工程院首位临床肿瘤学界的院士,也是国际著名肝癌研究专家,
2023-06-01 22:11:00
刘素坤:握稳放疗这把“隐形手术刀”
...获得保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任保定市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保定市医学会肿瘤放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妇科及乳腺肿瘤多学科诊疗与预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
2023-10-31 14:45:00
...示了患者颅内肿瘤的磁共振三轴位影像图片,并介绍这种肿瘤学名为表皮样囊肿,也称胆脂瘤,形色如珠,故也称珍珠瘤。但看似诱人的它却是“狠角色”,目前肿瘤在患者颅内增大明显,影响脑干
2024-06-18 07:05:00
肿瘤防治周:夏廷毅教授走进瀛领律所亮剑放射外科治癌核科技
...技术是刀片,对医学的贡献无与伦比,但手术外科学遇上肿瘤学就让医生力不从心——眼睛看不见癌细胞,刀片难切净癌细胞;手术有损组织器官,手术伤及免疫系统,还有的病人承受不了手术。2
2025-04-21 11: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
当 “暑光” 漫过屋檐:一座医院的人文坐标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巴中城的屋檐,巴中暑光医院的玻璃幕墙上便漾起温柔的光晕。这里不是冰冷的医疗空间,而是用专业与温度交织成的健康栖息地
2025-09-19 14:14:00
兴园社区开展健康讲座 关注老人认知健康
为提高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在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前夕,高新区兴园社区服务中心的朱新维医生于2025年9月17日
2025-09-19 14:14:00
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025-09-19 14:43:00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2025-09-19 14:50:00
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局办公室宋丽以《办公室如何高效办文办会办事》为题进行分享
2025-09-19 15:13:00